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傣族舞蹈,极具东方韵味,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傣族舞蹈显示出山川秀丽、人文灵毓的神秘色彩,律动中充满恬静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灵巧而无雕饰之感。舞蹈动作中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个关节弯曲自然,看上去整个体态多由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造型。不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落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精彩夺目的造型美,个性鲜明而造型丰富。傣族舞蹈的风格透出秀丽河山的自然律动美,也舞出了傣家人恬静、祥和的生活气息。
傣族人生活的地区气候偏热,妇女喜爱穿紧束裹身的衣服。恰当的着装“不仅显露出她们倩丽的身姿和体态,也限制了劳动、生活以及民间舞蹈步伐的幅度,因而傣族舞基本步伐以慢蹲快起的曲伸为特长,没有太大的起伏,舞步显得非常曲雅优美”[27]。傣族普遍临水而居,他们的心态平和、安静,这促使傣族舞蹈具有轻盈柔和的特点。傣族舞蹈形式丰富,大多都与自然界各种动植物有关,如孔雀舞、马鹿舞、象脚鼓舞、蝴蝶舞、鱼舞等,这些舞蹈有很多动作是模拟动物的习性,其间充满浓烈的自然气息。
孔雀是傣族崇拜的吉祥鸟。傣族地区孔雀较多,据史书记载,“孔雀巢人家树上”[28],可见自古孔雀就与傣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傣寨有“孔雀之乡”的美名。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孔雀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其中以瑞丽、耿马、孟定、勐腊等地的孔雀舞最为精彩”[29]。过去表演者多戴面具,他们模仿孔雀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游戏、抖翅展翅、亮翅开屏、高低旋转等动作。“他们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有雕塑感的舞姿造型,动作有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固定的步伐和脚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名字和鼓语伴奏。”[30]近年来的孔雀舞演员多不戴面具,身穿绘有孔雀图案的长裙,面部表情和眼神灵动逼真,更能生动地塑造孔雀的形象,轻盈徐缓、恬然雅致,艺术魅力大大增强。傣族舞蹈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www.xing528.com)
马鹿舞在表演时由两名演员一前一后钻进竹编框架,框架的外壳用彩色布料缝制,配上精雕细刻的鹿头,一人做头,一人做身,脚上动作比较轻巧,有两个一同小跳的动作,鹿头敏捷地往左右划“8”字形,脚上基本动作为走步、点步、跳步、碎步跑,常用起伏步。马鹿舞一般由一雌一雄两只马鹿配合表演,两只马鹿在表演中用嘴互相梳理茸毛、打滚等方式互相交流感情,它们模仿马鹿的跑、跳、抖身、翻滚等动作,十分形象逼真。[31]
象脚鼓舞是另一种较具代表性的傣族民间舞蹈。传说创造象脚鼓的是一位樵夫,这位樵夫在山上砍柴时听到一种悦耳的响声,原来是一棵空心的象筋树由于风吹而发出的声音。他又用笋叶蒙于洞口再试敲几下又是另一种声音,便将空心树砍回来改用樱桃树皮来蒙其面后让孩子们敲着玩。由于能敲出有节奏的嗡嗡声,也就被众人用做乐器,这就是今天的象脚鼓。由于傣族居住的地方历来被誉为“大象的乐园”,德宏地区古有“乘象国”之称,大象的威武是傣族民族尊严的象征,俗话说“没有鼓就不会跳舞”。象脚鼓是象脚鼓舞必备的乐器。象脚鼓舞最显著的特点是舞者背着形似象脚的鼓击鼓而舞。舞蹈步伐矫健敏捷、热情潇洒、参与性强。
傣族生活在自然生态较好的地区,有大片的森林,有很多动物,甚至有的动物就是傣族的图腾。傣族对动物有着深厚的感情,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模拟动物的习性,久而久之,就把动物的一些动作融入舞蹈中,带动傣族对动物的热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