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傣族谚语中的生态情结
在傣族谚语中,有大量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谚语。有的傣族谚语把大自然敬奉为“神灵”和“父母”,如“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有一则谚语告诫人类:“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这则谚语道明了一个严谨的生态链环,即森林→水→田地→粮食→人类,把人类放在整个生态链环的末梢,充分反映出人对大自然的尊重,道出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的道理。诸如“寨子风水好,全靠林来保”,“象靠傣族,傣族靠象”等一些谚语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对人与自然密切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傣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还流传着一些告诫性的谚语。如“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林有护林神”,通过神化“山”、“树”、“林”,告诫人们不要毁坏森林和砍伐树木;“砍倒一棵大青树,等于杀死一个小和尚”,大青树是傣族的神树,告诫人们砍倒大青树犹如谋杀生命一般;“砍倒一棵树,失掉一股泉”则告诫人们重视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山上砍光,山下遭殃”更是对砍伐森林给予警示。
傣族谚语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喻体多采用自然物,有学者对傣族谚语的喻体进行了统计,269条比喻式谚语包含的喻体大多数为自然物,其中地理事物58种,动物55种,植物39种,自然物占喻体的一半以上。统计结果如下(数字为出现次数):(www.xing528.com)
“地理事物:水资源类62(水45、清水、雨水、泡沫、浪、河2、河流、三条河、澜沧江2、山溪小泉、泉、山泉水、泉水、井、沟、海洋)、池塘2、鱼塘、渡口、田地类24(田17、田地、旱地、水田、土地4)、山地17(山12、荒山、山岩、山谷、山箐、崖)、石滩、河滩、坝、沙坝、牧场、稀泥、污泥、路4、田亭、园子、金矿、银矿、天、阳光类5(阳光4、太阳)、云、雨7、雾、风、雷、村庄、寨、屋、竹楼、菜园、粮仓、塔、桥;动物:象16(象9、大象、母象、老象2、小象、象鼻、象牙)、鱼22、孔雀、麂鹿、马鹿2、麂、麂子4、虎7、狐狸、野兽、马9、熊、猴子、野猫2、松鼠、鼠、虫兽、蝉、鸟3、乌鸦2、鹰、马蜂、蚂蚁、禽兽、青蛙3、蝌蚪、水獭2、沙鳅2、蚂蟥、蛇3、龙、螺、山兔、兔、孑孓、牛13(水牛7、白水牛、黑水牛、耕牛、牛3)、猪、狗8(狗7、狗牙)、羊、鸡12(鸡11、母鸡)、鸭2、虱子、跳蚤;植物:林木类38(森林7、树林、树木9、树14、枝条、树枝2、木头2、榕树、大青树)、竹、竹梢、藤、茅草、箭草、马草、芳草、青苔、野菜、花、花香、蘑菇3、香蕉、芭蕉5、稻谷10(稻2、谷、稻谷4、谷子3)、秧、芝麻、葫芦3、茄子、菜、菜叶、种子2、果子、芒果、菠萝、甘蔗2、麻毛。”[26]喻体中的自然物包括风雨雷电、云雾阳光、山水田林、村庄菜园、动物植物等,只有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人们才会把大量的自然物用于日常谚语中,喻体中诸多的自然物倾注着傣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傣族群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诠释。
(二)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有一些傣族谚语揭示了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相互依赖的关系,如“稻谷离不了田,鱼儿离不开水”阐明了稻谷对田、鱼儿对水的依赖;“鱼离水难过,鸟离树寂寞”正是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林子的写照;“枝叶茂盛,鸟喜藏身”,“虎肥缘林密,林茂因虎在”,说明只有森林茂盛了,鸟类和兽类才会有栖身之地。由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傣族对生态系统有着深刻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生态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