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县方言与《诗经》语言比较:先周历史文化新探

宁县方言与《诗经》语言比较:先周历史文化新探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经》引文仅为对照宁县方言,不做具体考释。宁县方言依据窗子的作用衍生出表示否定的词叫“莫向”。宁县方言称木匠的平刃斧为“平斤”。宁县方言将二字连用称“心痗”,俗作“心闷”。燎,野火与火炬均称燎。宁县方言与其音义同,称“年馑”。

宁县方言与《诗经》语言比较:先周历史文化新探

第二节 宁县(陇东)方言与《诗经语言的比较

下面是从《诗经》一书中选择出的部分字、词,一般只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或者有但其义与宁县方言不同的进行一些比较。字、词的拟音、拟字绝大多数来自于《辞海》,个别为作者查阅辞书所加,宁县方言注音、拟字系作者自加。《诗经》引文仅为对照宁县方言,不做具体考释。

一、名词类(28个)

达(dá答):例《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达,通羍,初生的小羊。此句指后稷生下时很容易,像生小羊一般。《说文解字》:“羍,小羊也。从羊,大声,读若达同。”宁县方言呼父为“羍”。羍有吉祥吉利无往而不亨通之意,后稷之子说不定就呼后稷为羍,叫羍应是周文化的反应。古代以“天”借称君父或夫,宁县方言也呼天为羍。如:“天羍羍,地羍羍,下些雨儿救娃娃。”这是流传在民间的旱年祈雨祷词。它表示古时人们把天不叫“天爷”而叫“天羍”。“先生如羍”其意或许就是“姜嫄初生后稷时,犹如天羍作助。”羍作“达”、“大”都可通,但“大”作羍的假借字应读阳平而不读去声。

葽(yāo腰):例:《豳风·七月》:“四月秀葽”。葽,草名。有人说是“师姑草”、“赤雹子”,但西北地区未听说有这种草。豳地民歌中的草名应在豳地有其草。宁县先前人工割麦子往往是两人联手,前面的人下草葽,后面的人拧草葽。草葽是用草或草绳捆绑麦子的。草葽应是葽草的倒转。豳地有一种草叫“冰草”,农历四月,冰草抽苔开花,最富韧性,正宜作草葽使用。葽谐音同“腰”,或指用来拦腰捆绑的草。

向(xiànɡ象):例《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向,古时称朝北的窗子。宁县方言依据窗子的作用衍生出表示否定的词叫“莫向”。如:“老汉这几年一下子莫向了,连走路都不稳当了。”“高考分数线提高了,我娃上学莫向了。”“莫向”在宁县方言中词性非常灵活,在一句话中有时既表否定又表名称,如:“这事我看有向哩,你硬说莫向了。”“我以为你比他厉害,原来你才是个莫向。”“借你个东西用一下,你总说莫向,啥时候才能有向呢?”“莫向”在许多地方演化为“没门”,因为“向”为“窗”己鲜为人知了。

袍(páo刨):例《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袍,长衣。古时军人行军时白天当衣穿,晚上当被盖。士兵穿一样的衣服,所以称同袍。宁县方言用如量词,如:“外面来了一袍子人,不知要干什么。”又引申指为了凑热闹跟上别人去做某事。如:“人家娃上学哩,他跟上打袍荒哩。”把几个人凑份子聚在一起吃饭也叫“打袍荒”。“袍”在使用中常含有结伙成群的意思。

荠(jī济):例《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甜味的菜。宁县方言称“荠儿菜”,又音转为“雀儿菜”。也叫“麦辣辣”,因为它常生长在麦地里,幼嫩时味甜,老硬后味辣,故称。如:历史剧中就有“王宝钏跑得欢,荠(儿)菜遗了一大滩”戏词。

瘏(tú禿):例《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瘏,马病。宁县方言指马鼻嘴发出“瘏”的声音,同时鼻孔有黄色黏液的病,医学上叫热症。如:“马瘏儿的不停,要找兽医看看。”亦指人耳朵里流出的浓。如:“娃热了,耳朵淌瘏哩。快领上看医生去。”

楛(hù户):例《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楛,树名,似荆而赤,古代作箭杆用。宁县大量存在。宁县东区人用它作筷子,叫“楛杆”。由此看来在公刘时代,楛木不但做箭杆,而且做筷子用,故宁县山区尚留此习俗。

蟊贼(mào zéi):例《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大雅·瞻卬》:“蟊贼蟊疾。”《大雅·召旻》:“蟊贼内讧。”《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穑卒痒。”蟊贼,害虫名。《毛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宁县方言亦有蟊贼之说,但演化为称说小偷,俗称“毛贼”。在为害之义上语意一致。

斤(jīn金):例《周颂·执競》:“斤斤其明。”斤斤,明察貌。斤,斧。现代汉语已无“斧”意,只作衡量单位。如:“一斤”“二斤”。宁县方言称木匠的平刃斧为“平斤”。

痗(mèi妹):例《卫风·伯兮》:“使我心痗。”《小雅·十月之交》:“亦孔之痗。”痗,病,心痗即心痛。宁县方言将二字连用称“心痗”,俗作“心闷”。

畛(zhěn诊):例《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畛,田旁的小路,即田界。宁县方言把一片田地称“一畛子”,又指从南到北或从这头到另一头的田地为“一畛子”。如:“上畛子”,“下畛子”,“这地畛子很长。”

舝(xiá辖):例《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邶风·泉水》:“载脂载舝。”舝,后世作辖,车轴两头的金属键。宁县方言与之音义同。如:“车辖”,“辖床”。引申为把人能管住,如:“他让人家给辖制住了。”

燎(liáo聊):例:《陈风·月出》:“佼人燎兮。”燎,用火烧。一说“燎”,漂亮貌。《小雅·庭燎》:“庭燎之光。”燎,《毛传》:“大烛。”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小雅·正月》:“燎之方扬。”燎,野火与火炬均称燎。宁县方言指用火轻烧,如“燎鸡身上的毛。”民俗尚遗正月二十三日“燎疳”之祀。“燎疳”是陇东过年的最后一个节日。人们将门神像和春联撕下投到院中央一堆柴火上点燃后,开始从火上大呼小叫地跃过来窜过去,近乎狂欢。“燎疳”之后,有些地方还点燃谷草绑的火把四处烧燎一番。

馑(jīn):例《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薦臻。”“降丧饥馑。”馑,《毛传》:“蔬不孰为馑。”宁县方言与其音义同,称“年馑”。周代称庄稼成熟一次曰年。宁县方言将“年馑”二字合用,其义准确古老。

瓠(hù户):例《小雅·瓠叶》:“幡幡瓠叶。”《小雅·南有嘉鱼》:“甘瓠纍之。”甘刳,甜葫芦。《卫风·硕人》:“齿如瓠犀。”瓠犀,葫芦的籽。宁县方言音义与之同,葫芦,上古字应为“瓠芦”。

舃(xī昔):例《大雅·韩奕》:“玄衮赤舃。”《豳风·狼跋》:“赤舃几几。”崔豹《古今注·舆服》:“舃,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引申为鞋的通称。高亨《诗经今注》:“舃,鞋。几几,弯曲貌。古人的鞋头尖而向上翘。周代做大官的人才穿红鞋。这句表现虢石甫是个大官。”宁县方言把用木板做鞋底,下置二齿的鞋称“泥舃”,“泥舃子”,用于雨天走路穿用。在胶制雨鞋普及之前,这种鞋在宁县很普遍,20世纪70年代尚有人在雨天穿用。

祃(mà骂):例《大雅·皇矣》:“是类是祃。”祃,古代军中祭名。高亨《诗经今注》:“祃,祭马神。”宁县方言称跳神带角子的巫神为“巫神祃角”。

羖(ɡǔ古):例《小雅·宾之初筵》:“俾出童羖。”羖,有角大公羊。《说文解字》“羖,夏羊牡曰羖”。宁县方言读(hǔ),与羝合用,称公绵羊为“羝羖”。

襜(chān搀):例《小雅·采绿》:“不盈一襜。”襜,系在衣服前的遮巾。《毛传》:“衣蔽前谓之襜。”宁县方言用如动词,意谓把布或衣服缠在腰里遮护。民谣有“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一襜。”旧时人出门时往往把钱裹缠在腰间,故把出门要用的钱叫“腰襜”。如:“你外出打工的腰襜有没有?”

臄(jué绝):《大雅·行苇》:“嘉殽脾臄。”《辞海》:“臄,盖指牛舌及其相连部分之肉言。”宁县方言把牛反臄叫调草、臄草。再引申指人说是非话为“臄舌”。书写时常写作“嚼舌”。

鞫(jū居):例《大雅·公刘》:“芮鞫之即。”鞫,通坭,泥,水边向外凸处。《小雅·小弁》:“鞫为茂草。”鞫,阻塞。宁县方言用如动词,如:“水道不通了,把水鞫(堵)住了。”书写时写作“聚”,但其义在“鞫(堵塞)”,不在“聚”。

厄(é):例《大雅·韩奕》:“鞗革金厄。”厄,轭的假借,套在马颈上的器具。宁县方言读(ɡěi),称“牛轭头”,指架在牛颈上的曲木。

軝(qí其):例《商颂·烈祖》:“约軝错衡。”軝,车轴上伸出轴外部分。宁县方言泛指所有长出去的部分为“軝头”。如:“裁衣服要留出点軝头。”又指做事过了头。如:“你这明明是给人要軝头哩。”

鸱鸮(chī xiāo痴消):例《豳风·鸱鸮》:“鸱鸮鸱鸮。”《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宁县方言把猫头鹰叫“幸猴”,把形似猫头鹰,但比其小的夜间活动的鸟叫(cì jiāo),音近于“痴消”。“痴消”是摹其叫声“痴-消”而来。二鸟俱在夜间活动,因二鸟叫声至为阴森,民间传说其叫就死人。“幸猴”叫声为“呕——吼(去声),呕——吼”,声声不绝。而“痴消”的叫声拟为“cī(方言“快”)——走”,就会把人叫走了。因此二鸟皆为恶鸟。以宁县方言推断,《诗经·豳风·鸱鸮》中的鸱鸮就是该鸟,而非猫头鹰。该鸟白天也活动,不过活动量小,常息枯树、电杆上。俗语“痴消跟上幸猴熬眼哩”。喻谓白搭功夫。

餱(hóu喉):例《大雅·公刘》:“廼裹餱粮。”《小雅·无羊》:“或负其餱。”《说文解字》:“餱,干食也。”宁县方言称餱为“餱餱”,或“窝窝”。如:“黏面餱餱。”

旒(líu琉):例《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旒,旗子上的飘带;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宁县方言称条状的纸或布为“旒子”。如:“把这块布坼成两旒子。”“衣服短了窄了,就给弥上一旒子。”

飧(sūn孙):例《魏风·伐檀》:“不素飧兮。”《小雅·大东》:“有饛簋飧。”飧,《说文解字》引《字林》云“水浇饭也。”宁县方言用如动词,指“吃”。如:骂人“你飧了没有?”又用如形容词,如:“你看他吃饭贫飧瓦块的样子。”

鞅(yǎnɡ又读yānɡ)例《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鞅。”鞅,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带。宁县方言称鞅为“鞅(nīɑnɡ)子绳”

二、动词类(38字)

挑达(tiāo tà跳塌):例《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挑达,往来貌。亦指轻薄放纵。宁县方言指家畜因发情而烦躁不安。如:“乳牛寻犊哩,挑达地拴不住了。”“母猪跑食哩,挑达地豢不住了。”又指女人不安分。如:“吾家子那个媳妇心变了,挑达的家里一点儿不呆了。”挑达,又写作“佻达”。由于挑达时家畜跳动地不停,又写作“跳弹”,但在说明这种跳弹(乱跑乱动)的原因时就知道是指“挑达”。

歆(xīn):例《大雅·皇矣》:“无然歆羡。”《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歆,羡慕,喜爱。宁县方言与“乡”字连接,作名词“乡歆”用。乡歆,乡亲敬爱,引申指在当地的名声威望。如:“得有个乡歆好的人出来办这件事。”“这人本事够用,就怕乡歆不好,大家不让他干。”书写时常写作“乡行”。

缀(zhuì追):例《商颂·长发》:“为下国缀旒。”缀,用针线连接。宁县方言与之音意同。如:“给衣服上缀个纽扣。”“把鞋带缀上了再穿。”

蓺(yì医):例《大雅·生民》:“蓺之荏菽。”蓺,种植。宁县方言与务连用作“务蓺”,指从事种植,精心培养。如:“把人务蓺好,再说务蓺庄稼的事。”

迋(ɡuànɡ逛):例《郑风·扬之水》:“人实迋女。”程俊英《诗经注析》:“迋(ɡuānɡ逛),本义为往,这里是逛的假借字,欺骗。”宁县方言读ɡuānɡ,有二义:一为欺骗,如:“你把人迋了”;一为耽误,如:“去迟了,把车迋了。”

绲縢(ɡǔn ténɡ滚藤):例《秦风·小戎》:“竹闭绲縢。”高亨《诗经今注》:“闭,借为柲(bì),正弓之器,形与弓同,用竹(或木)做成。绲,捆也。縢,绳也。竹柲绲縢,不用弓时,把柲紧贴在弓内,用绳把弓和柲捆在一起,以免弓变形。”宁县方言意为搅活。如:“把所有的东西都绲縢到一块儿。”

椓(zhuó酌):例《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椓,宫刑,引申为太监,宦官。《小雅·斯干》:“椓之橐橐。”《小雅·正月》:“天夭是椓。”《周南·兔置》:“椓之丁丁。”《说文》:“椓,击也。”宁县方言指击打、砍割。如:“椓他一个耳光。”“给牲口椓点草。”“政策前后有变化,生产队长拿个弯弯棍乱椓哩,吃亏占便宜都有他的理。”

瘨(diān颠):例《大雅·云汉》:“胡宁瘨我以旱。”《大雅·召旻》:“瘨我饥馑。”瘨,病,害,加害。宁县方言与之音义同。不过,在怎样加害上却有特指。人的腰被搁在木头或类木横梁上折了一下叫“瘨”,引申指某事中途变卦,使前台办事人处于难堪境地。如:“咱对人说好的,你变了卦,把我的腰瘨了。”

噎(yē页):例《王风·黍離》:“中心如噎。”噎,咽喉蔽塞之意。宁县方言用如动词。如:“干馍吃起来噎得很,给点水喝吧。”“心太急了喝水也能噎死人。”

炰(páo袍):例《鲁颂·閟宫》:“毛炰胾羹。”《小雅·六月》:“炰鳖脍鲤。”《大雅·韩奕》:“炰鼈鲜鱼。”炰,蒸煮。宁县方言意谓做饭。引申谓加工东西称“炰制”。如:“炰制些吃的”,“炰制中药”。都指在锅中加工。书写时亦写作“炮”。

纍(lěi勒):例《周南·樛木》:“葛藟纍之。”纍,攀缘,攀援。宁县方言读(lēnɡ),意为借此得便宜。如:“我叫他纍上了。”“他这次美美纍了一把。”

芼(mào冒):例《周南·关雎》:“左右芼之。”芼,择取。宁县方言指顺手取。如:“他随手芼起一块石头。”

澣(huǎn缓):例《周南·葛覃》:“薄澣我衣。”“害澣害否。”《邶风·柏舟》:“如匪澣衣。”澣,洗衣。宁县方言与洗合用,如:“把你的衣服脱下来澣洗澣洗。”俗作“换洗。”

处(chǔ楚):例《小雅·黍苗》:“蓋云归处。”归处,回家安居。《大雅·公刘》:“于时处处。”处处,安居。《召南·殷其靁》:“莫敢遑处。”处,居也。《大雅·常武》:“不留不处。”《邶风·日月》:“逝不古处。”《说文解字》:“处,止也。”宁县方言读(chì),停止。如:“你立处。”意谓站住不要走。

薅(hāo蒿):例《周颂·良耜》:“以薅荼蓼。”薅,拔田草。宁县方言与践连用作“薅践”。如“路边上栽小树,牛羊薅践得长不大。”“杏儿还没黄,就叫娃娃薅践光了。”

墍(qì气):《召南·摽有梅》:“顷筐墍之。”墍,取也。《大雅·假乐》:“民之攸墍。”《大雅·泂酌》:“民之攸墍。”《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墍。”墍,借为img84img85,古爱字。宁县方言读qì,意为借高利贷。如:“墍钱”。

裒(póu抔):例《小雅·常棣》:“原隰裒矣。”裒,聚集。聚土成坟为裒。《商颂·殷武》:“裒荆之旅。”《周颂·般》:“裒时之对。”宁县方言指用手把东西聚拢在一起。如:“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裒到一块儿。”

捋(luō罗):例《大雅·桑柔》:“捋采其刘。”《豳风·鸱鴞》:“予所捋荼。”《周南·芣苢》:“薄言捋之。”捋,从茎上成把抹下来。宁县方言读lǚ。如:“捋点桑叶喂蚕。”“捋苜蓿菜。”

佸(huó活):例《王风·君子于役》:“曷其有佸。”佸,聚会,诗中指与丈夫团聚。宁县方言与之音意同。如:“日子容易,遇佸难。”意指生的子女或娶的媳妇很难随人愿。其实“佸”字在宁县方言中更多情况下指鼓动或诱导别人去做某事。如:“佸狗咬人哩。”“佸地叫娃打媳妇哩。”“他是个佸事头子。”“人家看戏哩,他却在戏台下面佸台哩。”若用宁县方言的这层意思解释《君子于役》这首诗也能讲得通。中国人多半是大男子主义,但多数男人又都怕老婆,爱听老婆的话。所谓“曷其有佸”就是“我怎么会佸着叫他去呢(是他自己坚持要去)?”或者是:“为什么要佸他去呢(后悔当初鼓动他去)?”或者是:“怎么能说是佸他去了呢(别人说是我佸他去的,但我没佸他)?”

條(tiáo条):例《豳风·七月》:“蚕月條桑。”程俊英《诗经注析》:“《韩诗》作挑,條是挑的假借字。條剪。”《王风·中谷有蓷》:“條其歗矣。”條,啸声。《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條有梅。”《周南·汝墳》:“伐其條枚。”“伐其條肄。”高亨《诗经今注》:“條,借为槄(tāo),木名,又名山楸。枚,枝也。肄,残枝。”《唐风·椒聊》:“椒聊且!远條且!”远條,长的枝條。條字古时就名、动兼用。宁县方言依古意,说條树,不说挑树。如:“你拿上斧头,把桑树條一下。”民谣有“成材的树不用條,弯弯树條不端”。

殪(yì意):例《小雅·吉日》:“殪此大兕。”殪,致之于死。宁县方言指弄死、整治。如:“你去替我把他殪(死)制了。”“他把人殪制了一下。”意谓整治了一下。

厎(zhǐ纸):例《小雅·祈父》:“靡所厎止。”《小雅·小旻》:“伊于胡厎。”厎,终。《尔雅·释诂》:“厎,止也。”宁县方言读(zi)。如:“事到这儿就厎了,以后谁也别找谁的嘛哒。”

沓(tà踏):例《小雅·十月之交》:“噂沓北憎。”沓,合。宁县方言谓合着,连续。如:“不用拿算盘算,用口沓一下就知道是多少了。”“重沓子啦。”指重复算记或重叠放置了。沓又读dā(大),宁县方言指同一处、同一起。如:“把东西放到一沓里。”“一沓里来一沓里去。”(www.xing528.com)

忖(cǔn寸):例《小雅·巧言》:“予忖度之。”忖,忖度,犹揣度。宁县方言把手上有感觉心中能想到叫“品忖”,常用于否定。如:“他骂人嘴上没个品忖。”

畀(bì币):例《小雅·信南山》:“畀我尸宾。”《小雅·大田》:“秉畀炎火。”《小雅·巷伯》:“投畀豺虎。”畀,给予。宁县方言读biè。如:“畀给他。”“这下把责任给他畀上。”

愒(qì气):《大雅·民劳》:“汔可小愒。”愒,休息。宁县方言读qiē,意指身子半躺半靠着休息。如:“活干累了,你到炕上去愒一会儿。”“腰弯得时间长了,让我靠在枕头上稍微愒愒。”又读jiɑn,意同。

坼(chè辙):例《大雅·生民》:“不坼不副。”坼,裂开。宁县方言亦读chè。如:“把纸坼了。”“把事弄坼啦。”“坼几尺布。”“给娃坼件衣服(指购买裁衣布料)。”书写时写作“扯”。

副(pì辟):例《大雅·生民》:“不坼不副。”副,破裂。宁县方言俗作“劈”。实则意指不准,绝对无刀斧劈裂之意,为自然破裂、弄破裂之意。如:“指甲要用剪刀剪,用手撕看撕壑副了。”

蹂(róu柔):例《大雅·生民》:“或簸或蹂。”蹂,用手反复揉搓米粒。宁县方言中手足都可揉搓。以宁县方言揣想,恐怕用足揉搓是本意。如:“你快点走,看把脚底下的蚂蚁蹂死了。”

襢裼(tān xì毯锡):例《郑风·叔于田》:“襢裼暴虎。”襢裼,脱衣露体赤膊。宁县方言与其音义同,如:“一个姑娘家,穿的衣服襢裼露怀像个啥样子。”此意又变为形容词,指事情不可收拾。如:“这事叫他给弄襢裼了。”

軷(bá拔):例《大雅·生民》:“取羝以軷。”軷,古代祭路神之名。程俊英《诗经注析》:“軷(bō脖),剥羊的皮。”宁县方言读bō,泛指剥任何动物的皮,也用作凡需剥的意思,一般说bó不说剥bāo。如:“軷葱”,“軷蒜”,“軷皮”。俗作“剥”。

蹙(cù促):例《大雅·召旻》:“今也日蹙国百里。”蹙,收缩。《小雅·小明》:“政事愈蹙。”蹙,急促。《小雅·节南山》:“蹙蹙靡所骋。”蹙蹙,局促不得舒展之意。宁县方言读chù(出),凡有“缩”意的事都说蹙。如:“布蹙了。”“蹙眉皱脸。”宁县方言亦把端阳节佩带的香包叫“蹙儿”,把牵牛的绳儿叫“蹙绳”。

爽(shuǎnɡ孀):例《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宁县方言爽与“缩”相通,但一般用爽不用缩。如:“你个没出息的,老爽在人背后。”“这娃几年没长,怎么倒爽啦。”“让你做个正经事,你老是屈头爽脑的。”

憖(yìn印):例《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憖,愿,肯。宁县方言把答应做某事叫“憖承”,意为承接,答应。如:“他嘴上慭承得很好,就看做得怎么样了。”书写时常写作“应承”。

掇(duó夺):例《周南·芣苢》:“薄言掇之。”《说文解字》:“掇,拾取也。拾,掇也。”宁县方言与“拾”连用作“拾掇”,意为收拾。如:“马上下班了,快把桌子上的东西拾掇一下。”

馘(ɡuò国):例《大雅·皇矣》:“攸馘安安。”《鲁颂·泮水》:“在泮献馘。”馘,割敌左耳以献俘。宁县方言专用于哄吓孩子,如:“不敢哭了,看馘耳朵的人来了。”书写时虽用“割”字,但其意似乎来得更远,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上古的刑制习俗。

相(xiànɡ):例《鄘风·相鼠》:“相鼠有皮。”《大雅·公刘》:“相其阴阳。”相,省视也。宁县方言与之音义同。如:“相亲”、“相女婿”、“相端”。

逝(shì):例《大雅·公刘》:“逝彼百泉。”《魏风·硕鼠》:“逝将去汝。”逝,往,往前。宁县方言读(shǐ),如:“想吃饭就往前逝。”“你躲远点,逝到人跟前看人看不见你了。”

三、形容词类(31个)

委蛇(wēi yí):例《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委蛇,同“逶迤”,曲折前进,庄重而又从容自得的样子。《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委佗,同“逶迤”。有如山一样绵延不绝的意思。宁县方言读wō yé(倭耶),写作“逶迤”。常用来形容富足或形容整齐得体。如:“有钱人家里日子逶迤得很。”“你穿上这件衣服逶迤得很。”“她爸要啥你就给他啥,把她爸搞逶迤了,姑娘的事就好说了。”汉字带“委”字的字有许多读(wō)音,如“倭”“唩”“婑”“涹”“捼”“踒”。“逶”读wō音有可能是古音。

寁(zǎn,又读jié捷):例《郑风·遵大路》:“不寁故也。”程俊英《诗经注析》:“寁(zǎn攒),很快离去,速。”宁县方言读zēn,叠用为形容词“寁寁”,意为快速。如:“寁寁地走了。”又读cén(层)如:“寁,一下子就不见了。”“你寁一下来。”又有反意,为慢,指小孩挪步学走。如:“这娃还不会走,才寁哩。”又指慢慢靠近,如“你老寁到人跟前干啥。”

惽怓(mēn náo懑挠):例《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惽怓。”程俊英《诗经注析》:“惽怓又作怋怓,指朝政混乱。”《说文解字》:“怋,怓也。怓,乱也。”宁县方言引申指行动做事不干练。如:“你惽怓极了。”或叠做“惽惽怓怓”、“惽里惽怓”。

褎(yòu):例《邶风·旄丘》:“褎如充耳。”程俊英《诗经注析》:“褎,盛服。‘褎如’即‘褎然’,盛服而傲慢自大貌。”宁县方言读nìu。如:“你褎得很,敢给人家不还钱吗?”俗体作“牛”。牛本无傲慢自大意,是后世错会。

拮据(jié jù节巨):例《豳风·鸱鸮》:“予手拮据。”高亨《诗经今注》:“拮据,手病不能屈伸自如。”宁县方言表示目下经济窘迫。如:“我现在手头拮据,等有钱了再说。”

俅(qiú邱):例《周颂·丝衣》:“载弁俅俅。”俅,恭顺貌。宁县方言用来吆喝牛,驱牛活动时就喊“俅”,示意让牛乖乖往前走。另一种情况是表示无可奈何之下顺其自然的态度。由于随口常说,遂成为宁县的特色方言。如:“俅!那事过去就过去啦,说有啥用。”“有多大的事,俅一下子就过去了。”传说古时有一宁县人扛竹竿过长安城门,守门军人亦是宁县人,按规定守门人不许其扛竹杆进城。争执良久,宁县人用长安语再三求情亦无济于事,一急之下宁县土话破口而出:“你让过俅了过俅,不让过俅了算俅,说那么多淡俅话干啥。”守门人一听其人满嘴宁县土话,于是网开一面,允其进城。兰州、永登等地也以“俅”为口头禅,但宁县尤其普遍。

蔌蔌(sù sù速速):例《小雅·正月》:“蔌蔌方有榖。”蔌,蔬菜的总称。蔌蔌,形容鄙陋。宁县方言读(sòu),如:“那人是个蔌蔌蔌。”

僚(liáo):例《陈风·月出》:“佼人僚兮。”程俊英《诗经注析》:“僚,嫽的假借,美丽。”《说文解字》:“僚,好貌,从人,潦声,力小切。”高亨《诗经今注》:“僚,借为缭,束缚缠绕,即今所谓‘五花大绑’。”宁县方言指人长得好看,事办得好。如:“这人(指女子)僚得很。”又引申为美。如:“这事办了个僚。”

懰(liú刘):例《陈风·月出》:“佼人懰兮。”懰,妖媚。高亨《诗经今注》:“懰,古本作刘,心旁为后人所加。刘,杀戮。”宁县方言指妖声假气。如:“她懰得很。”对活泼好动多言巧语的姑娘称“懰猴”。对多动多言而不着正经的男孩称“懰兮”。

儇(xuān宣):例《齐风·還》:“揖我谓我儇兮。”儇,便捷。《韩诗》作婘,好貌。宁县方言读xuān或读suàn,意谓美,好看,干净。与“净”连用作“儇净”。如:“她绣的花颜色很儇净。”

颀(qí其):例《卫风·硕人》:“硕人其颀。”《齐风·猗嗟》:“颀而长兮。”颀,身材高大貌。古人以男女身材高大为美。宁县方言意谓高大健壮,有精神。如:“娃长得颀势。”

跄(qiànɡ呛):例《齐风·猗嗟》:“巧趋跄兮。”《毛传》:“跄,巧趋貌。”高亨《诗经今注》:“跄,步履有节奏的样子。”宁县方言指脚步有力。叠用,如:“跄跄地走。”

蹶蹶(juě juě决决):例《唐风·蟋蟀》:“良士蹶蹶。”蹶蹶,动作敏捷貌。《毛传》:“蹶蹶,动而敏于事。”宁县方言在使用中带贬义。如:“他听了很不高兴,转身就日蹶蹶地走了。”

芃(pénɡ蓬):例《鄘风·载驰》:“芃芃其麦。”《曹风·下泉》:“芃芃黍苗。”《小雅·黍苗》:“芃芃黍苗。”《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芃,茂盛貌。宁县方言与其音义同。如:“庄稼长得齐芃芃的。”

亹(wěi伟):例《大雅·文王》:“亹亹文王。”《大雅·崧高》:“亹亹申伯。”亹,勤勉貌。宁县方言既有勤勉义,又有老实义。如:“他人很实亹。”

惄(nì溺):例《周南·汝墳》:“惄如调饥。”《小雅·小弁》:“惄焉如擣。”惄,心里难过。宁县方言指因病而挑食,或不喜与人交际。如:“娃生惄子着哩,不好好吃饭。”“那个人惄得很,不好交往。”常把见人不理不采的人称作“二惄子”。

畟畟(cè cè测测):例《周颂·良耜》:“畟畟良耜。”畟畟,刀口锋利。宁县方言形容迅疾。如:“他办事畟畟畟的。”

洸洸(ɡuānɡ ɡuānɡ光光):例《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本意为水激流貌。此处指威武貌。《邶风·谷风》:“有洸有溃。”洸(ɡuānɡ),凶暴。宁县方言读(kuānɡ),象声词,如:“水淌得洸洸哩。”

掎(jǐ己):例《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掎,拉住。伐木时用绳子拉住树身,使树砍完后慢慢倒下来。宁县方言读yì,意同。如:“前边是下坡路,你从后面把车子掎处点。”

朅(qiè怯):例《卫风·硕人》:“庶士有朅。”《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高亨《诗经今注》:“朅,健武貌。”宁县方言读jie,如:“他人长得朅实。”书写时写作“结实”。

窭(jù巨):例《邶风·北门》:“终窭且贫。”窭,困窘。程俊英《诗经注析》:“窭,房屋简陋。”宁县方言读qū,说房屋窄小为“窭卡(qià)”。如:“这房子很窭卡”。书写时常写作“局卡”。

髧(dàn淡):例《鄘风·柏舟》:“髧彼两髦。”髧,头发下垂貌。宁县方言用如动词,有散乱意。如:“头发髧得散毛开花的。”

閟(bì闭):例《鲁颂·閟宫》:“閟宫有侐。”《鄘风·载驰》:“我思不閟。”閟,闭也,止息。宁县方言读biē。如:“道路閟住了。”

垝(ɡuǐ鬼):例:《卫风·氓》:“乘彼垝垣。”垝,倒坍。宁县方言读lěi,有毁坏残缺,更有松动意。如:“连阴雨下了好几天了,土墙垝得很了,一碰就塌。”

窈窕(yǎo tiǎo):例《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美好貌,叠韵词。指心貌俱美。俗作“苗条”。

嚣(áo熬):例《小雅·车攻》:“选徒嚣嚣。”《小雅·十月之交》:“谗口嚣嚣。”《大雅·板》:“听我嚣嚣。”嚣,形容声音杂嘈,摹声词。高亨《诗经今注》:“嚣,借以为謷。”宁县方言既为摹声又为形容词。如:“你嚣嚣地干啥?”“他嚣嚣嚣嚣地一直喊叫。”

訿(zǐ紫):《大雅·召旻》:“皋皋訿訿。”《小雅·小旻》:“潝潝訿訿。”訿訿同“訾訾”,背后互相诋毁貌。宁县方言与其音义同。如“他们在背后訿訿哩。”

哆(chǐ齿):例《小雅·巷伯》:“哆兮侈兮。”哆,张口貌。宁县方言读zī,如:“你别哆嘴了。”俗作“呲嘴”。

饛(ménɡ蒙):例《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毛传》:“饛,满簋貌。”宁县方言与其音义同。如:“给他盛了饛饛一碗饭。”

褎(yóu又):《大雅·生民》:“实种实褎。”褎,禾苗渐渐长高。《郑笺》:“褎,枝叶长也。”宁县方言指禾苗渐渐长高,又延伸指事,如:“做事褎着点来。”意谓做事要慢慢地持之以恒地做。俗作“悠”。

婉娈(wǎ nuán):例《齐风·甫田》:“婉兮娈兮。”婉娈,年少而美好的样子。《齐风·猗嗟》:“猗嗟娈兮,清扬婉兮。”今作“婉娈”。宁县方言用如动词,指想方设法做某事。如“你婉娈得怎么样了?”“等我婉娈几个钱了再说。”亦特指男性追求女性的行为。如:“他总算把那个姑娘婉娈到手里了。”婉为妩媚,娈为俊俏,宁县方言用如动词,专指用美的手段追求美的目标。

四、其他词类

薨(hōnɡ轰):例《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齐风·鸡鸣》:“蟲飞薨薨。”薨,蟲群飞声,象声词。宁县方言指蟲子或虫群飞过的声音。

挃(zhì至):例《周颂·良耜》:“获之挃挃。”《毛传》:“挃,获声也。”挃挃,收割庄稼的声音。宁县方言有两读,一般读zì,盘克乡部分村读(zhì)。凡类似于收割庄稼的声音,都读(挃挃zì zì)。

雊(ɡòu够):例《小雅·小弁》:“雉之朝雊。”“雉之维雊。”雊,雉鸣声。宁县方言用以摹仿鸡的叫声:“雊雊雊……”。童谣有“雊雊雊,大瓦罐(拟音,其意可能是‘把娃管’)叫一声(亦有直呼某孩子名的),快起来。”

在上引百余字里,对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虚词及副词未引,这类词在宁县方言中是存在的。如“兮”,是《诗经》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语尾助词,在宁县方言中极其广泛。如“脏不兮兮”,“溜哩溜兮”,“松不兮兮”。宁县及正宁方言中有一个词“不没”,是“没有”的意思,这种用法现在听起来很捌扭,但这种用法在《诗经》里就有。对上引诸字与宁县方言对照字的注音,也仅仅是拟音。由于方言读音与普通话差异较大,也由于宁县西区与南区、东区读音有异,因此,有的字词仅取了某一区读音。尽管读音有差别,但意思是一样的。

从以上百余字的比较中,我们已经可以看清,宁县方言与《诗经》语言(即周代普通话),有着十分亲和的母子般关系。这种关系,从语言的角度再次证明了先周在宁县地区存在的基本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