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蟋蟀的今昔:先周历史文化新探

蟋蟀的今昔:先周历史文化新探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流动了数千年,蟋蟀们丝毫未因时间流逝而停止他们的歌唱。从蟋蟀的鸣叫节奏中,可以肯定地说,《七月》入乐使用的是四分之二拍节奏。全诗基本是四字句,这种四字句的产生,肯定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节奏,说不定其旋律的确定就是来自于蟋蟀的奏鸣节奏。

蟋蟀的今昔:先周历史文化新探

第三节 蟋蟀的今昔

《豳风·七月》作为上古时代的农事诗,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农事生产、农夫生活,同时以农事为主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最有趣的是它以物候反映节令,不但写动物,而且写昆虫的生活习性。

第五章就专写昆虫:“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斯螽:(zhōnɡ终),亦名螽斯,今名蚱蜢。莎鸡,即纺织娘。二者宁县民间都叫蚂蚱,它们都是以翅膀摩擦发音。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蟋蟀的雄虫前肢具发音器,它由翅膀上的小刮片、摩擦脉及发音镜组成。诗人将这三种小动物巧妙入诗,既达到反映月令目的,又增强了生活气息。诗中有了这些跳荡的小生命,活力倍增。它是一幅豳地农村自然生活图,又是一部动物交响曲,音乐旋律通过它们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是第五章不同于它章的特点之一。

以先周时期昆虫与今天的物候相比较,气候几乎无多大差异,先周时的昆虫后代们现在还在演绎着上古的那段音乐。农村里一到收麦时或收麦之后,蚂蚱们钻在草丛里或苜蓿地里不停鸣叫,愈到中午天热愈叫得厉害(蚂蚱有鸣叫的,也有不鸣叫的,鸣叫的蚂蚱宁县人称“叫蚂蚱”,河南人称“蚰子”)。这是夏天陇东的昆虫交响奏鸣曲紫花苜蓿地里,上面各种蝴蝶翔舞,下面各种昆虫嘶鸣,引得孩子们钻到苜蓿地去捉拿。有人把蚂蚱捉回,圈在麦秆编织的蚂蚱笼中专门听其叫声。诗中把斯螽与莎鸡分开写,也许是古人观察细微。在今天现实生活中蚂蚱们就是从农历五月一直鸣叫到六月。这个时节是农村中最具活力的季节。

诗中最有意思的是写蟋蟀,现今蟋蟀的生活习性与上古亦无多大变化,它们和《七月》时代的祖先一样,仍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陇东蟋蟀有两种,一种稍大,色土黄;一种稍小,黑色。黑蟋蟀行动敏捷,锃亮的身体像音符在跳动。它们都是天才歌唱家。有时是几声,有时则持续不断。尤其到晚上,清脆的歌喉此起彼伏,像开赛歌会。《七月》把此情此景入诗,古人一定也把这清脆的此起彼伏的鸣叫当成了音乐,因为它就是天籁。(www.xing528.com)

历史流动了数千年,蟋蟀们丝毫未因时间流逝而停止他们的歌唱。正是因为他们清脆婉转的歌喉,使我们得知《七月》原本就是陇东地方的诗。蟋蟀与农夫一起就是一种诗境,诗人置身其中,自己已被诗化。而且这句子也富于模拟性和音乐感,吱吱吱,吱吱吱吱,吱。“七月在野”,就好像蟋蟀鸣叫的声音节奏:吱吱吱吱像吹短促的口哨,前二声稍低,后二声高昂,若用四分之二拍表示,则是“‖吱吱吱吱‖”它不像蚂蚱一声拖得连续几个四拍。如果把这四句入乐,就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正好是一段乐章

从蟋蟀的鸣叫节奏中,可以肯定地说,《七月》入乐使用的是四分之二拍节奏。全诗基本是四字句,这种四字句的产生,肯定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节奏,说不定其旋律的确定就是来自于蟋蟀的奏鸣节奏。偶尔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既是内容需要,而且更为重要地恐怕是为了音乐节奏的需要,让这短促明快的歌词舒展一些。否则一味短促单调,缺乏跌宕起伏。由此则可以给“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配节奏:‖一之日觱发○二之栗烈○│。

诗中尽管有淡淡的哀愁:“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女心伤悲”,“嗟我妇子,曰为改岁。”但可以认定,该诗的音乐节奏是轻松明快的,农夫们意在歌唱他们的生活,生活中本就存在着苦与乐。即使他们意识到上层贵族与平民的差别,也只是说说而已。而且这种带有些微感伤的诗句,丝毫不会改变整诗节奏明快的基本格调,它让人们在轻松舒畅的节奏中来体味、欣赏苦涩。苦涩加明朗就是《七月》的基本格调,这也就是《七月》何以在各种场合中适用的原因。它可以在平日宴饮中运用,也可以在娱乐场合中运用:“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署。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6]

历史会不会说话?会!《七月》在复原豳地上古时代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