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竹楼的生态适用性
傣族称居住的楼房为“很”,“很”是“晃很”的简称,而“晃很”一词又是“烘哼”的谐音。“烘哼”意译为“凤凰展翅之势”。相传,在远古时代,傣家人没有住房,而是栖身于山洞或深山老林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住不下了。后来,傣族先民首领帕雅桑木底,用芋头叶、山草建盖了一间平顶草房,但一遇雨天就无法居住。后来又模仿狗坐的姿势建盖茅草屋,但房屋内容易积水。正当帕雅桑木底为建房苦恼之时,一只美丽的凤凰冒着风雨飞来,然后双脚立地,低头垂尾,两翅微张,呈“人”字形。凤凰淋雨之势,恰似一座两层楼房的造型,帕雅桑木底从中受到启示,按凤凰展翅的姿势,用竹木盖成如今这种高脚住房,既有遮风挡雨又有防潮防野兽的功能。帕雅桑木底给这种房子取名为“烘哼”,从此后人代代相传。
一幢竹楼一般立8根中柱,并分男柱、女柱,男柱叫“绍岩”,女柱叫“绍”。竹楼大多要在木柱上凿许多方孔,穿穿斗斗,结构复杂。楼上的木料名称也古怪有趣,有的是关于木料名称来源的典故,有的是竹楼来源和建盖经过的传说。竹楼屋架上还有许多用动物肢体命名的木料,诸如“坐很”(麻雀之屋)、“必养”(白鹭之翅)、“郎玛”(狗脊背)、“宁掌”(象舌头)、“岗苗”(猫下巴)等等。西双版纳傣族在建竹楼时,要在中柱底下垫上“懂岛”、“懂芒”(均为树叶),在木柱上捆上几块芭蕉树茎片和甘蔗,在火塘下垫上一些芭蕉树茎片。这些习俗也有各种传说和典故。用动物肢体作为房屋木料的名称以及在柱子下垫树叶和在柱上捆芭蕉树茎片等都是傣族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相依相存的真实写照。(www.xing528.com)
傣家竹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既可用做畜圈、米房,也可堆放杂物。上层则是傣族人生活起居的场所,一般中间设有一道隔墙,将楼室分为内外两间。外间叫“那晃”(堂屋),设有火塘,是生火做饭、取暖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内间叫“黄暖”(卧室),是全家老小的卧室,外人一般不能入内。楼室门外有一走廊,一侧搭着登楼的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阳台上摆着盛水的坛罐器皿,设有栏杆,传供家人洗漱冲凉。傣族的楼室内很干净,不许带进污秽之物。家人劳动归来,要先在阳台上冲洗干净,然后才进楼室之门。来往客人,一般要把鞋脱了放在门外,才能进堂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