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飞天情结
飞天梦、太空梦是一个古老而浪漫的中国梦。
早在远古时代,华夏祖先在为生存而劳作、奋斗的同时,就产生了离开大地、飞翔天宇的幻想。他们一方面用科学方法测量天体运行,制成了《黄帝历》《夏历》《太初历》等一百多种历法;另一方面因为无法知道天空的奥秘,就通过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以及许多文人墨客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反映着古代人们登月、飞天的美好幻想。
古代先民们生活、劳作的环境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们并未被原始的生产状态所局限。他们渴望离开大地的束缚,到无限广阔的天空中遨游。在古代思想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描绘太空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知道天是“其远而无所至极”,所以他玄想有一条大鱼(鲲)变为大鸟(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可以高飞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而抵达“天池”。这虽然是寓言,但也是他对太空的一种想象。文学家屈原曾说:“登九天兮抚彗星”,“援北斗兮酌桂浆”,特别是《天问》,对于宇宙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说:“斡维焉系,天极焉加?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天何所杳,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何阖而晦,何开而明?……”他对于日月星辰的安排、岁时昼夜的运转、天体各星座和地球的关系,都提出很具体的疑问。这些疑问没有人能够解答,因此他只能把遨游太空作为幻想,作为梦游。他说:“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又说:“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反映了他们对太空的向往。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天、对于宇宙,虽然想知道它,了解它,但始终无法知道。《易经》就说:“天险不可升”;汉朝人赵君卿作《周髀算经》以圆规率测天的时候,也引周公的话:“夫天不可阶而升也。”诗人李白曾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辛弃疾的“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常常把苍天、宇宙描绘成“太虚幻境”,同时也反映了古人欲探索茫茫宇宙空间奥秘的心理。人们渴望飞天的同时,又把宇宙虚构成许多故事或传说。这些神话色彩的故事,尽管内容不同,而向往窥探宇宙奥秘的愿望却是一样。古籍中这类记载很多。如晋朝王嘉的《拾遗记》说:“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槎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槎,亦谓挂星槎。”这便是乘槎泛天河故事的起始,也可以说这是古代人们对于宇宙飞船的想象。这种理想主义的幻想,在当时强烈地鼓舞、激励着先民们进行奋斗,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抚慰和愉悦,并且代代传承下来,积淀在文化传统的深层,成为一种激励与愉悦人们的精神力量。
晋人张华《博物志》和宗懔《荆梦岁时记》分别记载天河中有牛郎织女,指的就是银河系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后来演化成为小说,编成戏剧。很显然,这是把天文学上的知识,演变成为民间故事。唐人牛峤的《灵怪集》叙述太原人郭翰遇织女,织女告诉他天上的情形:“人间观之,只见是星,其中自有宫室居处,群仙皆游观焉。”一年后织女与郭翰分离,郭翰寄以诗曰:“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这是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展。虽然是神话,而织女说的“人间观之,只见是星”,已说明古人的想象力。因为无从知道星球上的事物,所以只能以人间的一切来想象。幻想总是美妙的,旧时代的实际生活总是痛苦的,于是人们又把太空作为天府,认为是神仙世界,寄托了种种幻想。
虽然古人不能深切地认识宇宙,但远在公元2世纪的汉朝,张衡就创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这是最早的测天仪器。自从这位杰出的天文历数家制造出测天仪器以后,人们便进一步认识了天体,初步了解了星际的运行。以后又出了许多天文家、历数家,对天文历象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飞天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梦想,只是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数百年间这个梦想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间。明朝时,由于当时国内的兵器工业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火箭”技术的提高,使一个名叫万户的人最终将这个千百年的梦想付诸行动,迈出了人类走向太空的第一步。(www.xing528.com)
万户经过多年的研究,逐渐从军中广泛使用的火箭中得到了灵感,设计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飞龙”火箭,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当时没有宇宙飞船,他就用椅子代替,椅子后面捆绑了47支“飞龙”火箭,借助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太空似乎不再遥远。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想到了着陆问题,手里准备了两个大风筝,这样就可以平稳地降落。这几乎是当时的人们所能想到、所能用到的最先进的优势组合了。虽然最后因火箭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但他的飞天壮举,使他成为世界航天史上的第一人。
以古代火箭为基础,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一步步将飞天的这一情结逐步变成了现实。
二、敦煌艺术中的飞天梦
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因周身散发出奇特的香气,又称香音神。后来被佛教吸纳,列入天龙八部,在佛祖讲经说法时献花散香,载歌载舞,飞翔在佛国的极乐世界中,是自由欢乐的象征。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飞天的形象几乎贯穿我国各地、各个时期的石窟、寺院。以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段,不同绘制时间,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中以敦煌飞天最具有代表性。
敦煌飞天在同类题材中跨越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最集中、数量最多,风格最典型,艺术价值最高,影响也最大。从敦煌建窟伊始,飞天就出现于壁画中,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从未间断。据统计,仅莫高窟的429个洞窟,就有270个绘有飞天图像,共计5400身之多。最大的飞天在130窟大佛殿内,每身约两米之高。最小的飞天只有5~6厘米高。绘制飞天数目最多的石窟是209窟,共有飞天165身,加上敦煌地区的榆林窟、东西千佛洞等,飞天的数目近6000身之多。
敦煌飞天的创作方法是一个“现实—想象—意象—艺术形象”的完整过程。因绘制时代不同,风格迥异,每个洞窟的飞天,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一种风格独特的佛教造型艺术,也是一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其中包含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敦煌飞天,飞动千年。古代画师们用“飞”表示他们的精神解放,用“飞”倾吐他们千百年来被压迫、被屈辱、被歧视的心声。从另一点来讲,他们创作飞天在空中飞翔,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驾驭宇宙空间和对未来、自由、和平的向往、追求,也象征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伟大的飞天理想终于在飞天故乡变成了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