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叙事诗中的生态情韵
傣族叙事诗充满着自然的韵味,诗歌中有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有人间的山川、大地、河流、森林,有大象、金鹿、猴子、孔雀、凤凰、鹦鹉,有高大的椰子树、菩提树、大青树、棕榈树,有美丽的荷花、缅桂花、木棉花、粉团花等等,正如《论傣族诗歌》中所说:“傣族的叙事诗,在八万四千册里之所以称得上花王,是因为傣族的叙事诗以果子、树叶、花草;以金团、银团和宝石;以日月星辰、森林河流、麂子马鹿、鱼虾和猴子、松鼠和飞鸟等等来比喻,所以,大自然的一切的美,红红绿绿的色彩都集中在我们的叙事诗里了。”[4]品读傣族叙事诗,一种浓烈的自然情韵渗透在字里行间,故事情节在大自然的背景下徐徐展开,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接下来以《葫芦信》、《相勐》、《娥并与桑洛》为例,对叙事诗中的生态情韵进行分析。
(一)对故土家园的描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方生灵爱一方水土,生长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的傣族,更是对故土家园充满着炽热的感情,这份情感犹如清泉般在叙事诗中流淌。三篇叙事诗开篇都有对故土家园的描绘:
从前在辽阔的勐遮平坝,
居住着九万多勤劳的傣家,
这里长着五谷和瓜果,
一年四季有开不败的鲜花。[5]
简短的四行文字描绘出一个瓜果飘香、鲜花盛开的勐遮王国。相对于《葫芦信》而言,《相勐》对故土家园的描写要浓墨重彩得多:
茫茫的森林里,
盛开着一百零一朵花。
茫茫的森林里,
有一百零一个国家。
一百零一朵花中,
糯占巴最鲜艳。
一百零一个国家中,
勐荷傣最强大。
无边的坝子翠绿如茵,
淙淙的溪水绕着竹楼人家,
密密的椰树顶着蓝天,
高高的佛塔挂满彩霞。
草地上放牧着无数牛羊,
兵营里排列着千万头战象,
幽静的村舍虽然很贫苦,
雄伟的宫殿却十分辉煌。[6]
文章用大量美妙的词汇渲染“勐荷傣”的自然环境,如“茫茫的森林”、“糯占巴最鲜艳”、“无边的坝子翠绿如茵”、“淙淙的溪水绕着竹楼人家”、“密密椰树顶着蓝天”、“高高的佛塔挂满彩霞”、“草地上放牧着无数牛羊”、“幽静的村舍虽然很贫苦”等,一句句充满着自然情韵的话语把“勐荷傣”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展现出来。
《娥并与桑洛》对故事发生地“景多昂”和“勐根”的描写也极富自然手法:
景多昂是个快乐的地方,
到处是象脚鼓的声响,
口弦在竹楼上弹奏,
琴声在竹楼里飘荡。
景多昂四面都是高山,
泉水在山间流淌,
竹楼成排成行,
楼角指着星星和月亮。[7]
景多昂是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然而悲剧却发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诗中对娥并的家乡“勐根”的描写是通过桑洛的直观感受体现出来的:
走了一天又一天,
第三天来到了勐根地方。
勐根遍地是鲜花,
一朵朵盛开在地上。[8]
“勐根”鲜花盛开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见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多么令人陶醉的地方。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诗中又会涌现出一些描绘大地山川的话语,当《葫芦信》中的景真公主喃慕罕出嫁到勐遮时,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来表现她对家乡的告别:
再见吧,种满甘蔗的大田,
再见吧,蜜蜂常来的花园。
过去,不管是早晨还是傍晚,
我都同你们在一起游玩,
晴天,鸟儿在树上唱歌,
我坐在树下吃着香甜的菠萝。
想起那些幸福的日子,
是多么自由和快乐。
小小花园呀,今天我要嫁到远方,
愿你满园鲜花依旧年年开放,
当天边送来微风,
我在勐遮也会闻到你的芳香。[9]
告别的话语中饱含着怀恋的深情,“甘蔗”、“蜜蜂”、“鸟儿”、“菠萝”、“花园”、“鲜花”、“微风”、“芳香”等一连串自然语汇展现着景真王国的富庶与秀丽,同时把喃慕罕公主与家乡依依惜别的心情具体化、生动化。
当相勐告别父母、离开王宫到森林中寻找幸福的时候,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纯洁的、充满绿色的世界:
茫茫的森林,
是绿色的世界,绿色的花蕊。
没有酒徒的吵闹,色鬼的狂笑,
到处是生命的歌声,山泉的琴弦。
世间传说天上有仙境,
美丽的彩云缭绕着大树,
像彩带飘绕着仙女,
多情的手轻抚着森林的心。
年轻的召相勐变成一只快乐的金鹿,
披戴着阳光在森林里欢跳,
年轻的召相勐变成一面象脚鼓,
他的笑声回荡在森林。[10]
相勐走进茫茫森林,摆脱了宫殿的束缚,回归自然的灵魂,心情极为舒畅,恰似一只快乐的金鹿,自由和快乐都是大自然给予的。在茫茫的绿色森林中,王子的情怀得到充分释放,他不禁开怀大笑,笑声响彻森林,从侧面反映出本诗对大自然的讴歌,也是一首森林赞歌。《相勐》中相勐王子救出婻西里总布公主时,诗歌采用大量充满自然气息的文字烘托他们的幸福时光:
幸福已经降临,
相勐扶着公主轻轻走出魔窟,
西边的晚霞为他们微笑,
树上的群蝉为他们弹琴。
金湖的荷花为他们开放,
森林里的百鸟为他们歌唱,
甜蜜的菠萝为他们献出蜜汁,
秀丽的槟榔树为他们准备了果实。
天黑了幽静的森林雾茫茫,
椰子树梢挂着一轮月亮,
清澈的天湖亮如明镜,
依偎在群山的胸膛。
勇敢的相勐和美丽的公主,
用鲜花做枕,把大地当床,
用笑语交换了他们的心,
爱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
炎热的白天在森林里消失,
皎洁的月亮帮助他们铺下绿色的床。
每当野鸡唤来黎明,
他们又离开昨天住宿的地方。
他们在途中送走了二十九个黄昏,
多么令人欢喜若狂啊。
眼前现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风光,
无边无际的坝子翠绿如茵,
弯弯曲曲的溪水绕着竹林,
密密的椰树顶着蓝天,
高高的宝塔挂满彩云。[11]
这一对幸福的人儿走出魔窟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晚霞微笑”、“群蝉弹琴”、“荷花怒放”、“百鸟欢唱”、“菠萝献蜜”、“槟榔备果”、“鲜花做枕”、“大地当床”,自然气息中凝聚着欢畅淋漓,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来见证两人天作地合的幸福。
在婻西里总布公主经历了甜蜜的爱情回到家乡时,好像大自然也有了情感,似乎在欢迎久别的公主重返故园:(www.xing528.com)
百鸟用清脆的声音,
把茫茫的森林唤醒,
彩霞给山河穿上新衣,
大地又迎来浓雾弥漫的早晨。[12]
《娥并与桑洛》中当桑洛告别娥并回家的途中,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他矛盾复杂的心情:
路啊,弯弯扭扭,
像在鸡冠上一样难走。
森林里一片烟雾,
雀鸟也不愿飞出窝。[13]
文字中透露着悲剧色彩。鸡冠般弯曲的路是桑洛不愿离开娥并留恋之情的写照,路越弯曲,表明他越眷恋与娥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森林里烟雾缭绕表达了他们恋情的不确定因素,因为桑洛不敢肯定母亲会同意他们的婚事。
(二)用自然物比喻故事人物
傣族居住的地方有美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可爱的动物,叙事诗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往往采用比喻手法,将故事人物比喻成他们喜欢的动植物。
《葫芦信》把喃慕罕公主比喻成花朵,把召罕拉王子比喻成大树:
四月是花开的季节,
四月的景真遍地芳香。
最美最香的花呵,
要算喃慕罕姑娘。
景真公主喃慕罕呵,
粉团花没有她好看,
金嘎拉花没有她清香,
所有的蝴蝶呀,
都飞来朝着她振翅膀。[14]
“粉团花”、“金嘎拉花”都没有喃慕罕公主漂亮,把喃慕罕比喻成景真“最美最香的花”,意在衬托喃慕罕是景真最漂亮的姑娘。自古“美女爱英雄”、“才子配佳人”,美丽的公主的恋人又是怎样的呢?喃慕罕以饱含深情的话语赞美召罕拉王子:
你是天上的一粒种子,
降落在广阔的人间,
长成了高高的大树,
遍地撒下荫凉。
树呀,只怕凤凰已在你的树梢落脚,
只怕孔雀已在你的枝丫做窠,
可怜小小的绿豆雀呵,
只能绕着低低的树叶飞过。[15]
《相勐》中有一段采用大量自然手法描绘婻西里总布公主的文字:
公主的名字叫婻西里总布,
盛开的荷花上闪着一对珍珠,
在她面前孔雀失去光泽,
明月也蒙上一层纱雾。
她有花朵的芬芳,
她有金鹿的善良,
她的名字像洒满阳光的翅膀,
飞旋在一百零一个国家的土地上。[16]
婻西里总布公主面若荷花、眼似珍珠,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更有淳朴善良之心,诗中采用大量自然色彩浓烈的语汇,成功塑造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的形象。《相勐》中在介绍男主人公相勐时,更是采用大量的自然物来形容:
她曾听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勐维扎的王子跟菩提树一样,
每根头发都是翠绿的枝叶,
心灵像金鹿一样善良。
从小就喜爱到森林里游荡,
唱起歌来像泉水在流淌,
人们称他是大地的宝石,
在黑夜里也能发出明亮的光。[17]
相勐很小就与森林结缘,喜欢到森林里玩耍,用菩提树形容相勐王子的英俊潇洒,用金鹿比喻相勐善良的心灵,用泉水的声音形容相勐的歌声,用宝石来形容相勐的品质,对相勐的描绘中处处都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娥并与桑洛》中用竹笋形容幼年的桑洛:
就像一棵竹笋,
生长在绿荫荫的竹林里;
桑洛长得美丽,
逗得所有的姑娘欢喜。[18]
用荷花比喻娥并:
园子里的菜,
韭菜长得最快;
勐根的姑娘,
数荷花样的娥并最漂亮。[19]
(三)用景物的变换来烘托故事情节
叙事诗中在描绘欢乐的故事情节时,周围的自然景物多是美丽而令人陶醉的,在叙述悲剧时,往往会出现惨淡悲凉的自然景象,真可谓情景交融。《葫芦信》中有一段召罕拉思念公主的文字:
在勐遮的披雅山上,
召罕拉也时刻把公主思念,
想起相见时说过的话,
像蜂蜜一样甜在心间。[20]
用蜂蜜来形容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召罕拉对喃慕罕公主的情真意切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当召罕拉和喃慕罕被活埋的时候,对景物的描写透露着悲凉和愤怒:
风在田野呜咽,
树叶纷纷落泪,
残暴的勐遮王呵,
杀死了一对美丽的黑天鹅。[21]
《相勐》在描写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婻西里总布公主有这样的美好愿望: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
妻子愿意化成一对翅膀。
如果你是一条小河,
妻子就是河里的鱼,田里的秧。[22]
通过“小鸟—翅膀”、“小河—鱼、秧”来表现婻西里总布愿为贤妻的愿望,气氛欢快。在描写持续的战火时,却弥漫着浓浓的苍凉气息:
荒野的草木枯了,
河边的花朵谢了,
战火继续燃烧了三个月,
相勐的心像在火上煎熬。[23]
《娥并与桑洛》中在描绘两人的爱情时,通过“粉团花”来比喻爱情的美好,用“藤子”表达对爱情永恒的心愿:
爱情啊!
像粉团花一样发出芳香,
两对眼睛都为爱情发光。
爱情啊!
不怕风吹雨打,
已像扭在一起的藤子,
没有什么能拆散。[24]
当娥并被桑洛的母亲残忍迫害并赶出家门时,她呼唤着桑洛:
刚开的攀枝花啊,
被风一吹,
花瓣纷纷散落;
刚离家的娥并呀,
遇见老虎,
快死在森林里了。[25]
“攀枝花”是娥并和桑洛美好爱情的象征,“老虎”象征着阻碍他们爱情的桑洛的母亲,在恶势力的阻止下,美好的爱情顿然若花瓣般飘散零落,悲剧气氛迎面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