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豳”“邠”来由及其演变
一、辞书对“豳”“邠”二字的解释
辞书说“豳”与“邠”同,都指公刘在戎狄之间建的古豳国。
《说文解字》:“邠,周大王国,在右扶风美阳。从邑,分声。”“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从山,从豩,阙。”“豳,古文邠字。”段玉裁注曰:“盖古地名作邠,山名作豳,而地名因于山名,同音通用。”
《康熙字典》:“豳,《唐韵》补巾切,《广韵》府巾切。《集韵》、《韵会》悲巾切。《正韵》卑民切。音彬。《说文》:周太王国,在右扶风美阳。本作从邑分声。亦作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诗·大雅》‘笃公刘,于豳斯馆。’”
《诗谱》:“豳者,后稷曾孙公刘自邰出徙戎狄之地,今属扶风旬邑,在雍州岐山北,至太王避狄人处岐阳。今凤翔府扶风县岐阳镇,乃太王之都,文王治岐之地。汉为美阳县,而公刘所居,乃今邠州,属陕西京兆府路北。魏置南豳州,西魏去南字为豳州。唐明皇以字类幽,开元中改为邠。又姓,出《姓苑》。又《集韵》逋闲切。与斒同。斒,煉色不纯也。又通作,《前汉·司马相如传》:珉玉旁唐玢豳文磷。《史记》作璸。注:,音班,文理貌。又通作班。《史记·司马相如传》:被豳文。注:著斑衣也,《前汉书》作斑。师古曰:貙豹之皮也。省作豳,或作。”
《辞海》:“豳(bīn)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旬邑西南。周族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迁居于此,到文王祖父太王又迁于岐。《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豳斯馆。’”
《辞海》:“豳州:州名。①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改邠州置,因古豳国城得名。治所在定安(今宁县)。辖境约当今甘肃宁县及镇原县南部地区。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为宁州。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又改豳州,唐初复改为宁州。②西魏废帝三年改南豳州置。治所在白土(今彬县西南,隋初移今彬县,不久改为新平)。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及甘肃泾川县地。隋大业二年并入宁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豳字和幽州的‘幽’字形相近,改为邠州。”
《辞源》:“豳:①古国名,同邠,在今陕西旬邑县、彬县一带。周代公刘始迁于豳。西周亡,归于秦。《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豳斯馆。’北魏置豳,见豳州。”“豳州:古西戎地。后公刘居此,为豳国。西魏置南豳州,寻曰豳州。隋大业三年废。唐武德元年复曰豳州。开元十二年,因‘豳’与‘幽’形近易混,改为邠州。天宝元年曰新平郡。乾元元年复曰邠州。”
《辞源》把公刘之迁说成周代,明显是时间错误,略去不计。我们把上述诸家之说的观点归纳一下,有下述几点。
(1)豳,古文邠字。盖古地名作邠,山名作豳,而地名因于山名,同音通用。
(2)豳是公刘往迁地,在“戎狄之间”,其具体地点是右扶风的美阳亭,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从山,从豩。即今旬邑。
(3)邠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国名,从邑,分声。
(4)豳在邠州。
(5)州名,有二,早先的豳州在宁州定安县,因古豳国城而名;后起的今彬县白土置南豳州。再后因原豳州改称宁州,才把南豳州之“南”字去掉,称豳州。
(6)豳字读音有二:补巾切,府巾切(bīn),逋闲切(bān)。
(7)姓氏。
我们把以上七方面再集中概括,则为四个方面:
(a)豳即邠。
(b)豳的地点共有二处:扶风的美阳亭(今旬邑县与今彬县之间)、定安县(原宁州,今宁县)。
(c)作为州名,定安县(宁县)为早,起因是原有“古豳国城”;彬县白土为晚,因原豳州改为宁州而置南豳州,后才去掉南字,为豳州。
(d)豳有两种读音,bīn和bān(斑)。(www.xing528.com)
《说文》所释豳之为豳者,乃是民俗有豳山,地点在美阳亭,美阳亭在扶风旬邑。又说为邠州。历史上自新版《辞海》出版以前,学术界一直把豳定在了陕西的旬邑和彬县之间,1975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即是。民俗以夜市,有豳山,未必就是豳国。新版《辞海》以宁县历史上称豳州,原因是宁州定安县有“古豳国城”之故,由是确定了历史上豳的真正地点。
二、秦汉以前豳、邠的区别
新版《辞海》的出版,似乎解决了豳在何处的问题。但它是否为学术界共同认可,恐怕未必。对于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积案,问题不在于结论,而在于给予学术界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说文》中言明豳、邠意同,又指出二字造字的本意不同。邠,从邑,分声,是形声字。豳,从山,从豩,是会意字。二者造字出发点风马牛不相及。那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字怎么竟然会同指一事,进而为一了呢?我们对此作以探讨。
豳、邠二字在先秦用法不同,所指亦不同。关于豳的出处和用法,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先秦典籍中,它首先出现于《诗经》,其次是《周礼》。《诗经》中的《豳风》共有七篇作品,除《豳风》冠名“豳”外,七首诗无一豳字。
《大雅·公刘》中有“豳居允荒”、“于豳斯馆”。
《周礼·春官宗伯·籥章》:“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豳雅亦《七月》也。”“豳颂亦《七月》也。”[3]都指的是《豳风·七月》。
《豳风》与《诗经》中其它十四国风一样,都是某个地方的民歌。这里的豳,泛指一个广大的地域空间。“豳居允荒”、“于豳斯馆”既有泛指,又有确指。《周礼·籥章》中的《豳》诗、《豳》雅、《豳》颂仅指《豳风·七月》而言,没有实指地名之意。根据《豳风》和“豳居允荒”的实际所指,豳泛指大概是指陇东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广大地区,确指则是指“古豳国城”的定安,即今宁县。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周族未到陇东之前,豳这一名称就已存在了,并非是周族到来之后才叫“豳”的。
关于邠字的出处和用法,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先秦典籍《竹书纪年》:“盘庚……十九年,命邠侯亚圉。”“祖甲(《史记》、《国语》作帝甲)……十三年,西戎来宾,命邠侯组绀(公叔祖类)。”“武乙元年……邠迁于岐周。”[4]其次是诸子之书,如《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大王居邠……”《庄子·让王》:“大王亶父居邠……”《吕氏春秋·审力》:“大王亶父居邠……”
从《竹书纪年》中得知,殷商时周族为殷商的诸侯,他们当时称“邠”,不称豳。也就是说在商代,周族在豳地的国家称邠国,因而商朝任命时以“邠”称,未曾乱用“豳”或更之以“豳侯”。《竹书纪年》作为魏国官方的史书,它如此称呼,说明它遵循了商朝的称谓,因此这一称谓我们认为是可信的。《孟子》、《庄子》和《吕氏春秋》为战国至秦建立时的典籍,它们与《竹书纪年》称谓一致,说明它们是沿袭商代的称谓。既然作为魏国史书的《竹书纪年》与孟、庄、吕都如此称谓,则可推知佚毁了的西周史书同样是这样称谓的。因为《孟子》关于大王亶父的那段话,经《庄子》与《吕氏春秋》转用,只是用语一次比一次简约,其意与称呼始终未变,进一步说明这样的称谓在当时是约定俗成的,作为官方严肃的称谓是不能更改的——“邠”就是纯粹指公刘所建、大王亶父继承的“邠国”。
由上述情况得知,秦统一前,豳与邠在使用上是严格区分的,用豳即指区域而言,用邠则指公刘在豳地所建立的方国而言,是概不混用的。
三、秦汉以后豳、邠的演化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礼崩乐坏,使西周的档案难以保全。秦统一后,大肆焚书,使本已很少的图书典章毁灭几尽。许多本来清楚的事情在秦火中永远埋藏于历史的尘埃中,成为历史的迷案。然而官府的历史档案和书籍尽管损失几尽,但是儒生并未完全被杀绝,民间的图书还有一部分保存着。有关前朝之事在文人中照样流传着,只不过不能公开罢了。比如关于公刘举迁之事,《史记·刘敬传》中刘敬的说法就是公刘“避桀居豳”,诸子百家中就有孟轲、庄周言太王去邠。《毛传》中的公刘“邑于豳焉”,也是当时流行说法的一种。司马迁作《史记》时,我们可以想到太史公所面临的正史不足,野史杂说有余的困惑。豳字见于《诗经》、《周礼》,邠字见于诸子之说,他无缘见到后世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只好依现有材料实录实说。如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有孟子的原说:“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太王去邠”,这里就用邠不换用豳。他在《史记·周本纪》、《刘敬传》、《匈奴传》中使用豳字时则为“国于豳”、“居豳”、“邑于豳”,并不说建豳国。在词的使用上掌握得很有分寸。因为《大雅·公刘》中只言“豳居允荒”、“于豳斯馆”,并未说其建立的国家叫豳国。
使二字混用的是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把用于国名的邠与用于地名的豳作同一字解,无形之中给人一种错觉,从而使一些学者把二者的不同意指和用法合而为一了,由此给后世留下了疑案。加上汉代有公刘自邰迁豳之说,后人便以为公刘、庆节父子所建方国叫“豳国”,使之谬误流传。
豳、邠为一,从文化心理上也说不通。以中原和关中为主的早先的华夏族,贬称周边文化落后的氏族部族为戎、狄、羌、夷、蛮。豳,从山,从豩,意谓山中有很多野猪的地方。从《公刘》诗中已知,周族到庆阳之前这个称谓就存在,说明这个字产生较早。我们无法知道戎狄之族是否参与过中国文字的创造,从豳字意谓山中两豕而言,陇东山林里就多野猪,则知造字会意泛指这一广大地区,还是很准确的。但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豳与戎、狄、夷、蛮一样有贬义,可以说这个豳字是华夏族创造的,它表现出上古氏族褒贬鲜明的文化印痕。既然豳有贬义,邰与豳地域相近,周人是知道这一层意思的,因而他们虽身处戎狄之地,但建国绝不会拿这个字当国名的。怎么能叫猪的国家呢?周人再蠢也不会把自己与猪狗相提并论!邠应该是他们正式的国名,因此才有了商朝“命邠侯……”这一国家正式文件称谓的用语。由此可知,由于许慎的不慎,使后世人把二字混为一字,二事判定为一事了。
根据以上简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豳为一个较大空间的地域名,既有泛指,也有确指,确指即为今宁县的庙咀坪,即公刘邑、公刘坪、古豳国城;公刘所建的方国,当初叫邠国;美阳亭有豳山,但既不是豳国,也不是邠国,只是豳地的一座山,仅仅是豳山而已。
四、宁县历史上的四个州名与豳字的读音
宁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仰韶文化时代起,它作为人类重要的聚落遗址就诞生了。这座古城,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及周汉唐宋文化一以贯之,从未断绝,古城是省级保护的文化大遗址。公刘从庆城迁到宁县就在此建邑(为论述需要详情下述),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国国都。秦灭义渠国置义渠县。汉初为北地郡(后迁庆城县马岭),东汉归安定郡。南北朝的北魏时为豳州、华州、三县镇、班州、邠州。西魏取抚宁戎狄意改为宁州,隋曾复名豳州,后多以宁州称。民国时称今名宁县。宁县城自秦汉时起,便由古城公刘邑越城北河到今之东山建新城,即后世所称的宁州城。从那时起,宁县实际上是东西二城并存。在为郡、州领县时,一为县城,一为州城。由于后起的东城下连川台,上连东山,回旋余地大,遂为州城,从而取代了辉煌几千年的西城公刘邑。公刘邑降为县治。
我们要说的四个州名就是北魏(公元386年至534年)148年间曾使用的四个州名:豳州、华州、班州、邠州。
史载当时称豳州一名的依据就是公刘邑又叫“古豳国城”(此时豳、邠二字已混用了),后相继使用华州、班州、邠州。称豳或称邠都意指公刘在此建立的古邠国。称班州是豳字又读斑音,以通假字相代,还是指公刘所建立的古邠国。华州则是从班州衍化引申而来的。前文已引证:豳通斒。斒,烂色不纯也。又通作。,音班,文理貌。又作斑,“貙豹之皮也”。这“烂色不纯”“文理貌”及“貙豹之皮”不就是花纹花色吗?“花”“华”上古同音同义,花即华。起这个名称的老先生,拐弯抹角又回到了公刘所建的邠国,还是意指古豳国城。
2004年6月,宁县人民医院基建工地出土一北魏正始元年(公元504年)山公寺碑颂,碑额篆书“大代(即魏)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颂”,再次证实宁县当时称豳州是毫无疑义的。
北魏政权为拓跋氏所建立,为什么在州名上费了这么大的心思,几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文化心理上说,它反映了那个时期的一段历史现实。拓跋氏入主中原,习汉制,重用汉人。汉族文人雅士被重用,为显其才,故变着法子改州名以显其才识渊博。他们始终围绕古邠国城作文章,故有了豳、邠、班、华四个州名。这也是一种趣事,足见拓跋氏政权在承习汉文化上的浮华风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