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傣族生态文化:水稻养活人,饮食特点与环境密切相关

傣族生态文化:水稻养活人,饮食特点与环境密切相关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傣族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酸、辣、苦、甜、生,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傣族是稻作民族。由于傣族主要居住在地势平坦、炎热潮湿、水利资源丰富的有利于水稻生长的地区,所产稻米除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外还有剩余,因此他们往往又以稻米为主要原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副食品。傣族男子普遍嗜酒,酒有消毒杀菌驱湿的作用。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傣族多聚居在气候较热的河谷及平坝区,且多数临水而居,形成了喜欢偏酸的饮食风格。傣族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酸、辣、苦、甜、生,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傣族是稻作民族。在德宏州,以粳稻为主食,糯稻为辅。在西双版纳州,则主要种植糯稻,日常以糯米为主食,粳稻为辅。由于傣族主要居住在地势平坦、炎热潮湿、水利资源丰富的有利于水稻生长的地区,所产稻米除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外还有剩余,因此他们往往又以稻米为主要原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副食品。

傣族酷好酸性食物,“傣族有嗜酸癖好,近边汉人皆呼之为‘酸摆夷’”[8],酸性食物有消暑解毒、帮助消化的功能。这是傣族为了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形成的饮食习惯。傣族的酸味主要来源于酸竹笋、水腌菜、干腌菜、木瓜等。尤其酸竹笋是傣家的必备食品,每年发笋季节,都会采摘大量鲜笋,制成酸竹笋和酸干。

傣族妇女正在择菜准备做腌菜

傣族饮食中,对辣椒、姜、葱、蒜、荆芥、薄荷、香茅草等作料的消费较大。这种对辛辣性食品的嗜好,与其所处的气候环境亦有关系,因为辛辣食物可促使人出汗散热,预防伤风感冒,还可开胃增强食欲,正如傣族谚语所言“姜开胃口蒜打毒,辣子吃了走筋骨”[9]。德宏地区的“小米辣”和“象鼻辣”辣味特强,是傣族饮食中常见的配料。(www.xing528.com)

苦味饮食也特受傣族的青睐。苦味菜有消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是生活在潮湿炎热环境中的人们的保健食品。常见的苦味植物菜肴主要有马蹄菜、苦瓜等;有关动物的苦味菜主要来源于牛、猪、鸡、鱼的消化系统的苦汁,如傣家深爱的“牛撒撇”,就是用牛的苦肠滤汁凉拌的食品。

傣族饮食的又一特色是凉拌和食生。在酷热的天气食生可口舒心,能增强食欲、消暑解热。傣族生食的食物除一般的蔬菜外,还生食肉类、昆虫蛹、蚂蚁蛋等。食用时,一般将原料剁碎,再配上白醋、鲜辣椒、姜、蒜、花椒等作料做成凉拌菜。凉拌生菜味道鲜美,能保持较高的维生素含量,营养丰富,可以避免摄入致癌物质。

傣族喜欢饮酒、茶和嚼食槟榔也与炎热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傣族地区盛产茶叶,《蛮书》中已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10]说明在唐代西双版纳的茶叶就已行销到洱海地区。到了明代,傣族茶俗已见于宴会中,“宴会则贵人上座,其次列座于下,以逮至贱。先以沽茶及萎叶、槟榔啖之”[11]。文中用“啖”而非饮,说明“沽茶”不可用水煎饮。傣族有饮酽茶的嗜好,他们普遍自制烤茶,茶味浓烈,饮这种茶可以消暑止渴、消热毒,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喝普洱茶的功效作了很好的阐释:“普洱茶,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清胃生津,最能化物。”俗语云“想要身子健,药罐换茶罐”[12]。傣族认为饮茶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傣族的茶保持自然的天性,是绿色饮品,“在傣族的村落里,尤其是勐海县的傣族村落里,每个村都少不了茶园、茶树,而且这些茶树都已有相当的茶龄,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催熟剂,全是纯自然的”[13]。无污染、纯天然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在长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傣家人对茶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甚至把茶作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傣族传唱了千百年的《采茶歌》中就可看出:“喂诺,采茶采遍每座茶林,就像知了远离黏黏的树浆,无忧无虑好开心,我们要以茶为本,年年都是这样欢欣。”傣族还有很多茶用保健植物,如大叶千斤拨具有舒筋活络、强腰壮骨的功效,白茅根有清凉、清热的作用,锅铲叶具有舒筋活血、壮阳的妙处,积雪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等。经常饮用保健植物的汤汁,对身体健康大有妙处,可谓是绿色世界中的生态饮品。

对于饮酒,《百夷传》中有记录“酒或以杯,或用筒。酒与食物必祭而后食”[14]。这段话反映了傣族饮酒的习惯。傣族男子普遍嗜酒,酒有消毒杀菌驱湿的作用。傣族自制的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糯米饭发酵后未经蒸馏而成的水酒,另一类是粳米、糯米、紫米饭发酵蒸馏而成的米酒。

傣族老年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呈紫红色,食用时掰下一小块,加点芦子(一种藤状植物,干品)、石灰(熟石灰,经制作,有红色、白色两种)和草烟(即平常吸食的烟丝)入口嚼食。嚼上一会儿,吐一口红汁,久而久之,牙齿变成黑红色。嚼槟榔有健胃消食、杀菌护齿的作用,正所谓“饭后嚼槟榔,护齿健胃肠”[15]。关于槟榔的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醒顿解;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