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柬埔寨历史
柬埔寨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的柬埔寨建国于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王朝,其中9世纪至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国力强盛,地域辽阔,统治疆域包括现今的缅甸、老挝、泰国及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从16世纪末叶开始,真腊王朝走向衰落。至18世纪末,基本上成为强邻暹罗的属国并受制于越南。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又沦为法属保护国。1953年,在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下脱离法国控制,70年代朗诺政变后,柬埔寨又开始陷入20多年的内乱,直至1991年之后,社会才逐渐安定。
一、古代柬埔寨
据史料记载,柬埔寨是东南亚历史最长的国家,从1世纪开始立国,先后经历了扶南王朝和真腊王朝。
(一)史前时期
柬埔寨人很早便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人类早期的文明。1963年柬埔寨考古工作者艾蒙苏莱(音译)在湄公河流域的上丁省与桔井省交界处的田野周围发掘出石器时代的遗物,如石斧、骨制钓具,据考证这些物品约为公元前70万~前68万年。公元前3000年开始进入铜器时代。目前,柬埔寨境内已发现大量的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铜器,例如犁头、耙、纽扣等。而俄厄港的发掘进一步显示出这时的柬埔寨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1]。
由于柬埔寨地处陆海的通道,远古时代的一些部族从陆路或海上由经此过,进入印度支那腹地,或在东南亚沿海定居。柬史学界部分学者依据中国史料推断,公元前6~前5世纪,柬埔寨人的祖先——高棉人(又称吉蔑人)和孟人由中国云南南迁,在湄公河上游、孟河一带短暂停留后,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移动,到达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一带。
(二)扶南王朝
据中国《晋书》记载,1世纪,一个可能来自印度的“事鬼神者”,名叫混填的人到达扶南,并娶扶南最早的女王柳叶为妻,从而成为扶南时期最早的男性国王。他登基后,采用比较先进的印度文化治理扶南,改变了扶南人裸体不穿衣服的落后习俗,建立了分封制的行政制度,将他的7个儿子分封到7个地方。混填死后由其后裔混盘况继位。混盘况使用“诈力”挑拨离间周边的诸侯国,进而利用他们的互相猜忌各个击破,扩大了扶南的版图。3世纪初,大将范蔓被百姓公推为王,自称“扶南大王”。经过多年东征西讨,扶南的势力到达包括现在的柬埔寨、泰国、缅甸的南部及越南南部,并由海道向马来半岛北部扩张,成为当时统治中南半岛的一个强盛国家。
范蔓之后,扶南一度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到4世纪初,扶南被一个来自印度的名叫“王竺旃檀”的人所统治。4世纪末至5世纪初,王竺旃檀的继承者陈如·阁耶跋摩当上了扶南王,结束了混乱局面。他登基后,实行“复改制度,用天竺法”,婆罗门教和佛教也先后传入扶南,至此婆罗门教开始成为国教。
扶南国开始便具有国家的初步规模,如国王、城郭和宫室,并实行王位继承制,并以“邑”对其诸子进行分封,有军队、文字,人民需交纳贡赋。扶南国内有贫富之分,富人称“大家”,“大家”衣着锦绣,并有奴隶供驱使;穷人称“贫者”,以布衣蔽体。勤劳、智慧的扶南人创造了比较发达的物质文明和较为先进的技术。早期的扶南便有了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和冶金术,他们能制造金银器皿,以木为料,建立宫室和房屋。从劳动中,已经懂得某些天象的规律,有了初期的历法。在当时东西方海上交易中,扶南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也是一个商品集散地。
扶南和中国早有使节往来。84年,扶南派遣使节到访中国,并赠送了生犀和白雉。225~243年,扶南三次遣使贡奉东吴。作为回应,孙权派遣朱应和康泰于244~251年作为专使访问扶南,回国后著有《扶南异物志》和《吴时外国传》。从此以后,两国关系保持密切。南朝时期,在建康设“扶南馆”,请扶南僧人翻译佛教经典。
514年,(qiao,“”)陈如死后,其长子留陀摩在多人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了王位,但内乱也随之发生,扶南逐渐衰落。627年前后,扶南被真腊所灭。
(三)真腊王朝
真腊是在湄公河中游兴起的另一个高棉人的王国,其位置在今天柬埔寨北部和老挝南部,中心在今老挝的巴色一带。真腊王朝共存在9个多世纪,可划分为早期真腊、吴哥王朝和晚期真腊三个时期。
1.早期真腊
6世纪中叶,柬埔寨北方的吉蔑部落兴起,建立了真腊国。第一代国王为拔婆跋摩一世(意为“被温婆保护的人”),550~600年在位。公元627年前后,其子伊奢那跋摩征服扶南后王国,定都于伊奢那补罗(今柬埔寨磅通省附近的三坡波雷库)。在他的统治下,真腊的政治、经济均有很大的发展,7世纪中叶阇耶跋摩一世(657~681年在位),征服了现今老挝的中部和北部,使真腊王国的疆域有所扩大,使其北部和中国云南地方政权南诏相邻,南达湄公河下游,大约包括今天的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南部的广大地区。
约在705~707年前后,真腊国分裂为北方的陆真腊(又名文单国)和南方的水真腊,水、陆真腊的分界线在今老挝的巴色地区。陆真腊国都在今老挝境内,水真腊国定都婆罗提拔。
在真腊时期,柬埔寨出现了农奴主和农奴的阶级分裂,封建农奴制延续了千余年。土地属于以国王为代表的农奴主阶级所有,农奴只拥有土地使用权,他们要将收获的1/10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奴隶还存在于真腊社会,但已不是社会劳动力的主体。
2.吴哥王朝
802年,阇耶跋摩二世宣布独立,定都于今暹粒市东北约30千米的荔枝山。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阇耶跋摩二世先是统一水真腊,并于849年重新统一真腊王国,从而开创了柬埔寨历史的新篇章。
12~13世纪,吴哥王朝达到鼎盛时期。领土包括整个中南半岛中部,东边到海,西接缅甸,南达马来半岛中部,北部包括老挝和泰国的大部分,是当时中南半岛甚至东南亚最强盛的国家,其以印度教和大乘佛教为主导的思想文化也发展到顶峰。
这个时期是真腊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苏利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在位)在位期间秉承大乘佛教的理念,修建了颇有特色的披梅那卡寺和茶胶寺,并把统治的版图扩大到今泰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1074年,吴哥遭到占婆的袭击,损失惨重。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登基后,征调大批劳力开始建造举世闻名的吴哥窟,最终于1201年由其后代建成,是“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1177年,占婆又一次攻陷真腊的都城吴哥,并对吴哥进行了五年的统治,直到阇耶跋摩七世(1181~1219年在位)继位后,吴哥王朝才得以复兴。阇耶跋摩七世亲自率大军进攻占婆,攻入佛逝城,迫使占婆臣服于吴哥达20多年。他再次建立起了空前强大的帝国,其统治的疆域超过了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的吴哥版图。他还修筑了方圆约12千米的吴哥王城以及大量的寺庙。
总之,9~15世纪初的吴哥王朝是柬埔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吴哥王朝建立在发达的灌溉农业基础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吴哥文化。此时的真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疆域宽广,疆域东临南海,西达缅甸中部,南抵马来半岛、老挝、占婆(今越南中南部地区)、泰国南部等地。吴哥王朝一直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政体,国家大权实际掌握在以国王为首的王室手中。
3.晚期真腊
13世纪中叶,北部的泰国(暹罗)逐渐强盛起来,不断进攻吴哥王朝。1431年,阿瑜陀耶王朝的军队占领了吴哥城。1432年,柬埔寨国王莲黑阿·亚特(1431~1467年在位)迁都至湄公河东岸的巴桑;次年又迁移到百囊奔(金边)。吴哥王朝至此结束,柬埔寨丧失了在中南半岛的强国地位。
15~16世纪,柬埔寨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外有泰国人的侵略,内部纷争不断,吴哥古都从此荒芜。虽然巴隆·拉贾一世(1566~1576年在位)曾一度将王都迁回吴哥。但是,阿瑜陀耶王朝不断东扩,使得真腊王朝不得不几易其都。1593年,暹罗派兵10万再次大举进攻柬埔寨,1594年1月占领其新首都洛韦。洛韦失陷后,真腊走向衰落。
(四)柬埔寨王国时期
据中国的《明史》、《东西洋考》等史籍记载,大约在16世纪末,真腊王朝的统治者被迫迁都金边,真腊改称柬埔寨。为了对付暹罗人的入侵,当时的统治者萨塔王设法向入侵东南亚的西班牙人寻求援助。1596年,西班牙远征军进入柬埔寨,次年将萨塔王的幼子推上王位,即巴隆·拉贾二世(1597~1599年在位)。但是,萨塔王的弟弟索里约波在暹罗军队的帮助下返回柬埔寨,夺取了王位,即巴隆·拉贾四世(1603~1618年在位),这是一个受暹罗控制的傀儡国王,柬埔寨也因此成为暹罗的藩属国。
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人民起义和外国入侵的打击下,柬埔寨处于完全衰落时期。17世纪前期,吉·哲塔二世(1618~1628年在位)一度摆脱了暹罗的羁绊,但却因和一位越南公主结婚而又受制于越南。越南人逐渐蚕食柬埔寨领土,力图实现对柬埔寨的控制和吞并。到18世纪下半叶,整个湄公河三角洲落入越南人手中,形成了今天的越南南部,而柬埔寨的领土只剩下金边湖附近地区。1813年,阮氏军队侵入柬埔寨境内,柬埔寨沦为越南的“保护国”。1841年,曼谷王朝军队攻占金边,立安东(1841~1859年在位)为柬埔寨新国王。安东王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行政和司法改革,国家得到一定的恢复。
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为争夺柬埔寨,越南同暹罗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使得柬埔寨始终处于越南和暹罗双重奴役的地位,成为它们共同的附庸。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法国占领柬埔寨时期。
二、近代柬埔寨(www.xing528.com)
为了摆脱暹罗和越南的控制,柬埔寨将希望寄托于法国人身上,使得柬埔寨进入了新的殖民统治时期。直到1953年,英勇的柬埔寨人民在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下,与法国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最终获得独立。
(一)法国殖民统治时期
1859年安东王死后,其长子诺罗敦成为柬埔寨新国王。1863年7月,法国入侵柬埔寨,并强迫诺罗敦国王于当年8月11日草签了《法柬条约》。条约规定:柬埔寨受法国的“保护”,法国派一名领事长驻柬埔寨;未经法国允许,柬埔寨不得接受其他国家的领事;法国人有权在柬埔寨自由居住、经商和传教;法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入柬埔寨等。在法国人的武力威慑下,诺罗敦国王最终于1864年4月12日在《法柬条约》上签字,正式承认法国对柬埔寨的保护权。在法国的“保护”之下,柬埔寨国王徒有虚名,法国驻柬埔寨留守使才是真正的统治者。法国保留“土人政府”,推行殖民政策。法国人不仅控制警察和军队,而且还完全控制了柬埔寨的经济命脉。他们剥削柬埔寨人民,掠夺柬埔寨财富。
1887年10月,法国政府又将越南的南圻、中圻和北圻3个地区与柬埔寨一起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由法国总督统治。总督拥有决定财政预算,遴选和管理文武官员,负责内政、治安和对外防务,使用和调动驻印度支那的法国陆海军的权利,并且具有与法国驻远东各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磋商外交事务的权利。在经济领域,法国人全面控制柬埔寨的经济命脉,橡胶、金融、林业、渔业、铁路、航空以及进出口贸易基本上由法国资本掌握,柬埔寨沦为法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柬埔寨的军队亦掌握在法国人手中,高棉人在军队中最高只能任到排长。法国殖民当局还操纵了国王的继承权。
法国对柬埔寨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引起柬埔寨人民和部分王族的反对。20世纪40年代,柬埔寨人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运动一再高涨。1942年,山玉成(Son Ngoc Thanh)起兵反法;1943年,因抗议法国殖民当局逮捕高僧阿查汉坞,金边爆发了有数万人参加的反法示威游行。这场抗议行动后来转化为武装起义。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促进了柬埔寨的民族觉醒。
(二)日本占领期间(1941~1945年)
二战爆发后,日本大举进攻东南亚。1940年9月,日本占领柬埔寨。法国的行政机构继续存在,但必须为日本侵略者服务。1941年3月11日,在日本的胁迫下,法国在东京与泰国签订条约,将柬埔寨西部的马德望和暹粒两省以及北部的磅同和上丁两省的部分地区割让给泰国,使柬埔寨丧失了1/3的国土和约150万人口。1941年8月,日本出兵8000人进驻柬埔寨,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柬埔寨。1945年3月13日,日本要求西哈努克国王正式宣布柬埔寨独立,并且废除1863年和1864年两次签署的《法柬条约》。1945年6月,日本人在柬埔寨扶持亲日势力,企图进行长期统治,但是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对柬埔寨的统治。
(三)争取独立斗争期间(1945~1953年)
1945年10月5日,法国伞兵部队占领金边,并且很快重新占领柬埔寨全境,恢复殖民统治。柬埔寨人民进入了长期而艰苦的抗法战争时期。
1946年1月7日,西哈努克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一项关于承认柬埔寨是“法兰西联邦内的一个自治国”的临时协定。由于协定规定国王签署的一切文件都须征得法国驻柬高级专员的同意,这种自治有名无实。1946年8月,在高棉伊沙拉克阵线领导下,柬埔寨人民建立抗法武装,并相继在一些地区建立根据地。1949年11月8日,柬法签署新条约,法国在法律上承认柬王国的独立,但司法、警察、军队、外交、财政等方面的权限仍由法国控制,柬埔寨并没有取得完全的独立,柬埔寨人民对此大失所望。
20世纪50年代初,山玉成领导的高棉伊沙拉克阵线组建了高棉临时抗战政府。1951年3月11日,高棉伊沙拉克阵线与越南独立同盟、寮国伊沙拉阵线等三方的代表举行会议,决定组成由三国民族统一战线代表参加的越南—高棉—寮国人民联盟委员会,共同驱逐法国殖民者和美国干涉者,以获得完全独立。
1953年初,西哈努克发起了“争取独立的王家改革运动”。由于柬法两国在柬埔寨是否加入法兰西联邦以及法国继续把柬埔寨作为它对越南和老挝作战的基地问题上意见相左,1953年2月9日,西哈努克亲自前往法国,就争取独立事宜与法国总统交涉。3月5日,西哈努克致函给当时的法国总统,要求法国扩大柬埔寨独立范围。4月3日,西哈努克又分别致函法国总统和法国政府,敦促法国方面尽快解决给予柬埔寨全部权利的问题。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法国政府同意作出一些让步。1953年7月3日,法国宣布给予柬埔寨完全的独立和主权。1953年11月9日,西哈努克国王在王宫前举行了隆重的权力移交仪式,法国对柬埔寨延续了约90年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告结束。这一天后来被定为柬埔寨独立日和国庆节。
三、现代柬埔寨
经过柬埔寨人民多年的反法武装斗争以及西哈努克国王的努力,1953年11月9日,法国承认柬埔寨的独立,西哈努克任国王。柬埔寨由此进入独立发展时期。但是,1970年3月18日的朗诺政变,再次把柬埔寨拖入了战乱。一直持续到1991年,柬埔寨对立四方签订《巴黎协定》后才逐步迈上和平发展的轨道。这个阶段可以分为4个时期:
(一)西哈努克执政的王国政府时期(1953~1970年)
1954年7月21日,法国被迫在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的文件上签字,与会国一致承认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领导的王国政府为柬埔寨唯一合法政府。此后,柬埔寨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柬埔寨政局相对平稳,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东南亚最富庶的国家,首都金边被称为“东方小巴黎”。西哈努克国王不仅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政治改革。为角逐1955年大选,他将王位让给其父诺罗敦·苏拉马里特,自己重新成立“人民社会同盟”并担任主席。人民社会同盟主张国家、佛教、国王三位一体,要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进行必要的改革。人民社会同盟在当年9月举行的大选中获得82%的选票和全部国民议会议席,西哈努克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1960年4月,苏拉马里特国王病逝,西哈努克又宣布取消王国继承制。
1960年6月20日,西哈努克就任国家元首。1966年9月11日,柬埔寨举行战后的第六次国民议会选举,并产生了由亲美的朗诺中将为首相的新内阁。1969年8月,以朗诺为首相兼国防大臣的新内阁得到国民议会的批准,施里玛达出任副首相,并兼任内政、安全、国民教育和宗教大臣。
1953~1969年,柬埔寨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国泰民安,被称为“和平的绿洲”。但在西哈努克统治的后期,正逢越战时期,美国要求柬埔寨给予协助而遭到西哈努克的拒绝。美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偏左政策深为不满,从1969年3月起,派飞机轰炸柬埔寨领土,并开始扶持朗诺为首的军方。
(二)朗诺统治时期(1970年3月~1975年4月)
1970年3月18日,在西哈努克离法访问苏联之际,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针对国家元首的政变,废除了君主立宪制,成立“高棉共和国”。郑兴担任国民议会主席,朗诺出任首相兼国防部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施里玛达任副首相。随后,美国宣布承认朗诺政权,并向朗诺政权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柬埔寨再度陷入战乱频繁的状态。
1970年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并任主席。5月5日,西哈努克与波尔布特、乔森潘、英萨利等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摒弃前嫌,联合起来,成立了以红色高棉为主体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该政府由西哈努克任主席,宾奴亲王任首相,乔森潘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此时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外部分的总部设在北京,国内部分是以柬埔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主题的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装力量。民族团结政府得到国内民众的衷心拥护,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僧侣、朗诺政府官员、军人奔向丛林,加入红色高棉的行列。
1970年4月30日,美军和南越军队借口清除越共在柬埔寨境内的“庇护所”和“供给线”,公然派10万多士兵入侵柬埔寨,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从此全面展开。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柬埔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展开抗击美国侵略者及朗诺集团的战争。1975年4月17日,柬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发起最后攻击,推翻亲美的朗诺政权,解放金边。
(三)民主柬埔寨时期(1975年4月~1979年1月)
柬埔寨全国解放后,柬共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主导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柬埔寨进入了以波尔布特为首的民主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
1976年1月5日,柬共颁布《民主柬埔寨宪法》,决定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年3月20日,柬埔寨举行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普选。4月4日,西哈努克被迫退休,并被软禁在皇宫中,在中国政府的竭力保护下,才幸免于难。4月11~13日,柬共在金边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农谢为全国人大委员长,任命民柬领袖乔森潘为国家主席团主席、柬共总书记波尔布特为政府总理、高棉人民民族解放武装力量的领导人宋双成为负责国防事务的副总理、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前首相宾奴亲王任国家主席团最高顾问。柬共掌握了国家大权。
柬共执政后,虽然在恢复和发展国内生产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它推行的一系列极左政策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在经济上,他们强行搞合作社,取消货币,禁止商品交易;在对内对外事务上,实行了一系列错误的路线。波尔布特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的丑恶象征。在推翻高棉共和国当天,他便发出一号命令,以战备为借口把城市居民遣散出城,强行赶到农村,造成全国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全部瘫痪。其后的1975年4月至1978年12月,又在柬共内部进行9次大清洗,4次大肃反,造成170多万柬埔寨人非正常死亡。党内的大清洗使柬共失去大批中坚分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力量大为削弱。同时,柬埔寨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基本崩溃。
1978年年底,越南20万军队进入柬埔寨,波尔布特仓促出逃,红色高棉总部撤到柬埔寨西北边境交通闭塞的安隆汶镇,红色高棉在柬埔寨的统治结束。尽管柬埔寨共产党失去了政权,但是其势力一直存在。1998年,波尔布特去世。1999年2月9日,柬埔寨红色高棉游击队的最后一批武装人员1700人在安隆汶聚集,参加收编入柬埔寨政府军的仪式。至此,“红色高棉”才终于彻底退出历史。波尔布特统治的三年多时间被称为柬埔寨人民的“零度岁月”。
(四)民柬联合政府与金边政权并存时期(1979年1月~1991年10月)
1979年1月7日,越军占领金边。1月10日,越南扶持的“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宣布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韩桑林任总理。
这时,退到柬西北部的民主柬埔寨政府和军队仍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与韩桑林政权进行斗争。尽管西哈努克憎恶红色高棉,但为了共同的抗越大计,又再度与之携手合作。1982年,西哈努克亲王(代表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民柬领袖乔森潘(代表红色高棉)和宋双(代表高棉人民民族解放武装力量)三派抵抗力量实现联合,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柬埔寨出现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1991年10月23日,在联合国斡旋下,柬冲突四方代表及19个国家的外长与会,共同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解决协定》、《柬埔寨恢复和重建宣言》等4个重要文件(简称《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签订之后,柬埔寨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逐步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发展道路,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中柬关系源远流长,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结识,揭开中柬友好关系的新开端。1958年7月19日,中柬两国正式建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