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贫困人口持续减少
2005年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实现五年阶段性目标的最后一年。5年来,宁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2005年,我区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87元,比上年增加200元,比川区高23元,增幅为13.4%,高于川区8.2个百分点。在扶贫开发历史上,首次呈现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增量均高于川区的局面。
一、贫困地区人地矛盾尖锐
宁夏处于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之间,大部分地区又处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荒漠与草原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植被稀疏,荒漠化问题突出,风蚀、水蚀严重,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是宁夏环境基本特征。尤其是南部山区干旱贫瘠,自然条件恶劣。2001年,南部山区8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03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745.10元,比灌区的2839.90元低1760.87元,农村贫困人口多集中在这一地区,8县均为国定贫困县(又称为西海固地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人口超载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一)贫困地区的区位特征
宁夏贫困地区包括固原市所辖6县和吴忠市所辖2县(盐池县、同心县)等8个国定贫困县,红寺堡以及中卫、灵武2市的山区乡镇,共160个乡(镇)、1360个行政村,总人口265.89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46.5%,土地总面积3.7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2%。贫困人口生存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但耕地总体质量差,几乎没有水田,坡度在1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573.5万亩,占耕地总量的40.5%,全年降水不足3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对农作物生长来讲,多为无效降水,年蒸发量2000毫米左右,灌溉设施很少,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频繁发生,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年年受灾,年年成灾且成灾比重大。2001年,南部山区因干旱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高达87.9%。目前,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遇到旱灾特别是较大旱灾则粮食减产,农民收入下降,贫困产生,返贫人口数量增加。2001年,南部山区亩产粮食109.4公斤,远远低于全区的234.5公斤和灌区391.4公斤的平均水平。
(二)生产方式落后
南部山区的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很大,其表现为山区城镇化水平低,第二、第三产业欠发达,农业生产单一。2001年,南部山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6.2%,比全区52.6%的平均水平低26.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5亿元,农村非农行业产值19.02亿元,二者之比为52.3∶47.7,与全区38.6∶61.4的水平相比,非农行业产值低13.7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内部,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为59.9%,比全区57.4%的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南部山区农民生产经营活动过分依赖于第一产业,而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种植业又占据了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南部山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也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南部山区亩均耕地创造的农业产值仅为88.3元,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48.2元;每亩耕地为农民提供的农业收入为53.7元,与全区253.4元、161.7元和134.4元的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165.1元、113.5元和80.7元。
多年来生态环境遭受重创,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污染等几乎所有生态问题,在该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统计,西海固地区因放牧、滥樵采和乱挖中药材引起草场退化率达96%以上,使大片草原沙漠化。盐池县马儿庄乡4.5万公顷草场,到1996年已有3.3万公顷被破坏,占草场总面积的73%。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
银川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下乡义诊
(三)人口增长超过生产增长
由于我区回族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山区,回族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加之早婚早育、多胎多生等问题,致使山区人口增长过快。2001年,宁夏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南部山区人口较1949年增长近4.5倍,人口出生率为20.74‰,灌区16县为13.35‰,两者相差7.39个千分点。而且在较长时期内还将面临人口出生高峰,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对于生态脆弱的贫瘠山区来说,人口严重超载,必然导致生存环境恶化,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2001年,南部山区农村户均人口4.9人,比灌区4.1的平均水平多0.8人;南部山区每个乡村从业人员负担的乡村人口为2.1人,比灌区1.5人的平均水平多0.6人。农民人均收入的高低与家庭人口的多少呈现负相关关系。人口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用于人口的消费,影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新的扶贫战略的实施成效
(一)“整村推进”进展顺利
2004年,根据新阶段贫困地区形势的变化,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对“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战略调整,将过去全面推进调整为分期分批重点突破。首批重点选择了203个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的行政村,每个村平均投入100万元,用两年时间,进行重点扶持,整村推进。
为了确保整村推进真正取得实效,2004年3月初,自治区政府在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召开整村推进现场动员会,并与各有关县(区)签订了整村推进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整村推进的目标和各县(区)的责任。会后,各市县(区)均层层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机制,确定奋斗目标。根据整村推进的目标、任务和特点,自治区首先组织市、县、乡、村有关人员和社会帮扶工作队员,对203个村中53776户的20多万贫困人口进行了摸底调查,广泛地听取了群众意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完善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确定了18类70多个扶持项目;其次,自治区扶贫办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联合在区党校对203个重点村的村支书(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并从区、市、县三级定点帮扶部门中选派了20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作为指导员到重点村驻村工作;与此同时,和区党委组织部、区科协共同启动实施了科技下乡活动。在此基础上,加强项目落实督导、资金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整村推进不走过场,取得实效。9月8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又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整村推进”工作。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积极筹措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有力地支持了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截至2005年年底,整村推进资金全部到位,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有3个村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整村推进先进村。
(二)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加大
2005年,自治区继续加大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在提高补足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建设任务。截至2005年年底,37万亩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南部山区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82万亩,人均达到2.5亩。隆德县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建成基本农田55.2万亩,人均基本农田3.2亩,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
(三)产业化扶贫力度持续增强
2005年,自治区扶贫办紧紧围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狠抓以种草养畜、马铃薯、劳务输出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以中药材、菌草、蔬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一是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抓住畜产品市场行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实施“十万贫困户养殖业工程”“百万亩种草工程”以及“政府担保小额信贷扶持发展养殖业工程”,促进了牛、羊、猪等畜牧养殖业的滚动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已扶持养殖户83871户,滚动发展17563户,养牛、羊、猪、鸡等折合133616个羊单位,人工种草588.9万亩,农民增收3837万元。二是大力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在支持蔬菜加工、蘑菇冷藏等企业的基础上,经过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了隆德县西北药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国家扶贫开发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三是安排马铃薯良种补贴任务7.2万亩,对发展马铃薯产业的良种繁育等关键环节给予了重点扶持。四是安排菌草生产任务1700棚,积极发展菌草、小杂粮、中药材等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种植业。
(四)劳动力培训与转移规模不断扩大(www.xing528.com)
2005年,自治区采取了长短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稳定转移:一是继续有选择地对重点贫困村的青壮年农民进行了劳动技能的常识性培训;二是针对南部山区大量初、高中毕业生急需得到中长期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的实际,组织实施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长期技能培训工程”试点工作,招收培训了山区初中以上的青年农民579名;三是加快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建设。经过自治区扶贫办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认定固原农校为我区第一家“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在福建省福州、石狮两市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
在劳务输出转移工作中,按照自治区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根据输出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输出措施:一是对出远门有困难的人员,组织他们参与枸杞采摘和区内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组织一些缺乏技能,愿意出外务工的人员到新疆、内蒙古等地从事棉花、番茄采摘或到建筑工地务工;三是对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务工人员,我们充分利用东西对口帮扶、社会帮扶等各种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区外输出。2005年,我区南部山区输出劳务人员56.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6亿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收入2959元。
(五)移民吊庄建设协调发展
2005年,自治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移民吊庄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延长了优惠政策,增加了扶持资金。9月26日,自治区政府又召开了全区县外移民吊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移民吊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落实等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大了对吊庄的支持和投入,使移民吊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2005年8月,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第九次联席会议在银川成功召开。福建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亲自率福建省党政代表团一行42人来宁参加会议并参观考察,陈建国书记、马启智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及两省区有关部门、对口市县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国务院扶贫办专门为会议发来了贺电,高度评价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工作。2005年,福建省无偿援助宁夏资金3984.6万元,其中省级财政1800万元,对口帮扶市县2184.6万元,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折合165.5万元。全区各帮扶单位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千方百计为贫困村、贫困户找出路,谋发展,解决了许多贫困村和贫困户急需解决的困难,至2005年年底,为帮扶村投入资金、物资折款共计2333.3万元。铁道部、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等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对口帮扶的原州区、西吉县等帮扶县投资金、供车皮、修塘坝、建学校,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5年共投入帮扶资金3867.8万元。
(七)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一是与伊斯兰国际救助基金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计划在同心实施贫困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在海原实施贫困回族女生救助中心项目。二是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先后启动实施了“母婴120项目”和“天使工程”,为我区22所乡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三是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菌草业发展暨第六届中国菌草技术扶贫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四是组织我区11个市、县(区)的17家企业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2005中国首届扶贫项目经贸洽谈会暨国家重点扶持地区资源开发展览会”,取得了良好效应。
(八)农民培训和基层干部培训不断深入
一是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协合作,组织50名专家、教授深入186个贫困村,举办种养技术等培训班311场,发放培训资料11270册(份),培训农民6.6万人次。二是举办了3期整村推进重点村村支书(主任)培训班和4期乡(镇)干部培训班,共培训乡镇干部和村支书(主任)541人,特别是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一起举办的村支书(主任)培训,创造了两个“第一次”,即第一次让村干部直接到省一级党校接受培训,第一次让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和村干部面对面地座谈,解答或解决“村官”提出的问题。
三、扶贫移民的效益评估
宁夏移民投资效益显著,成本低。据自治区农建委统计,平均迁移1人并稳定解决其温饱,国家只需投资350.43元,而世界银行调查表明的国外移民费用平均每人1万美元。宁夏扶贫移民有效地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减缓了贫困山区自然条件的进一步恶化,稳定地解决了山区搬迁群众的温饱。经过20年的尝试,宁夏移民的扶贫效果同时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突出
移民首先实现了那些不适宜人类生活地区的群众数辈人寻找另一方水土的梦想,从而增强了社会的安定、民族团结。其次移民促进了山川、城乡交流,为地区间农民的横向联系和经济协作拓宽了道路,把荒废的资源开发成生产基地,把潜在的劳动对象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生产力得以合理组合。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移民区吸纳和解决了1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存问题,相应缓解了原贫困地区政府的救助压力。另外,由于迁移农户退出了近30万亩山地,同时又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创造了宽松环境。自1983年开始,在宁夏境内,实施县外移民区有12处,大部分移民都是迁自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户。他们到了新的移民区定居后,经过努力,大部分农户生活日渐富余,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成为当地的“暴发户”,如中宁县的马家梁乡,全乡有1224户,其中家庭资产拥有3万~5万元的贩运户就占到5%,部分移民区还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等乡村企业。扶贫移民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
(二)生态效益显著
移民区的开发建设等于再造了若干个小区域的河套灌区,在一定程度上其经济效益也是极为显著的。截至2005年,12个移民区的共同特点是各自营造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良好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的发展,首先是构建了以生态林、生态农业为优势种群的植物群落,并形成以人为本的生物圈,改造和提高了自然社会生态景观。其次,在一定地域内充分发挥着对农业生产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梯级利用、多层利用以及综合利用的保障性作用。最后,在一定县市及至一个地区的区域范围,发挥着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
(三)经济效益良好
一是投资效果好,一省(省投资)、二快(建设速度快、移民搬迁快)、三稳定(搬迁移民稳定,解决温饱稳定、脱贫致富稳定)。二是把低收入贫困农民从社会负担转变为国土资源开发、勤劳致富的积极力量,移民群众在吊庄安家、种地,比较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各吊庄都有数量不等的群众把余粮送回原籍,帮亲济邻,稳定了原迁出地群众情绪,减轻了国家负担。三是使已建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效益,为川区新灌区开发建设创造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据农调队2003年对中宁县大战场乡调查,用常规方法计算,纯种小麦和小麦套种玉米、黄豆,分别亩均获得利润在157、288、109元;4年里的枸杞生产利润达2550元;一亩地种草养畜的利润分别为:小尾寒羊3180元、牛2100元、奶牛2850元。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西台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0元。发展较差的狼皮子梁乡,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农户也占到60%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