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境内的长城遗迹 | 华夏文明概论

酒泉境内的长城遗迹 | 华夏文明概论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泉境内的汉长城设立了玉门关、阳关和肩水金关等军事关隘,明长城设立了嘉峪关,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长年驻重兵把守。1989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肩水金关周围还有居延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燧等汉代边塞遗址,共同构成了汉代酒泉境内的军事防御体系。

酒泉境内的长城遗迹 | 华夏文明概论

第二节 酒泉境内的长城遗迹

酒泉境内有近千公里的长城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史料。

一、关隘遗迹

历代长城都在险要处设立关隘,驻军把守。关隘周围除关城建筑外,还有一系列辅助建筑,如房屋、粮仓等,供士兵居住、储备粮草和军事用具。关隘往往依水源而设,建在绿洲沙漠交界处。守住水源,就守住了进出必经的通道。进出关隘有人专门查验,以防备奸细和敌人混入,以保边境安全。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设立了玉门关阳关和肩水金关等军事关隘,明长城设立了嘉峪关,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长年驻重兵把守。从地理意义上说,玉门关、阳关、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河西绿洲与库姆塔格沙漠的交界之地,出两关后,便是茫茫库姆塔格沙漠;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两关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西北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从美学意义上说,两关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代表着苍凉与悲壮,离别与友谊,交流与开放。

(一)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蒙古语称“跌烈半斤”,意为方城。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 千米。是西汉玉门都尉的治所,也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

相传古代西域和田等地所产美玉、珠宝,经此关口传入中原,玉门关因此得名。该城建于汉武帝时期。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 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 米,南北宽26.4 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均为3.7 米,东西墙下宽4 米,西北墙下宽4.9 米,开西、北两门。城顶四周有宽1.3 米的走道。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 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玉门关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 里或10 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的房屋遗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关城北坡东西走向的车道直通西域。

1944年,中国考古学家夏鼐、阎文儒等曾在此地北边废墟中掘得汉简数枚,其中有一木简,文字清晰,上有“酒泉玉门都尉……”等字,从出土的简文中断定是当年玉门都尉的公文。由此可知,在西汉敦煌还未建立郡县前,此城已经存在,隶属酒泉郡。1989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门关地势险要,北有沼泽作屏障,南有阳关为侧翼,东有郡城为后援,形成掎角之势,易守难攻,为古丝绸之路锁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二)阳关

阳关,建于汉武帝时期,是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必经的关隘。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 千米外阳关镇境内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阳(南)而得名。《元和郡县图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曰:‘阳关’。”

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拾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 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滩西十四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宽厚相同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应当位于此处。

阳关在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南湖置龙勒县,阳关为治所。魏晋时,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绸之路南道,入阳关返回长安的。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可见当时出入阳关的次数较多。

汉代阳关地势险要,水源充足。附近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据火烧沟文化表明,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 千米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现仍有遗迹保存。

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无数将士曾在这里戍守征战;无数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过关;无数文人骚客面对阳关,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更将阳关名扬四海。

(三)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建于汉武帝时期。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2千米的黑河东岸,距东大湾城7千米,处于额济纳河上游东岸的谷地。是蒙古高原进出河西地区的咽喉门户。肩水金关为汉代烽塞关城,其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如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遗址,现仅有一烽台,台方8米×8 米。肩水金关故址四周是戈壁荒漠,有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有极少耐旱植物生长。在肩水金关周围还有居延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燧等汉代边塞遗址,共同构成了汉代酒泉境内的军事防御体系。

1930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汉简850 枚;1972~1974 年间,由甘肃省文化厅文物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酒泉地区及当地驻军等单位组成了居延考古队,对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汉代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试掘重点是三处不同类别而面积较小的遗址,即北部地区的甲渠候官(今称破城子,发掘代号为EP)、甲渠塞第四燧(EPS4)和南部肩水金关(EJ)。在甲渠候官遗址中共出土木简约7933 枚,遗物881 件。还出土了弓、箭、铜箭头、铁甲、滑车货币、铁制农具以及版画和竹笛等等。据遗址和出土简文分析,候官的创建至迟不会晚于汉武帝末年,昭帝、宣帝时期屯戍活动比较兴盛,曾大量建筑障塞,完全有可能在这个时期就已奠定了现在发现的遗址规模。在肩水金关共得简牍11577枚(其中未编号有1426枚),发掘其他实物1311 件,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启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据分析,肩水金关在行政上属肩水都尉府,是和居延都尉府相连的南北交通要地。肩水金关关门两侧由对峙的6.5米×6 米的长方形夯土墩台,中间开有5 米宽的门道,门道两侧有排立的木柱,说明关门的结构基本上与汉长安城城门的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金关关门西侧的夯土墩台中尚辟有居室和通向门楼的阶梯,这种形制是边塞关门的特点。门内有烽火台,围墙内有居住区、马厩等。

(四)嘉峪关

嘉峪关关城的修筑始于明代初期。《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嘉峪关,在州西七十里,嘉峪山西麓,明初置。”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征西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下河西,认为嘉峪山山下是重要的咽喉之地,于是选“九眼泉”西北坡上,置关首筑土城,并以山名命名为嘉峪关。嘉峪关山下的九眼泉,古称“峪泉活水”,冬夏澄清,碧波不竭,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靖边纪略》上记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当时,嘉峪关土城周长220 丈,高2丈多。弘治六年(1493),关外吐鲁番回鹘部落崛起东进,连破“关西七卫”。警报传至京城,明朝政府大为震惊,一方面决定关闭嘉峪关,调兵遣将充斥西北边塞;一方面决定在弘治七年(1494)增修嘉峪关。弘治八年(1495),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嘉峪关城楼及关城内的设施,次年嘉峪关关城筑成。此后,明政府就以嘉峪关关城为中心,先后修筑西长城和东长城。正德元年(1506),兵备副使李端澄驻节肃州,命承信校尉王镇依据先年修筑关城的样式,修筑了嘉峪关的东西二楼,并添筑角墩6 座、敌台两座,又在城内修建了官厅、夷厂、仓库等建筑。这次工程用时7个多月,到正德二年(1507)二月完工,其势“望之四达,足壮伟观,百里之外,了然在目”。[8]嘉靖十八年(1539),明政府被迫关闭嘉峪关,同时委派大学士翟銮巡边肃州。翟銮到达肃州后,经过多方勘察,发现嘉峪关附近原有长城早已“墙壕淤损”;又以嘉峪关为“河西第一隘口”,遂上书嘉靖皇帝,加固关城及其边墙。得到朝廷批准后,遂与李端澄发起修筑嘉峪关连接南北两翼的“西长城”。后来,为进一步加固关城,明政府不断增筑修葺。

隆庆二年(1568),明朝在嘉峪关设游击将军,驻守官兵千余人。嘉峪关城位于今嘉峪关市以西4 千米处,由内城、外城、瓮城、城壕组成。关城周长733.3米,高11.7 米,面积3.35 万多平方米。关城内有东西二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柔远门”;东西门外有月城围护,城门南开,不与正门径通,使关城更显幽深肃穆。东月城叫“朝宗”,西月城叫“会极”。出西门月城十余米,有一道长方形的重关,巍然耸立与关城并肩。关门西开,是古代出入关内外的必经之门,上题“嘉峪关”三个大字。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

关城墙上建有东、中、西三座城楼,巍然对峙,气势壮观。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内城北侧建有砖铺地面的宽阔斜坡马道,通往城楼。修建关楼时,役工可经此运送材料至墙顶,平时可作守城将士上下的通道。关城的墙顶外沿砌有矩齿形墙垛,并在矩齿中心留一正方形孔洞。这种墙垛造型,除了使它同样具有墙顶护栏功能外,还在增加城墙美观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其御敌功能。当敌人架云梯攻城时,为防墙顶守军反击(投巨石、从凹口刺杀等),一般总是将云梯架在凸齿处,守城将士既可凭借凸齿掩护自己,又可从凸齿中间的小孔设法掀翻敌人的云梯。

关城西有罗城,城的东、南、北三面有围墙。南北连接长城,南有明墙,北有暗壁,沿着起伏的山冈延伸出去。西出关门约百十步,便能见到一座大石碑,碑上刻写着“天下雄关”四个大字。碑下镌刻着五言诗《嘉峪关漫记》共44句,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时任陕甘道御史徐养量的书刻。该书刻字迹秀丽,刻凿精美,对嘉峪关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做了生动的描述:

揽辔酒泉西,纵横千口列。朝旭丽飞旌,凯风口长戟。行行招玉门,迢迢扼沙碛。红泉襟其南,黑水障其北。五月沟草黄,一带石烟白。屹然华夷防,洵自鸿蒙辟。右臂断匈奴,越裳献重译。霜骏宴昆丘,天马来西极。遐略侈前闻,雄图载往册。神祖耀皇威,烈圣扬边烈。迩年争荡除,万里烽尘绝。东疆拓大松,西堠斥邛僰。端拱望垂衣,师边而臣力。远人慕化来,款关无虚夕。爰阅对王庥,舞干有苗格。王者守四夷,天险亦空设。班生掷柔翰,所志在竹帛。执讯俘尉犁,臣服尽姑墨。从兹入版图,五十余属国。穷黩罢轮台,无宁夸汉德。惠中绥万方,文教广四讫。咨诹嗟靡遑,聊为勒良石。(www.xing528.com)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结构严密。无论是设计、修造还是施工、运输,均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的体现。仅以嘉峪关的两座城楼“柔远楼”和“光化楼”的建筑看,这两座城楼修建在9米高的方形平台上,建有高约17米的阁楼,两座阁楼雕梁画栋、威武庄严、遥相对峙,都为三层三檐式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周围都是红漆明柱的回廊。为修建如此高大的城楼,据说肃州兵备道李端澄召集工匠,集思广益,最终采纳了一位老工匠的建议,决定从上而下修建。他们先在楼台之上夯筑五六丈高的大型土台,在土台之上进行施工。最先盖楼顶,然后竖立三楼的立柱。三楼建成后去土依此如法再盖二楼。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将两座雄伟、坚固的高楼建成。这个方法既解决了建筑过程中高空作业的困难,又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设计关城用料时,据说有一个叫易开占的工匠,经过他的缜密计算,提出了一个非常精确的用料计划,在工程结束时,计划中所用的瓦、木、石费用刚好用完,只有城砖多了一块。这块多余的“城砖”被放置在西月城“会极门”的阁楼后的檐台上,人称“定城砖”——其深远用意在于为确保嘉峪关城的安然无恙、屹立千秋

明代修建嘉峪关关城的工程量非常艰巨。据研究粗略估算,光是夯筑关城所需土方就达58650 立方米,所需砖瓦都是从数十里外的地方运来。嘉峪关城内门洞的石基、城墙的地基、城楼的坐基、台阶的石级等都是由巨型石条铺筑而成的。这些石条出自嘉峪关以北十多千米外黑山的磨子沟。据说,工匠们把运送石条的工作选在严冬时节,在磨子沟到嘉峪关之间铺筑一条冰道,以此将石条运到工地。嘉峪关的城墙、阁楼、墩台及无数的垛墙完全使用了青砖包砌,所用的城砖都是从嘉峪关以西二十多千米处烧制成以后,用牛车拉运到关城之下,再由民工一块块背上山坡上的关城。嘉峪关修建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很高。据说当时夯筑城墙用的黄土,为了防止筑成的城墙内的草籽发芽使城墙受到损害,要经过严格筛选后,用火烘焙或在烈日下暴晒。夯筑墙身时,在黄土中掺入棉、麻和灰浆,再掺入糯米汁搅拌以增强黄土的黏结强度。城墙修筑完工后,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验收,一般是在离城墙一定距离之外,向城墙射箭,如箭头射入墙内则为不合格,该段城墙要返工重建。

二、烽燧、障亭遗迹

烽燧,俗称烽堠、烟墩,是长城最基层的哨所。主要是用来观察敌情、监视敌人军事行动的据点。一般较大的叫亭,较小的叫燧。亭燧一般修建在山脊或台地上,为覆斗形高台,底面方形,底面积最大的有70 余平方米,最小的将近10 平方米,高度都在10 米以上。外侧一般没有台阶,戍卒通过绳子脚蹬烽侧上下烽燧。敦煌博物馆调查,敦煌西湖汉长城沿线烽燧建造方法各有不同,一是用黄土夯筑,夯土中插着红柳棍,棍上绕有芦苇结,以加固夯层;二是用一层土坯一层芦苇砌成或是三五层土坯不等夹一层芦苇建成,但所用材料大多是当地的黄土、芦苇、红柳、胡杨等。烽燧台上或台下地面都放置有可以点燃的柴草和用以悬挂的草布蓬,只要某一烽台上点燃柴火或举起草布蓬,其他烽台相继点燃烽火或举起草布蓬,便迅速将消息传递到指挥部甚至长安报警。

障是汉代长城内外建造的一些中小型的城,是长城一段防线的守卫中心,驻有士卒守卫。《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曰:“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由此可知,城障实际上就是建筑在地势险要或位置重要之处的,驻有戍卒守卫的立体式防守中心。障一般建在长城的内侧,也有少数建在长城外侧。金塔县天仓乡北面黑河东岸戈壁滩发现的地湾城遗址,就是一座汉代城障。该城平面方形,每边长约22.5米,墙厚5 米,残高8.4 米。北垣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洞。障东北角有高约1 米的小屋。障外有3 道坞壁。根据1930 年在此遗址出土的汉简上的文字判断,此处是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的城障。金塔县鼎新镇西北的A49 号遗址,可能是酒泉东部都尉的汉所东部障。该障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78 米,夯土筑,夹压芦苇和柴草,基厚4 米,残高4~5 米。四角置角墩,南垣正中开门,有矩形瓮城。北、西、东三垣各筑马面一座。

根据统计,汉代敦煌、酒泉二郡共发现164 座烽燧遗址,其间距最远的是8 千米,最近的是0.13 千米,这样的烽燧各有一座,但绝大多数的烽燧相距1~2.5 千米。[9]西汉的这种报警办法,可以日传千里,据历史学家向达先生在《敦煌考古》一文中估计,敦煌距长安四千余里,大约两三天就可到。从居延出土的汉简可知,仅居延都尉管辖下的亭障就有一百多个。住在亭障的戍卒,除警戒敌人外,还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这些戍卒都是由农民中的壮丁组成,每个亭或燧住着几十名到一二百名戍卒,由“候长”或“燧长”管理,障里住的戍卒,由“候官”统率,各候官又由郡城或县城等地的都尉管辖。

汉代边境的塞、亭、障、燧的外围有侦迹和防护设施。侦迹设施一种是天田,就是在边境山口、渡口或敌军来犯必经之地,挖出宽一丈、深二尺的沟,用细沙或细土填入,将其表面刮抹平整。巡逻的士兵检查天田,可以依据人马足迹判断来敌的数量,形成一条连绵不绝的侦迹线。

另一种是柃柱悬索,就是在沿边塞线埋设一系列木柱,在柱间横拉细索,称为悬索。亭燧兵卒观察天田和柃柱悬索,就可以侦知敌军或其他人非法入境的情况。还有虎落或强落,为城障烽燧外围的屏障,对敌骑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考古发现酒泉境内的虎落,有的是由柳条编成的一道篱笆墙,外表还要涂泥,以防被敌人焚毁。

还有一种叫鹿角,就是将木杆的一头削尖,以60~70 厘米的间隔,呈三角形垂直埋设于城塞、障、燧基脚周围,一般为四行,从而在边境防御设施之外又形成一道宽数米的保护带。另外还有非常屋、回门、悬户、辟门蒺藜、木菱、关门墼等。非常屋是密室或暗门复道以备紧急情况时隐蔽或撤退之用。回门指迂回曲折的门径、门户,以便保护门户,限制敌军的进攻方向,便于内部拒守,是保卫烽燧尤其是门户的特殊装置。

酒泉境内的明长城有三种修筑方法。第一种修筑方法是在少水不潮湿的地方,用土夯筑城墙。如酒泉城北30里处的长城,当年的夯墙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还留有暗门,供军戍出入,后来杨博又重修,加固、增厚增高。在下古城的这段就更厚更高,墙基厚度达到一丈,顶部厚六尺,几乎可以行车,在墙顶上又加筑有三尺高的垛墙,通高一丈五尺(合5米高),致成一般人不易越,马不能过的防线,殊为一道屏障。第二种修筑方法是在多水易潮,不适宜筑墙的地方挖成深而宽的壕沟,以壕代墙,也称作长城,也起防御作用,一般称为“边壕”。今在酒泉境内的边壕,起自临水乡闇门村四组,向东到高台双井子界牌墩止,其中长12千米的一段还清楚可见。这段壕沟也是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开掘的。当时,壕沟面宽二丈,深至见水为止,底宽一丈。两岸各筑土堰一道,底宽四尺,顶宽一尺五寸,高五尺。这样宽而深的壕沟,加上驻兵的防守,也不易为人马越过。第三种修筑方法是在长城通过的大河两岸修筑崖榨。如酒泉长城下古城段东端临讨赖河,当年在河岸修筑了高三丈,阔二丈的崖榨。

明代设在酒泉境内的“烽燧”保留至今的也还有18座,依其布局走向可以分成五路。最北的一路在长城外面(北面)的北夹山上,在西起怀茂乡西坝村西端,东到鸳鸯的山梁上,自西向东有梧桐林墩、沙岗墩(今称狼心墩)、火石峡墩、前墩、后墩、长山墩、明盐墩、新添墩、大干粮山墩、大口子墩、沿河墩等;在长城中线上的一路,其西段的墩已全毁,东段夹边沟水库旁尚遗有30里大墩(今称“猴儿墩”)、梁家山墩;在长城里面(南面)的一路,西起丁家坝,东到黄泥堡,自西向东可见的有丁家坝墩、高闸沟墩、新墩、北闸沟墩址、闇门墩址和临水东面的十里墩、黄泥堡墩、营尔墩、官营墩址、碱滩墩(今称颠倒墩);第四路在酒泉城南部,西起文殊山口,东至屯升马营滩,自西而东尚遗存的有:洪水坝墩、红桥墩、荒凉堆墩、半截墩、新墩子、长沙岭墩、高涝池墩、五坝崖头墩和丰乐北滩的白塔儿墩、半坡墩址以及清水的韩秀墩、屯升的河古墩、马营墩、五个寨墩,此外还有下河清墩、将台墩、单垮子墩,第五路也是最南的一路在沿南山山顶或山北坡上,自西而东今尚遗存的有金佛寺堡角墩、榆林坝墩和屯升的螺墩。这些墩现在都还保存较好,或者遗址尚存,是研究古代军事设施的实据之一,其中大部分已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永久性的保护。

(一)河仓城

河仓城是汉代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位于玉门关以东,呈长方形,故又称方盘城。 河仓城由南向北,夯土版筑。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墙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

(二)马圈湾烽燧

马圈湾烽燧,位于敦煌小方盘城西11.5千米,马圈湾与盐池湾之间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墙3米。烽燧平面长方形,底部长8.35米,宽7.6米,残高1.87米,为三层土墼夹一层芦苇叠砌。东南角砌有登顶台阶。堡早期筑于烽隧东侧,堡门西开,堡内有过道和套房3间,房内均有灶。火焚毁后废弃,改筑于烽燧南侧,门向南开。堡南 22.3米有东西向的长方形牲畜圈。出土汉代简牍1221枚,记载有关出入玉门关、玉门关侯及其管辖范围和屯兵、屯田活动等内容。其他遗物300余件,有粮食、麻纸、毛笔、石砚、丝织残片、毛织残片、丝绵、麻布、麻鞋、竹编织器、漆器、木器、骨器、铁器、铜器、五铢钱等。

(三)居延汉塞

居延汉塞是西汉武帝时派遣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上兴筑的长城,属于张掖郡(郡治在今甘肃省张掖市)管领,沿线设置有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居延都尉驻居延城,下属有珍北候官、居延候官、甲渠候官、卅井候官,管领障塞和烽燧都包围着额济纳河下游居延海周围的屯田区域。肩水都尉驻在肩水城,下属有广地候官、橐(音驼)他候官、肩水候官、仓石候官、皮候官,管领的障塞和烽燧分布在今额济纳河中游。

居延汉塞遗迹,自东北向西南分布的总长度约350千米,约合汉代900里。称作塞墙的遗迹,大多被风沙淹没或被刮走。当时有些地段也可能就是“因河为塞”,利用河水作为防守工事,故未曾兴筑长城。现今在额济纳河沿岸及原绿洲地带的城、障、塞、隧等遗址共约170处,其中有城障16座,烽燧150余处。建筑时都是因地制宜,有的用土版筑,有的用土坯垒砌,有的用石块或石板垒砌;各烽燧间的距离不等,有的两隧间距约1300米,有的两燧间距2000米,是根据地形和建筑材料而定。

居延汉塞遗迹,由于气候干燥,多风少雨,地下埋藏的有机物都能长期保存下来。自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居延塞遗址内埋藏有丰富的汉代简牍以来,先后在各城、障、燧遗址内共采集和发掘简牍约3万件。居延汉简是继敦煌汉简之后发现的最为重要的汉代边塞屯戍文书,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敦煌汉简,为研究汉代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四)明长城第一墩

嘉峪关长城第一墩,是万里长城第一墩的俗称,又名讨赖河墩、头墩,位于嘉峪关关城南7千米处,沿戈壁滩至讨赖河陡壁的北岸边上,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以河为险,是明代长城上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

长城第一墩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千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那么长城第一墩就是这座丰碑崛起的地方。现在,这座墩台残高约10米,其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底宽14米,内部仍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0~20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