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周文化:公刘与周先王

先周文化:公刘与周先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民俗文化中的公刘及周先王在周先王曾经长期生活过的庆阳地区,关于周先王的传说可以说全区共知。此城邑在公刘之后尚有数代周先王居住,但史籍及民间都不言及,说明公刘确是周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宁县另有以公刘命名的地名叫“公刘”村。公刘,王家咀及桌子头等行政村处董志原的东南部,地势平坦,向南倾斜,沃野千里,绿野平畴。

先周文化:公刘与周先王

第五节 民俗文化中的公刘及周先王

在周先王曾经长期生活过的庆阳地区,关于周先王的传说可以说全区共知。一般人都会脱口说出公刘教稼,周老王坐庆阳把龙脉斩断,周老王在南义津打义井等传说及故事。从庆阳地区人们的文化心理上说,他们坚信这都是古曾有之的事实,是丝毫不用怀疑的。由于不窋落脚于庆城县,公刘迁于宁县,故尔关于不窋及鞠陶的传说多在庆城县,公刘之事多在宁县。

周先王在庆阳地区的民间传说,鞠陶一章里已做了大量介绍,这里,我们侧重介绍有关公刘的内容。

一、有关公刘的地名

宁县共有两处以公刘之名命名的地方,一处就是前文所涉及的宁县庙咀坪,历史上它叫“公刘邑”、“公刘坪”,“古豳国城”。《大雅·公刘》中有“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京斯依”,说明公刘在庙咀坪所建之邑就是当时的邠国京师、都城,与文献记载相合。“公刘坪”是指地形而言,它说明这是公刘曾经居住的地方。此城邑在公刘之后尚有数代周先王居住,但史籍及民间都不言及,说明公刘确是周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后世的先王除古公亶父外,再无人企及,故尔此坪此邑长久以公刘之名称之。

“古豳国城”一名前面冠古字,则知是后世人对该地的认可。以古称之,说明此名起始时间已是邠国的历史结束了。它最早产生于古公亶父下岐山之后,也不排除西周时期。若此,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尚知公刘所建的古邠国都城的具体地点。庆城县有“周禘行宫”,天子每五年一次来庆城祭祖,即使他自己不来亦有特使代祭。宁县无“周禘”之记载,想必是初来庆阳的周始祖在庆城,因此把庆城与宁县的两处先王之祭,放在始祖不窋庙及不窋墓前合祭亦有可能。禘祀是天子禘、郊、祖、宗、报五祭中规模最隆重的祭祀,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相当麻烦的,因此合祭也符合情理,省却了费用和许多事情。

按“周禘行宫”一事推知,“古豳国城”一名大概是周初的称谓,它意在说明周人尚铭记公刘在此所做的奠基性贡献。《大雅·公刘》说不定就在庆城禘祀时咏唱。从《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中我们亦可知西周在庆城县的“禘祀”大概结束于周穆王之时。他的征伐破坏了周戎关系,戎族从此不再朝周。二国关系破裂,周族来庆阳祭祖也就不可能了。从这种情况推断,对“公刘邑”和“古豳国城”的遗忘大概也始于此时。至于平王东迁后,此地已为义渠戎居住,周人即使知道,也只知大概地点。后世把“豳”定在旬邑、彬县之间,或是一种大概推测。按称“古豳国城”不称“古邠国城”的说法,此称应始于秦灭六国到“豳”与“邠”混用之后。

北魏能确指宁州定安为“古豳国城”,则证明其时二字虽已混淆,但有人尚知在何处。以《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之载看,把邠国都城搞不清在什么地方的时间是在明代以后,明代嘉靖皇帝或某一皇帝尚且在不窋庙、不窋坟前行祭,则明代时必知“古邠国城”在什么地方。真正搞不清“古邠国城”在什么地方应始于清代。清代考古训古之风盛行,但观其动作之所由,皆个人所为,亦是从文献到文献,已无人如同司马迁现代人那样前去实地考查。

宁县另有以公刘命名的地名叫“公刘”村。此村原名就叫“公刘”,约在20世纪50年代后才变为“宫刘”。此后“宫刘”屡屡出现于官方文件中,1985年出版的《宁县志》“宁县行政区划图”中就标为“宫刘”。因为历史上就叫“公刘”,地方学术界认为“宫刘”是后世之误,故坚持为“公刘”。为了弄清真伪,我们前去调查核实,其村确有“宫”、“刘”二姓,这使我们大失所望。2003年3月23日我们再赴该村。王家咀行政村67岁的老教师王应斌老人,他说该村确有“宫”、“刘”二姓,现在也叫“宫刘村”。但他坚持说原名就叫“公刘”。当初他上小学时,公刘村有一老先生叫宫殿元,曾给他的二哥在16开大的书画材料上写有“公刘”。并说宫家来此时间并不长,建议我们找“宫刘”村刘书麟老先生,了解刘家与宫家之事。我们找到了78岁的刘书麟。他说宫家来此时间不上百年,是从正宁县宫家川到此的。解放前,刘家无人识字,唯宫家有一位老先生(即宫殿元)有文化。解放后宫家人当支书,认为宫家为大、为先,就把“公”换成“宫”,此后就称“宫刘”了。他反复强调原名叫“公”(方言读ɡonɡ31阴平)刘,不叫上声的“宫”(ɡonɡ53)刘(连读变调所致)。他记起一件事,在20世纪50年代(即解放初),当时有省上公家人拿着地图来他们村找两个地名,一个是“渭峪口”,一个就是“公刘”。因为地图及当时文件书籍就这样记的,但他们找不到。村中的人告诉他们,就是今日的“宫刘”和“渭一口”。刘书麟还专门看了省上同志拿的地图。他也知道我们上次的调查。当时有人告诉他,说我们专为此事而来,坐辆红车。他本想告诉我们,但车过他家门口未停,也就罢了。(www.xing528.com)

2004年农历8月5日,为给本书补充资料,我们又赴公刘村。刘书麟老先生带我们走访了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其中就有当年改“公”为“宫”的宫殿元的儿子,他亲口说当年正是他父亲改了地名,原字本是“公刘”。渭一口村名也已在20世纪90年代由几位老先生改正过来,现村名“渭峪口”。“峪”变为一,是为书写方便。

历史上弄不明白的疑谜终于解开了:王家咀村与公刘村同在大原上,二村紧连,公刘在东、王家咀在西,王家咀村有周文化遗址,距公刘村十余里就是烂泥沟入马莲河的“渭峪水”,峪,山谷,谷中有小河,“渭峪口”就是“渭水口”。烂泥沟水南是几丈高的石崖。周文化遗址、“公刘”村、“渭水口”,一个遗址两个古老的地名,把一段历史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

公刘,王家咀及桌子头等行政村处董志原的东南部,地势平坦,向南倾斜,沃野千里,绿野平畴。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公刘率族人在此拓荒务农,为取砺取锻的需要,而涉过“渭峪水”到南山下取石头。烂泥沟对面的西南方向,正是和盛镇公曹村,即传说周老王他妈生周老王的“晚阳寺”山梁。我们由此想象到夏军追杀周族是沿马莲河而上,周老王他妈是从渭峪口入烂泥沟爬上公曹山咀的。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终于找到了《大雅·公刘》中“涉渭为乱”的上古“渭水”——“渭峪口”。你害得千古学者在渭河边上寻你千百回,你却藏此深闺无人识。

二、宁县境内的公刘庙

宁县境内共有公刘庙5处,公刘祠一处。旧《宁州志》所载三处:“公刘庙”一在县西四十五里范家村,清宣统二年重修;一在长官村,民国十年重修;一在县西四十五里白店村。州县志不载者,尚有麻线杜家的公刘庙与老公老母庙(鞠陶夫妇)及今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即“公刘殿”,温泉历史上属宁州)。旧州志还详细记载了白店村“公刘庙”里铁钟:“高二尺三寸,口径一尺九寸,重二百余斤,清道光十六年二月造。”该钟在解放初大炼钢铁时与全县其他寺庙中的钟俱毁。“公刘祠”在县城今城地段。

宁县境内,民间存在着浓厚的周文化氛围。在九龙川杨家坷台有“先农庙”,和盛镇南家村有“后稷庙”。旧志载:“后稷庙,在县西四十五里南家村,光绪十一年重修。”后稷庙铁香炉高一尺二寸,口二尺四寸,重一百斤,嘉庆四年张永福造。民间庙宇中的壁画都绘有后稷先农、公刘教稼内容。县内历史上还建有“先农坛”、“社稷坛”。“先农坛:在城南桥子五里,周二十步,坛高三尺,方二丈五尺,陛四出,藉田四亩九分。”“社稷坛:在城西公刘坪,周二十步,坛高三尺,方二丈五尺,陛四出,各三级。”[15]在宁县,民间对周先王的崇敬之情渗透到了人的灵魂里。有关周先王的传说,鞠陶一节中已介绍,此不赘述。我们在调查中只要提起周先祖,人们莫不知后稷教稼,公刘教稼。大家共认,庆阳地区的农业生产就是周先祖教会的。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宁县人世世代代传颂周先王的功绩,通过祠庙祭祀来表达对周先王的崇敬和怀念。尚有官方对重农劝农的提倡,九龙川台地上专门设有打春场。立春之日,县令率百姓在此祭祀农神,鞭打春牛叫“打春”。此俗在民国初年才废弃。

对周先王功绩的传播,除上面所提到祠庙传承,口头传承,官方传承外,还有另一传承渠道,就是建筑庙宇的工匠和雕画神庙塑像的民间美工和雕塑家。这两种民间艺人对于中国儒、道、佛诸神及神农氏、伏羲氏、黄帝、周先王的事都很清楚。尤其是画工,他们大多数是父子相传,师徒相传。解放前后,宁县建庙木匠最有名的是早胜镇清华村的王子敬,绘画塑像最有名的是中村乡西王村的王子玉。他们在宁县及周边地区建修过不少庙宇。画工有专门图谱,上面绘着各种神像,一个神还有几种化身、变身。这些人手中有绝活,为维持生计,图谱一般秘不示人。1987年宁县辑宁楼维修时搞彩绘,后面有一幅“公刘教民拓荒务农”的内容,就是王子玉依密传图谱绘制的。周先王的事迹就是通过他们一代代流传下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