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改革开放的起步的介绍

宁夏改革开放的起步的介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此后宁夏开始了以调整为中心的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工作。

宁夏改革开放的起步的介绍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全区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长期以来“左”的指导思想,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为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搞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1979年6月,自治区党委召开会议,就国民经济调整作出部署。此后宁夏开始了以调整为中心的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工作。

(一)调整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

文化大革命”十年,宁夏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失调。农业内部、工业内部结构、轻重工业比例等严重失调,基本建设战线过长,盲目建设多,投资效果差。重视生产性投资,科教文卫等投资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自治区在对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中,首先集中主要精力抓农业。一方面,着重抓引黄灌区各市县以稳产高产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灾害频发、生态破坏严重、群众生活贫困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改变“以粮为纲”的经营方针,在种草种树、兴牧促农中,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争取尽快改变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的状态,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建设步伐。1979年7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制定了《1979~1985年全区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计划(草案)》,农业调整工作逐步展开。这次调整对南部山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农业基本建设上,把林业、牧业的建设放在首位,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肥料是农业的粮食,发展畜牧业可以为农业提供大量肥料。因此,造林是一项根本的农业基本建设。第二,在经济结构上,改变了山区只种粮食的单一经营。固原地区有3300多万亩土地,其中耕地约占23%,宜林地占41%,宜牧地占25%,有较好的农林牧结合条件。多年来由于单一抓粮食,不仅粮食没有搞上去,而且2200多万亩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坡也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第三,在耕作制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少种多产,有利于打破恶性循环。这个政策的实行,一方面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逐步实现精耕细作,来提高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大力种草种树,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逐步退耕还林,以林促水,以草促牧,以牧促农。通过农业调整,1980年,全区粮食生产首次突破12亿公斤,油料、甜菜分别较1978年增长40.1%和184.1%,大牲畜、羊只年末存栏数分别较1978年增加7.2%和8.9%。农业内部比例失调的状况有所改善。

初步调整了工业内部结构。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根据市场需要,按照“六个优先”的原则,重点扶持轻工业发展,压缩了某些质次价高缺乏竞争能力的长线企业,关停了几十个质量差、消耗高、产品无销路、长期亏损的企业,1979年关停32个、并转4个,1980年关停32个。1981年8月,设计能力为精纺5000锭、年产120万米呢绒的宁夏第二毛纺织厂投料试车成功。1982~1983年大武口电厂、太西洗煤厂、银川涤纶厂等一批企业动工兴建。在商业体制上,实行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开放式流通体制,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组成的社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体系,商业真正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经过3年的调整,全区轻重工业不协调的状况有所改善。1982年与1980年相比,轻工业产值由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8.5%上升为19.9%,重工业产值由50.0%下降为45.5%。这期间,压缩了基本建设项目,压缩投资2.2亿元,初步改变了战线长、项目多、效益差的局面。提高科教文卫事业、社会福利投资和城市公用事业投资比重,使其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3%和2.4%,提高到1980年的11.2%和6.3%。

在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方面,1981年后由于提高部分职工工资,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安排了一批同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城镇居民住宅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安置部分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尤其是增加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投资,使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率从1980年的30.7%下降到1982年的26.0%,从而使城乡居民初步得到经济调整带来的实惠。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提出了包括建立生产责任制等25项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政策措施,揭开了宁夏农村改革的序幕。

在宁夏最贫困的南部山区,早在1978年10月,海原县的西安、郑旗两个公社开展在生产队划分作业组的试点,即在坚持对生产计划管理实行劳动定额、经济核算、产品分配、农业机械、林业和羊只“五统一”的前提下,在生产队内划分若干作业组或专业组,实行劳力、土地、牲畜、农具四固定,包产、包工、包费用,超产受奖、无故减产受罚的生产责任制。1979年年底,海原县有50.2%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制度。1980年春节前后,固原县张易公社在县委领导的支持下,全社13个生产大队、149个生产队中,除1个生产队外,全部实行了“定产到田、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开创了宁夏包产到户的先声,受到农民欢迎和拥护。该县1980年粮食产量达到730万公斤,油料产量达到33.5万公斤,分别比1979年增产59%和139%,首次超额完成了粮油征购任务,对全区队社影响很大。到1980年夏秋,固原县的8个公社62个生产队推广这一经验,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达到全县生产队总数的6.2%。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在南部山区各县逐步推广。

在引黄灌区,贺兰县是推行农村生产责任制较早的县。1979年,贺兰县四十里店公社搞了经济作物包产到户、联产奖励,金山公社搞了羊只包养到户责任制,有些公社还推行了田间管理联产到劳责任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80年,全县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粮食总产量达到7241万公斤,较大丰收的1978年增长4.4%。在固原县和贺兰县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经验的影响和推动下,1980~1981年,宁夏山川农村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到1981年上半年,在全区1.81万个生产队中,建立各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达到99%。其中,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占52.5%,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占4.2%,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占10.1%,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占25.6%,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占5.8%。南部山区多数社队实行了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黄灌区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也达10%。广大农民的实践突破了自治区1980年11月作出的“引黄灌区原则上不要搞包产到户”等政策规定。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转下达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在全国农村改革大形势的推动下,宁夏农村生产责任制有了进一步发展,99%以上的生产队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1月,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关于进一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问题。3月,自治区作出《关于进一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要稳定下来。这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区普遍推行并得到确立,也标志着调整和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大规模变动基本结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是继土改之后农民的第二次解放,对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村经济繁荣,起到巨大作用。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79年,国务院陆续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关于改革国营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文件,自治区也陆续颁布了5个关于企业扩权等方面的规定,并在银川橡胶厂、西北煤机总厂、银川通用机械厂、银川电表厂、灵武绒线厂、青铜峡造纸厂、青铜峡水泥厂、宁夏电力等8个企业单位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将这些企业以往按工资总额提取企业基金的办法,转变为按比例实行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的办法。1980年,自治区决定在大河机床厂、银川毛纺厂试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办法,扩大企业在计划、销售方面的自主权。1981年,吴忠县在各小化肥厂和部分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盈亏包干、减亏超盈分成、亏损不补的试点。是年7月,自治区决定二轻系统的179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将原来由各市县主管部门按地区统负盈亏办法,逐步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到1981年年底,全区实行盈亏包干、超利润分成、减亏分成或留用形式的国营企业增加到245个,都取得了较好成效。1983年2月,银川市新华百货商店等5家大商店开始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3月,银川市24个国营工业企业也开始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从此揭开了宁夏国营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进行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上,1980年全面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不变”的财政体制,初步克服了原有统收统支旧框框的弊端,使各市县通过定额补贴、分灶吃饭,在扩大地方财权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大于支的银川、石嘴山两市在“总额分成”中获得了更多的财权。价格管理体制上,1979年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并相应提高肉、禽、蛋、菜等8种副食品销售价格,以及煤炭生铁焦炭等基础工业产品销售价格,1980年以后又将三类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全部放开。1984年以后的价格改革,调放结合,重点转向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一系列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迈开步伐,为宁夏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

(四)教育科技事业恢复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事业发展。1979年10月,自治区党委在银川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实现“四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为此,要根据全区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教育事业规划的要求,在全区建立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并办好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各种业余教育。会议提出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加大对教育尤其是山区教育的投入,通过提高山区教师补助标准和开办寄宿制回民中小学等,稳定山区教师队伍,提高山区教学质量。1983年,全区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生5083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639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0.63万人,小学在校生57.52万人。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宁夏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夏科学技术事业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工作,把被耽搁的时间补回来。1980~1982年,全区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40多项,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年底,取得了自治区级科研成果600项左右,其中约300项获得自治区颁发的科技成果进步奖。

精神文明建设。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为转变党风、干部工作作风社会风气,全区相继开展了“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1982年6月16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在银川举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有关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文件,大会通过了全体代表向全区各族人民和宁夏军区、驻宁部队全体指战员的《倡议书》。《宁夏日报》于20日配发了题为《确立“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指导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社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对于全区广大的回汉人民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是1983~199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引下,宁夏为实现新时期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努力。随着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的召开,宁夏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83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自治区党委领导全区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制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0月,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银川举行,会议贯彻中共十二大精神,提出到2000年,全区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奋斗目标的初步设想,并制定了完成奋斗目标的6项措施:第一,把发展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第二,处理好川区建设和山区建设的关系;第三,挖掘现有工业企业潜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第四,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第五,把科技、教育真正作为战略重点来抓;第六,切实控制人口增长。

1983年5月20日~29日,自治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提出在“六五”计划期间,要进一步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会议决定,为了帮助南部山区人民早日摆脱贫困,决定组织山区一些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生活困难社队的群众,自愿到宁夏北部平原开发荒地。21日至24日,自治区政府召开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指挥部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对“三西”地区农业建设的指示,落实西海固地区7县1983年农业建设项目,并对编制近期和长期建设规划问题进行了讨论和部署。7月17日~22日,自治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世纪末力争全区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从1981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87亿元,并提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要分两步走:前10年着重挖掘和发挥现有生产能力,集中力量搞好重点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创造条件,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后10年进一步发挥现有企业和新建重点项目的作用,实现经济振兴。同时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今后5年实现财政经济状况、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把宁夏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繁荣富裕、文化发达、文明民主的回族自治区。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开展,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二)农村改革深入开展(www.xing528.com)

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对农村组织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从1983年4月开始,先在中卫县及其他9个县共48个农村人民公社进行政社分设工作的试点,随后全面推开。到1984年年底,全区取消人民公社,实行乡建制的工作全部结束。全区共建立了264个乡、20个镇的人民政府,取消生产大队后建立了2421个村民委员会,由生产队改设的村民小组成为农村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基层组织。在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方面,1985年元旦,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随后召开的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确定把农村生产转向商品经济轨道。“七五”计划期间,宁夏开始实行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中心,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和市场议购相结合的制度,逐步降低了合同定购的比重,扩大了市场议购的范围。在1986~1990年的5年,宁夏粮食系统合同定购粮食分别达22021万公斤、18234万公斤、18517万公斤、20457万公斤和20430万公斤,同期国家议价收购的粮食分别为8191万公斤、5001万公斤、11652万公斤、10665万公斤和3437万公斤。1986~1990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1990年与1985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2.02亿元增加到24.69亿元,农、林、牧、渔比重由1985年的73.77∶6.66∶19.07∶0.5,变化为1990年的70.92∶5.35∶21.87∶1.86,牧业和渔业所占比重提高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商品生产转化,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1983年,全区乡镇企业开始出现发展的势头。1984年以后,自治区和各地市县进一步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把发展乡镇企业当作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从自治区到各地市县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和管理。1984 年7月召开的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强调在发展方向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立足于就地取材,并在政策上进一步放宽搞活,极大地促进了全区乡镇企业的发展。1990年同1985年相比,乡镇企业由67379个增加到81611个,总产值由6.03亿元增长到13.79亿元,企业总收入、上缴国家税金、实现纯利润和年末固定资产,分别由6.09亿元、0.26亿元、0.84亿元和2.76亿元,增长到14.15亿元、0.59亿元、1.34亿元和7.97亿元。198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23.2万人,比1985年增长了25%。乡镇企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了就业门路,大批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更新农民观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三西”农业建设与扶贫开发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甘肃省的河西、定西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简称“三西”)一并列入国家“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计划进行农业建设与扶贫开发。从1983年起,国家每年拨出2亿元资金(其中拨给宁夏西海固地区3400万元),用10~2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集中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从1983年起,自治区及各地市县相应成立了农业建设指挥部,负责“三西”建设的领导、组织和政策的实施。“三西”建设是我国政府实施的第一个区域性反贫困计划。它打破了我国延续多年的行政区划界限,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对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治理,也是唯一建设资金完全由中央财政拨款,以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反贫困计划。第一个计划期为10年,分三个阶段,宁夏的阶段目标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1983~1985年)为“三年停止破坏”。主要是针对当时生态破坏极为严重且还在继续加重的情况下,从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生态条件入手,大规模种草种树和进行能源建设。到1985年年底,人工造林274万亩,封山育林75万亩,草场补播62.17万亩。农村能源建设省柴灶27万台,沼气池373个,太阳能灶880个,风力发电机141台。同时加强了对林草的管护和科研,三年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农业人均有粮达到214.3公斤。

第二阶段(1986~1990年)为“五年解决温饱”。目标是在前3年治理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实现绝大多数农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坚持的方针是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有基本农田建设、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林草建设、农电建设等。这一时期还加强了对农民的智力培训、农村支柱产业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到1990年年底基本完成预定任务,表现在:一是大规模破坏植被的现象基本停止,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了基本条件。全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82年的1.44%,提高到1990年的5.1%。二是农村商品经济有了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粮、油、肉类及大牲畜存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三是通过培训,干部和群众有了商品经济观念,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四是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民由1982年的70%下降到1990年的9.29%。

第三阶段(1991~1992年)是“两年巩固提高阶段”,目标是巩固前8年已有成绩,全面完成党和国家确定的10年工作任务。

经过10年开发建设,到1992年,南部山区8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产值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乡镇企业产值增长17.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126.6元,增加到1992年的355.8元,增长1.8倍;人均占有粮食达到218公斤。10年间,贫困人口下降近6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6个百分点。10年“三西”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由于“三西”地区基础薄弱,其困难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前10年建设为以后扶贫开发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探索出路子。

(四)吊庄与新灌区开发

吊庄是宁夏为解决南部山区群众贫困问题而将南部山区特困地区农民搬迁到引(扬)黄灌区集中进行开发生产,达到脱贫致富的一种移民形式,是宁夏“三西”建设中根据实际探寻脱贫之路的重大创举。

宁夏南部山区干旱缺水,而川区处于河套的冲积平原,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修建的同心、固海扬水工程,使宁夏水利灌溉面积扩大,引黄、扬黄灌区宜垦荒地达200多万亩,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为移民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1983年,自治区政府决定在引黄灌区划出大片土地,给山区县开发种植,安置搬迁贫困农民。首批县外吊庄基地3处,选址在平罗县潮湖、永宁县芦草洼和中宁县打战场,从隆德、泾源、固原迁移特困人口8万至此,开发土地20万亩。1984年4月,自治区政府批准下发《吊庄移民生产基地建设的暂行管理办法》。8月,国家“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听取了宁夏吊庄移民工作汇报,对宁夏吊庄移民给予了充分肯定。1985年起,吊庄移民工程在宁夏山川全面大规模地展开。从空间距离划分,宁夏吊庄分三种。第一种是县内吊庄。不出县境,在本县扬黄灌区有灌溉条件和宽裕土地的地方建立吊庄移民基地。最早从1980年起,同心县扬黄工程通水即开始移民。1982年,固海扬黄扶贫工程的固原、海原两地也开展移民吊庄建设。1980年,相继建成同心县河东乡、河西乡,海原县兴隆乡、高崖乡、李旺乡,固原市七营乡等6处县内移民吊庄基地,规划面积29.1万亩,搬迁安置耕地面积10.5万亩。1995年人均产粮582公斤,造林3.23万亩,人均收入400元。第二种是县外吊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宁夏平原灌区或扬黄灌区无偿划拨一片荒地,由迁出县负责开发,搬迁安置贫困农民的一种移民形式,也是宁夏移民吊庄的主要形式。已经建成的吊庄移民区有固原市在中宁县的大战场、彭阳县在中宁县的马家梁、泾源县在永宁县的芦草洼、隆德县在平罗县的潮湖、海原县在陶乐县的月牙湖(2004年2月陶乐县撤销,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盐池县在灵武县的狼皮子梁。1990年,自治区又批准西吉县在青铜峡市玉泉营、海原县在贺兰县梁台子建立起两个新吊庄。到1995年,县外吊庄总规模达到28.64万亩,搬迁10余万人,人均收入500余元。第三种是县外插户吊庄。经自治区统一安排,在迁入县人少地多的地方安插贫困地区农民的移民吊庄。国家给每个移民补助400元,由迁入县划给移民人均2亩已开发耕地,每户建房2间,迁出县在两年内保证使搬迁户生产生活基本就绪后,移交迁入县管理。有西吉县迁往中卫县南山台子,海原县迁往陶乐三棵柳、五堆子,彭阳县迁往中宁县长山头,盐池县迁往青铜峡市甘城子等5处县外插户移民吊庄,到1995年共安置群众7000余人,开发耕地1.78万亩,人均收入300余元,移民生活已接近或达到当地水平。

自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宁夏在引黄、扬黄灌区创办吊庄移民基地20余处,开发土地60余万亩,移民近30万人,移民中80%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水平。在已开垦的荒地上,基本兴建了配套的水利灌溉设施,架设了农电线路,成立了行政管理机构,具备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从生态效益方面来看,通过移民减轻了迁出地人口对生态的压力,为恢复生态和水土保持提供了契机,为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迁入地黄灌区来说,通过移民的人力资源与该区水土资源的结合,有效地治理了荒漠化、盐碱化的土地,使不毛之地变成米粮川,荒无人烟之地变成新型村落,并使边缘荒漠地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理。移民吊庄从根本上解决了宁夏南部山区一部分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五)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决定》虽然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还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使得改革目标的市场取向进一步明确。十二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序幕。10月24日,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指出在中央《决定》的指导下,宁夏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从企业试行利润留成、包干试点、简政放权,开始向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发展横向经济联系、逐步建立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体制方向发展。11月5日至11日,自治区党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对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在计划、财政、价格、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等方面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政府对经济的计划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缩小了指令性计划,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除了对农业生产全部实行指导性计划外,其他方面大幅度减少了国家计划直接管理的范围。1985年以后,自治区统配物资从256种减少到26种,统管商品从188种减少到22种,由自治区掌握产销衔接和产品定价的工业产品从200种减少到90种,计划收购农副产品从14种减少到5种。从1985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新体制在明确市县级财政收支范围的基础上,规定市县固定收入大于支出的,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定五年”的办法;市县固定收入小于支出的,不足部分由自治区定额补助,一定五年且每年递增10%;银川、石嘴山两市实行“总额分成”办法,其分成比例分别为49.1%和66.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流动资金由无偿使用改为主要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因生产社会急需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而资金紧缺的企业,实行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办法予以调节。在执行国家统一税法的前提下,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些关于税收减免等实施国家税法的补充规定及地方性法规,并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横向联合、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南部山区,而在税种税率上采取了一些变通及优惠办法。对价格体系进行了分阶段的调整和改革。对农村蔬菜、生猪的收购,以及城市肉、蛋、水产等主要副食品销售的价格全部放开,取消了农村粮食、油料的统购派购任务,实行按比例价合同定购,且放开了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实行了工业产品计划内国家定价和计划外企业浮动定价的双轨制价格体系。

国有企业改变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生产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到1987年,全区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1990年,全民所有制承包企业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1.2%。全区实行承包制的大中型商业企业,1988~1990年完成商品销售额29.22亿元,实现利润1.17亿元,分别超过合同计划数的26.8%和38.5%,初步理顺了经济关系,工商业生产走上了以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横向经济联系,以中心城市带动县和乡镇发展,鼓励大中型企业向小企业、乡镇企业转让技术、扩散产品,开展不同地区、行业间的产品购销、物资调剂、技术支援等经济技术联系。

(六)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加强同区外省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上海、浙江等东部省市建立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同西北各省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等方面初步打开了局面。1984年6月20日,自治区政府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自治区主席黑伯理宣布了7项优惠政策,欢迎外商对宁夏首批67个项目投资合作。同年9月,首届宁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银川举行,有13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92家公司代表参会,这次会议为宁夏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1985年4月15日至5月25日,自治区主席黑伯理率宁夏穆斯林友好访问团,对巴基斯坦、埃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进行访问,受到当地人民和政府的欢迎。1985年9月,宁夏伊斯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银川召开,会上签订合同20项,投资成交总额1985万美元。1986 年8月,首次在香港举办出口商品展览会,产生较大反响。1988年6月,自治区组织178种出口商品在阿联酋沙迦市举行的第十二届海湾国际博览会上展出,收到很好的效果。

(七)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87年12月,自治区党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以党的十三大精神为指导联系实际分析区情,认为宁夏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因此,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的社会发展战略,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扬长避短,奋发图强。“宁夏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的判断,抓住了宁夏区情的根本,对指导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三大后,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领导干部对事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深化对区情和发展战略的认识。1988年6月,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从宁夏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宁夏区情,提出要“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情况的现代化建设的路子”。这次党代会还提出了今后5年宁夏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提出今后5年宁夏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继续推行以企业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济责任制,改善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以价格改革、工资改革为重点,有步骤地推行各种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发展;在党的建设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增强党的活力,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党代会后,全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新发展。农业上,各地从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实施科技兴农等方面加强农业,农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步伐加快。1987~1990年,自治区政府、自治区体制改革委员会先后出台和发出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规定》《关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新一轮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定和办法,新一轮企业承包工作起步。政治体制改革也在进行。按照“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要求,在实行党政分开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下放权力、加强法制建设和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八)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

1984~1988年,我国工农业经济加速发展,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物价波动,重复建设,通货膨胀加剧,导致经济秩序混乱。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10月,自治区党委六届二中全会传达了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作为1989~1990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坚决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之后全区治理整顿经济全面展开。成立了自治区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对党政机关办的各种公司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清理1986年下半年以后各厅局、委办和群众团体等部门兴办的公司,着手解决政企不分、官商不分、转手倒卖、牟取暴利等问题,公布了一批经济违法案件。对倒卖国家重要物资、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进行了处理。采取措施稳定市场。1988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政组织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关于作好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若干重要决定,严肃物价纪律,加强信贷管理和现金管理,做好农副产品收购工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大力整顿市场秩序,搞好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同时,自治区政府制定和开始实施化肥、农药、农膜专营办法,对城镇居民和政策性亏损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1990年1月12日至14日,自治区党委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研究制定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讨论修改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的意见(讨论稿)》。22日,自治区党委发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的意见》指出,宁夏治理整顿任务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用3年或者更长时间,努力控制社会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强化宏观调控,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整顿经济秩序,逐步减少通货膨胀,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根据这一部署,1990年,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局面。

首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在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的情况下,使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矛盾趋于缓和。宁夏从1989年10月起,物价涨幅降到10%以下,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由上年的17.8%降为4.2%。其次,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1990年,宁夏农林牧渔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投资分别达到11395万元、43350万元和22874万元,较1985年分别增长156.5%、248.9%和209.3%。而同期的制造业投资则为44658万元,下降了0.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缩但效果大大提高,新开工项目和投产项目交付使用率由71.5%提高到91.2%,达到较高水平。最后,国民经济在保持一定增长中内部结构显著改善。国内生产总值1989年和1990年分别较上年增长7.7%和3.7%,粮食生产1987年后连续获得丰收,1989年和1990年分别达到176536万公斤和191703万公斤,较上年分别增长7.1%和8.6%,国民经济内部结构的不平衡状态得到改善。另外,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在迅速控制严重通货膨胀的困难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新走上了健康轨道。各项改革在治理整顿中有所深化,迈出了较大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