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固原地区的革命活动
一、中共甘肃工委领导下的固原地区的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固原地区党组织始终坚持斗争。1937年7月,由于中共陕甘宁省委撤销,固北县委隶属庆环分区党委领导。1937年10月,为适应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需要,根据环庆分区党委指示,固北县改县、区、乡苏维埃政府为抗日民主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选举,阎志尊被选为固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38年4月,环庆分区党委决定撤销固北县委和县政府。固北县辖区分别与环县、固原县合并。中共固北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在其存在的1年9个月中,领导所属区、乡抗敌后援会和人民群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1937年7月,中共陇东特委决定将中共固原工委改为中共固原县委。1937年10月,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势发展,便于开展统战区的工作,政权组织一律改称抗敌后援会。1938年4月,固北县建制撤销,将其所属的二龙山、草庙两个统战区下属的8个乡级抗敌后援会移交中共固原县委领导。年底,又将二龙山区和草庙区合并为草庙区,下辖6个党支部。中共固原县委领导区、乡各级党组织和抗敌后援会,大力开展统战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冬到1940年春,国民党固原县军政当局制造了一系列反共事件,中共二龙山区委和中共草庙区委所属的6个党支部遭到破坏,区、乡抗敌后援会组织全体解体。中共固原县委领导战区人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将已暴露身份的党员干部撤入边区,将红河、麻子沟圈、陈坪、石家沟口、峁家堡子、堡子崾岘6个未暴露的地下党组织和党员隐秘起来,交由中共平东工委领导。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直到固原解放。1940年春,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设置5道防线,企图彻底封锁边区,限制共产党的一切活动。由于国民党的干扰、破坏,无法继续坚持工作,1940年5月,固原县委撤销。
中共固原县委撤销后,固原地区党组织的工作交由新成立的中共平东工委直接领导。平东工委初成立时,由原中共固原县委、新区工委、回民工委以及镇原县管辖的南三镇等党的地下组织组成。中共平东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单干隐蔽,积蓄力量,长期埋伏,等待时机,工作方式是单线联系,异地领导,重点在集镇发展一些能发挥作用的共产党员,在农村一般不发展共产党员,隶属关系上谁发展归谁领导。1942年,平东工委书记吴思鸿调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严克伦接任书记。1943年1月,严克伦调延安参加整风,李不接任书记,李义祥、李子英为委员,这一届工委一直工作到1946年。
工委向所辖各地区派特派员负责该地区党的工作,固原特派员艾青山在平东工委成立之前的1940年3月,已由回民工委派往固原。艾青山化名马德富,以卖布为名开展地下工作,人称“马布客”。平东工委在固原地区还设立了几个接待站,负责边区地下工作人员往来的食宿和安全。平东工委以三岔为基础,开展了民族统战工作,对三岔地区的50多户回民,在经济上通过边区政府和群众拿出一部分钱粮,帮助难民安家立业,并在三岔地区成立了回民自治乡人民政府。党的民族政策深深打动了回族群众的心,他们对共产党和八路军十分爱戴和拥护。组织经过充分了解和考验后,在回族群众中发展了一批党员,把他们派往回民地区工作。他们通过民族、宗教关系,利用人地两熟的优势,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党的民族统战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共红河党支部是1936年6月红军西征中在红河乡建立的抗敌后援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固原地区党组织中坚持时间最长、工作成绩显著的支部。王兆鸿担任支部书记。在白色恐怖下,红河党支部坚持秘密工作,历时11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考验。党员人数由成立时的3个党小组15名共产党员,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5个党小组52名党员,遍及红河乡的所有村庄。红河党支部十分注意加强组织纪律,要求党员不准喝酒、不准存财、不准撒谎、不准泄露党的机密。在斗争中,红河党支部搜集情报,散发传单;掩护和护送党员和八路军干部;组织群众抗捐、抗粮、抗丁;打击作恶多端的乡保长。(www.xing528.com)
二、海固回民起义与回民抗日骑兵团
1939年1月至1941年6月,聚居在甘肃省海原县、固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海原、固原县)的回族和部分汉族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革命主张的影响下,为反抗国民党政府的残暴统治,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先后在具有爱国思想的回族青年马国瑞、马国、马英贵、马喜春、马思义等人领导下,接连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从海原县的白崖、固原县的沙沟(今均属西吉县)和上店子一带发动,波及今甘肃、宁夏的隆德、静宁、会宁、化平(今泾源)、张家川、庄浪、华亭、秦安等8县回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历时100多天,参加暴动的农民最多时达2万多人。起义者主要用大刀、长矛、斧头做武器,前赴后继,同国民党正规军、地方武装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共消灭2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1000余支(挺)。起义最终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围剿和政治诱骗下失败了,但它用献血谱写了回族群众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谋求解放的革命精神,它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促进了回族人民的新觉悟,推动了甘肃、宁夏地区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海固三次回民武装起义,虽然是回族宗教界人士和回族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因不堪忍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而自发组织的以反蒋抗日为主要目标的斗争,但与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的政治影响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海固地处六盘山地区,是红军长征途径、西征转战和红军长征会师的地方,且与陕甘宁边区相毗邻。红军在这里播下的革命火种,使得海固地区的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41年6月9日,海固第三次回民起义失败后,马思义、马国等带领余部230多人,日夜兼程,10日傍晚到达陕甘宁边区的环县庙儿掌,寻访八路军部队,受到了热情欢迎和接待。不久,党中央派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司令员肖劲光从延安专程来柳沟看望他们,并赠送了“浩气长存”的锦旗,表达了对海固起义的高度评价和对死难者的深切悼念。7月,党中央安排马思义、马智宽等去延安参观访问。7月下旬的一天,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在边区礼堂接见了马思义、马智宽。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海固地区回民三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你们应该记住这个教训,今后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斗争,共产党一定帮助回族人民得到解放,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不久,中共中央将这支义军命名为“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回民抗日骑兵团”,驻扎陇东,任命马思义为团长,派回族干部杨静仁、马克分别担任部队政治教员和文化教员。
新组建的回民抗日骑兵团,干部战士的出身、经历与思想状况都比较复杂,多数人愿意来边区是因为希望八路军帮助他们打国民党,报仇雪恨,后来听领导讲,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不能打国民党,于是大失所望,加之思念家人,受不了革命军队的纪律约束和清苦,又受坏人挑拨,很多人要离开革命队伍回海固家乡。组织上得悉这一情况后,劝阻他们不要回去,但回民骑兵团大多数人执意要回海固看望家人。在此情形下,中共陇东地委提出在区里成立一个留守处。党组织提供路费,并一直将他们送出边区。当他们回到白崖、沙沟等地后,耳闻目睹的是一片触目惊心的惨状,并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打击。马思义悔恨不迭,率余部30多人返回边区。受挫回来,大家既伤心又惭愧,觉得无颜见首长。但陇东党组织和军分区仍然满腔热情地欢迎他们,帮助他们打消思想顾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党组织的帮助和教育下,回民抗日骑兵团的干部战士们真正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扎根边区,努力学习,提高觉悟,加强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为死难者报仇。
杨静仁、马克等同志带着党的重托,一面给战士讲授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知识,党的民族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政治课;一面教战士读书识字,学习文化,开展文体活动。党组织还从各地派11位回族干部、党员到回民抗日骑兵团言传身教。不久,整个部队呈现出一派革命生机。在大生产运动中,回民抗日骑兵团开荒种地2000多亩,实现了粮、油、菜、肉、马匹草料自给,并实现了“耕三余一”的要求,战士们自己纺纱织布、挖窑洞、盖房子,解决了食宿问题,抽出骡子跑运输,增加收入,补充给养。三八五旅宣传队,把该团在大生产运动中的先进事迹编成文艺节目,广为宣传。马思义从抗大毕业后,于1946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团里先后发展了6名共产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回民抗日骑兵团的大多数指战员已经由仅有反抗意识、复仇思想的贫苦农民成长为一批共产党领导的、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战士。
这支回族武装力量,在解放战争中,与兄弟部队一起,为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而英勇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甘肃军区回民骑兵团”,他们在密切共产党和回族群众的关系,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捍卫人民政权、保卫民主改革、进行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1953年8月,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回民抗日骑兵团骨干为基础,组建成西海固军分区,回骑团建制撤销,部分干部充实到各县人民武装部,部分干部、战士转业到地方,加强民族地区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