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傣族种竹、护竹习俗:傣族生态文化研究成果

傣族种竹、护竹习俗:傣族生态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反映出傣族种竹的历史悠久,傣族自古便有建寨种竹的优良传统。傣族种竹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目前,五岔路乡群众种竹积极性高涨,还在积极自取竹苗扩大种植规模和数量。傣族地区本来就有种竹、护竹的优良传统,案例中的种竹活动虽由政府主导,但也跟人民群众种竹的热情分不开,和人们传统的种竹习俗分不开。

傣族种竹、护竹习俗:傣族生态文化研究成果

四、傣族种竹、护竹习俗

人们常说“竹林深处是傣家”,事实的确如此,竹林遍布傣族村寨。傣家村寨在竹林掩映下格外清幽美丽。

竹子既可美化环境,又能提供材质,因此傣族十分注重竹子的栽培。傣族称竹为“埋咪”(傣语意为母树),把竹当做母树,蕴涵着傣族对竹子的深厚感情。傣族自古有爱竹、种竹、用竹的优良传统,住者竹楼,铺者竹席,戴者斗笠,食者竹笋,烧者竹薪,架桥以竹代木,过河砍竹做筏,日常生活用具大多取材于竹。

竹林深处是傣家

竹子与傣族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宗教艺术、习俗等息息相关,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傣族竹文化。据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记载,创世始祖英叭放种子的葫芦中就有竹种。补天地的男神布桑嘎和女神雅桑嘎赛在创造万物时,种出了“成蓬的竹子”。这反映出傣族种竹的历史悠久,傣族自古便有建寨种竹的优良传统。[25]据传栽种竹子还有划分寨界的功能,帕雅桑木底教会傣族先民建造房屋、建立村寨后,又“沿寨边四周,栽上树木,栽上竹子,以此做标记,寨界分得清”[26]。傣族种竹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每年傣家人都要在房前屋后的空闲之地、村寨周围种竹,种植较多的有龙竹、小叶龙竹、花秆黄竹、版纳甜竹等等。例如勐腊县曼旦村就有着种竹子的优良传统,村民们在农田边上以及道路两侧都种有大量的龙竹和甜竹,既美化了村寨环境,又可提供生产生活中的竹材和竹笋,大大降低了对森林的破坏。佛寺、公园中也种有一些观赏性的竹子,如大佛肚竹、条竹等。

傣族还很重视竹林的保护,谚语中有“七月竹,八月木”之说,即竹只能在不易被虫蛀的七月之后才被允许适度采伐,“砍竹留根笋会发,砍山留顶山不塌”[27]的原则。“有时因需要必须砍伐木料或竹子时,都严格地自觉遵守规定,只做少量的间伐,绝不连片砍伐。编织所需用的竹子,也按要求砍当年竹,砍时每一蓬竹子里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28]这就有利于树木和竹子的可持续生长,不但可获得更多粗实的木材和竹料,而且能继续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德宏州府芒市打出“年年种竹成荫,代代造林化福”的横幅,号召人们种竹植树,向人们昭示傣乡绿化环境的传统和决心

近年来,傣族地区积极进行种竹活动,下面有两则德宏州芒市掀起种竹热潮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2009年)8月5日,潞西市芒市镇组织15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到桦桃林林管所至象达的公路沿线开展义务种竹活动,掀起了全镇种植竹子的新高潮。本次活动共种植竹子700多株。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决定,芒市镇采取以下措施强力推进竹产业发展: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竹产业领导小组,并将竹产业办设在镇林业站。结合领导挂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明确划分任务,确保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明确奖励政策及奖励对象;加大宣传力度,各村委会、各村民小组分别召开动员大会,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决定精神宣传到位。到目前为止,全镇共种植竹子11435亩,占任务数的93.7%。[29]

案例二:近段时间以来,潞西市五岔路乡采取多条措施,超额完成了竹子种植任务。截至7月30日,全乡累计种植竹子10232亩,完成总任务的103.9%,下种竹苗225104株。

今年,潞西市(2010年改为芒市)委、市政府下达给五岔路乡的竹子种植任务数为9850亩。为按时、按质完成今年的种植任务,五岔路乡领导班子召开竹产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种竹工作,并结合乡情制订了实施方案;成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督查组,明确责任,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分片实施、整体推进”的方式把种植任务细化到人、到村、到组、到户;及时划拨工作经费到包村干部手中,采用绩效管理办法划出资金奖励村、组和包村干部,并明确种植任务要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和提拔任用相结合,实行“一票否决制”;进村入户发动群众,召开群众大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群众“算好一笔账”,让群众清楚种植竹子的相关惠农措施和市场前景;要求村干部带头宣传、带头种植、带头行动,带动全体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争分夺秒,抓住节令,迅速种植,男女老少只要拿得动劳动工具的,都加入到种竹队伍中。

目前,五岔路乡群众种竹积极性高涨,还在积极自取竹苗扩大种植规模和数量。[30]

两个种竹的案例表明,政府机关重视种竹活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并参与种竹活动,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种竹成果,潞西市(2010年改为芒市)2009年共植竹15.0084万亩。傣族地区本来就有种竹、护竹的优良传统,案例中的种竹活动虽由政府主导,但也跟人民群众种竹的热情分不开,和人们传统的种竹习俗分不开。德宏州竹资源极为丰富,现有竹林面积85.8多万亩,共有竹类资源90多种,主要有巨竹属、牡竹属、泰竹属、梨藤竹属等,主要竹种有缅甸龙竹、油勒竹、慈竹、箭竹、方竹、泰竹、甜竹、香竹、黄金间碧玉等。按竹子的生态习性和海拔高度划分,在海拔1600~2000米,分布有刚竹、空竹等;在海拔1600米以下,分布有缅甸龙竹、油勒竹、龙竹等。

【注释】

[1]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德宏芒市的傣族民居与汉族几乎没有差异,以砖瓦结构居多,一部分经济较为富裕的还盖上了钢筋混凝土的小洋楼,尤其是城郊的傣族几乎都是住现代楼房。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大多还保留着传统竹楼的风格,但大多为瓦木结构。

[2]云南省编辑组.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252.

[3]此民居屋顶样式也和传统竹楼一样,而用材方面有了很大变化,下边的高桩由原来的竹料改为木料,屋顶以前用茅草覆盖而现在用瓦。总体风格没变,透气性、防潮性能仍然较好。而且周围布满了竹篱笆,上边爬满了藤蔓,更加增添了浓浓的自然气息。

[4]朱德普.傣族原始土地崇拜和古代汉族社神比较[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2).

[5]朱德普.红河上游傣族原始宗教崇拜探微[J].世界宗教研究,1995(2).

[6]范玉洁.傣族民居的空间观及其布局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7]刀洁,和少英.守望国境线上的家园: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98.

[8]段小青.花腰傣传统民居的文化功能与生态意义——对新平南碱村“傣卡”的田野考察[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www.xing528.com)

[9]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41.

[10]丁今.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

[11]金石.版纳梦境[J].民族团结,1995(3).

[12]尹绍亭,〔日〕秋道智弥.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9.

[13]王国祥.傣族历史文化求是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85.

[14]单江秀,刘祖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适应——以金沙江河谷傣族为例[J].学术探索,2008(5).

[15]何瑞华.论傣族园林植物文化[J].中国园林,2004(4).

[16]金石.版纳梦境[J].民族团结,1995(3).

[17]孟娴.傣族竹楼的原生态文化及其保护性演进[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18][唐]樊绰.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64.

[19][元]李京.云南志略.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579.

[20][明]钱古训.江应樑校注.百夷传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82.

[21][明]钱古训.江应樑校注.百夷传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91.

[22][明]钱古训.江应樑校注.百夷传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12.

[23]岩峰.傣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21.

[24]高立士.西双版纳传统灌溉与环境变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78-79.

[25]何明,廖国强.竹与云南民族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36.

[26]岩温扁译.巴塔麻嘎捧尚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407.

[27]西双版纳州民委.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456.

[28]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39.

[29]肖自强.芒市镇竹子种植进入冲刺阶段[N].德宏团结报,2009-8-10.

[30]五岔路乡党政办.五岔路乡超额完成竹子种植任务[N].德宏团结报,2009-8-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