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境内长城的修筑:华夏文明概论

酒泉境内长城的修筑:华夏文明概论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酒泉境内长城的修筑一、汉长城的修筑汉代边塞军事防御是一个以长城为主干,包括长城、关隘、亭障、烽燧等设施组成的多层次国防工程体系。河西长城是汉武帝时期分段修筑而成的。同时,在敦煌境内由玉门关到阳关,阳关到党河口,由终点马迷兔到湾窑等均筑有长城支线,当地称为边墙或风墙子。若将汉代北线、南线以及支线的长度相加,酒泉境内汉长城达1000多千米。关于这一段长城的修筑《史记·大宛传》记载:汉已伐宛……

酒泉境内长城的修筑:华夏文明概论

第一节 酒泉境内长城的修筑

一、汉长城的修筑

汉代边塞军事防御是一个以长城为主干,包括长城、关隘、亭障、烽燧等设施组成的多层次国防工程体系。

汉代称长城为塞垣。西汉在河西设立郡县后,在十余年时间内,征集数十万人,先后四次将秦长城由朔方郡经陇西沿河西走廊向西、向北延伸。西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又称蒲昌海),北到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呈丁字形,全长3000多千米。《汉书》又称居延的一段长城为“遮虏障”。

长城不仅仅是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原王朝开拓边疆的进攻堡垒。汉王朝正是凭借长城及烽燧构成的坚固屏障,把自己的统治区域不断向西推进到西域地区。

河西长城是武帝时期分段修筑而成的。北线长城经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瓜州等地,直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兔附近。在北线汉长城的南侧,祁连山麓,当时还修筑了一条塞墙,以防南羌。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石包城一带,就可见到南塞的遗迹。同时,在敦煌境内由玉门关阳关,阳关到党河口,由终点马迷兔到湾窑等均筑有长城支线,当地称为边墙或风墙子。若将汉代北线、南线以及支线的长度相加,酒泉境内汉长城达1000多千米。

(一)令居至酒泉段

汉武帝占领酒泉后,修筑了永登至酒泉的长城。史籍记载:

其明年,南越反,西羌侵边为桀。于是……数万人发三河以击西羌,又数万人渡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

——《史记·平准书》

自博望侯骞死后,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乌孙乃恐,遣使献马,愿得尚汉女翁主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然后乃遣女……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史记·大宛列传

初,天子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方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汉书·张骞传》

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

——《汉书·西域传》

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

——《后汉书·西羌传》

河西走廊长城的修筑,有利于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使西汉王朝初步实现了隔绝匈奴与西羌交通的战略构想。

(二)酒泉至玉门关段

元封三年(前108)。为保护汉朝的西行使者,同时也是为了在西域的东部取得一个足以支持西域诸国亲附汉朝的据点,汉王朝发动了楼兰之役。在攻破楼兰、姑师之后,修筑了酒泉至玉门关长城。史籍记载:

王恢数使[西域],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

——《史记·大宛列传》

楼兰、姑师小国,当空道,攻劫哀号内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骑兵又时时遮击之。使者多言外国利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之。于是天子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以击胡,胡皆去。明年,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

——《汉书·张骞传》

文中所说“玉门”就是指敦煌玉门关,乃玉门都尉治所。这段汉长城,起自毛目(今金塔县鼎新镇西),沿北大河(今临水)至三墩西北,至酒泉西北营盘堡北,又傍疏勒河向正西而行至玉门关,全长大约500 千米左右。(www.xing528.com)

(三)酒泉至居延段

这段长城由酒泉郡沿弱水(今黑河)向北修筑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居延海),修筑时间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 )。《汉书·武帝纪》记载:

[太初三年]夏四月……遣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

金塔县境内有两条长城,一条从金塔县地湾城溯河而上,向西沿北大河至酒泉,再沿疏勒河过瓜州到玉门关的长城。黑河与北大河在毛目县汇合后称额济纳河,古称弱水,向北流入今内蒙古额济纳境内居延海。大约张掖郡与酒泉郡以黑河为界,毛目属张掖郡,毛目以西属酒泉郡。这一段长城走向沿北大河向西,经今玉门市、瓜州县、敦煌之北,到达汉玉门关。

还有一段南北走向长城,从高台镇夷峡以东的合黎山起,顺黑河东而下,沿毛目东山(今金塔县境内)向北延伸,到狼心山以北,再折向西。这一段长城为汉朝“居延强弩都尉”路博德奉朝廷之命主持修筑的。他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黄土夯筑,或石块垒砌,或筑篱笆栅栏,或利用地形险阻,或在河流处筑闸以防偷渡,又称“遮虏障”,是居延边塞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敦煌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段

汉武帝天汉年间(前100~前97),汉王朝将长城由敦煌玉门关开始,一直向西修筑到疏勒河下游三角洲榆树湾盆地。而烽火台与支持烽燧的城障一直延伸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以西。关于这一段长城的修筑《史记·大宛传》记载:

汉已伐宛……岁余……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记载:

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从以上史料来看,出玉门关疏勒河下游榆树湾盆地以西长城,或为烽火台与亭障构成的沿交通线分布防御工事与通信设施,一直延伸到盐泽以西,到库车西北地区。构成了汉朝西进的军事防御与通讯工程,以保障交通畅通和往来人员的安全。该长城向西延伸了3275 千米,成为一条贯穿汉朝北疆东西的防线,在盐泽以西沿孔雀河还修筑了连续不断的烽火台,直至西域都护驻地乌垒(今新疆轮台县境)。[1]

此外,还有碱墩子至马迷兔干线,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兔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 米、残高3 米、顶宽1 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中保留最完整的一段。这些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而是就地取材建造。利用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

二、明长城的修筑

弘治七年(1494),经略哈密的兵部右侍郎张海提出:“甘肃东、中、西三路,延袤二千余里,四当敌冲,盗贼出没无时,若不因地制利,务为悠久之图,恐盗贼滋蔓,为祸不可胜言。臣按诸路或当增筑墩墙,或当修理壕堑,动有数十百里。”并要求敕谕甘肃守臣“督官于农闲之时,渐次修理边防,或地有沙石者,用古植木立栅之法,或水路不通者,用他边窖水之法,使营垒相望,哨守相闻,靖虏安边计得矣”。[2]此议被朝廷采纳后,甘肃巡抚杨博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以暇修筑肃州榆树泉及甘州平川境外大芦泉诸墩台”。[3]

修筑边墙的费用由朝廷承担,如万历初年,为了用砖修筑肃州、凉州、镇番、庄浪等地的边墙,就一次性地从国库中拨银1.79万余两。[4]修筑边墙的具体方法是:凡边墙之当修者,“分别险夷,酌量缓急,计画丈尺,以定其难易先后之序。一切工程皆坐派操守及轮借驿递夫而分用之”。[5]经过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集中修筑,甘肃的边墙基本告成。据《明会典》载:到万历前期,甘肃“现存城垣堡寨四百九十五座,关隘一百四处。”[6]明代,甘肃境内长城由一条主干线和一条复线组成。主线修建于嘉靖初期,西起嘉峪关,经野麻湾堡、新城堡到达肃州卫(今酒泉市肃州区),东行至镇夷所(今高台天城),沿黑河(弱水)南下过高台所(今高台县)抵达甘州五卫,继续东行至山丹卫(今山丹县)过定羌墩堡达永昌卫(今永昌县),再过金川峡、河西堡、新园折向东行,以野猪湾、蔡旗堡环抱镇番卫(今武威市民勤县),沿洪水河南下达凉州卫(今武威市)境内,继续东南行过古浪所(今武威市古浪县),溯古浪河谷而上,越过乌鞘岭,复沿庄浪河谷而下,经平番(今永登县)抵黄河边的兰州;再由兰州沿黄河向东北延伸,经靖远进入宁夏的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继续北行。复线边墙修筑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李汶奏请修建,由武威黄羊镇附近从主线长城分出,东行,经泗水、土门、西靖、裴家营、红水而东南至黄河索桥(今景泰县境内),跨过黄河与靖远境内主线长城会合。复线长城(长约400里),不仅较绕经兰州的主线长城(此段长约1500里)大大缩短,并且使得明王朝在甘肃的北部防线自黄河沿岸向北扩展了300 多里。

明长城在甘肃境内长约2000 多里,由墙、墩、列障、烽燧构成。墙体主要用黄土或黄沙土版夯筑而成,墙基宽约4米,包含裙墙在内共高约5 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墩底边长8~12米。长城墩的南面向内一侧,与墙面平齐,北面面向塞外的一侧凸出。正面没有马道,需用绳梯攀援。大墙上有巡道,宽约1~1.5米。裙墙筑在墙顶外缘,高约 1.5米。在长城沿途经过的城池或堡寨处都留有一暗门,门外修有瞭望台,用以观察北面敌情。长城内侧有烽火台,烽火台每隔十里一座,台顶上设有瞭望哨所。长城的烽燧形制模仿汉代旧制,两烽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两华里半左右。夯土层厚约15~25厘米,内部插有韧木,夹有草绳、木楔,四周有壕,还有列障、旗墩、房基等建筑。如遇敌人入侵,烽火台立即报警,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这样可以很快传告全线戍兵做好御敌准备。

肃州地处“九边”最西端。明代为长久防御计,从明初即开始在这里修筑肃州长城。至明代中期,明政府在肃州共进行了四次集中修建,逐步修筑了肃州的西长城、北长城、东长城,总长度超过了220里。肃州的长城以嘉峪关关城为中心,向西、北、东三个方向辐射,在肃州城周围形成了若干段,如鸳鸯池段、明沙窝段、两山口段和下古城段等。

(一)西长城

位于今嘉峪关市的南面和北面,是明长城的最西端。肃州西长城南自文殊山讨赖河北岸,向北接嘉峪关西南角墩,穿过关城,又自关城东北角墩起,向西北至石关峡东口止,长约30 里。其中一边墙从关城东北五里墩台起向东延伸至野麻湾,全长约80 里,与弘治十年(1497)所修肃州北长城连为一体。另外,嘉峪关外还有以往修筑的大草滩、石烟墩、黑山儿墩台3 座。嘉靖八年(1529),修筑了骟马城、上柏杨、下柏杨、回回墓、红泉墩台5 座;后增加榆树泉、三条沟、火烧沟、古墩儿墩台4 座,关外墩台共计达到12座。[7]西长城的北端有231 米的长城攀缘于150 米、倾斜度约45°的山脊上,这段长城今天被人们命名为“悬壁长城”,有“万里长城万里关,叠嶂黑山暗壁悬”的赞誉。至此,形成了以嘉峪关关城为中心的、连接左右两翼的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成为明王朝沟通中外的重要关防要塞,在明代中后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军事作用。

(二)北长城

明弘治十年(1497),甘肃镇参将彭清驻镇肃州,十一年(1498)五月征集民工修建肃州北长城。肃州北长城地处肃州城以北30 里处,西起野麻湾、新城、两山口经明沙窝、下古城,跨北大河至闇门(今酒泉市肃州区临水乡闇门村),原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用夯土、沙草夯筑而成,全长约70里,约在弘治十三年(1500)修完。在闇门有进出隘口供军民出入,沿边有烽火墩台亭障等57座。嘉靖二十七年(1548),巡抚杨博考察肃州一带的边墙时,要求兵备使赵得祐、参将刘勋将已经破损的边墙维修加固,在一些重点防御地段,或新筑或重筑,以使其充分发挥防御作用。万历元年至二年(1573~1574),重修北长城之西段,即新城至两山口长城60里。万历三年(1575),又开挖临水闇门至苦水界牌墩的边壕一道,宽 2 丈,深至见水,长 38 里,东与高台双井子边壕相接,作为防止北寇的二道防线。万历二十五年(1597),又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北闇门墩等墩台 13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在距离金塔大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拱卫肃州。

(三)东长城

明隆庆五年(1571),甘肃都御史廖逢节向朝廷奏议核准,修筑了酒泉下古城以东的长城;该段长城西接下古城堡北边墙大墩,经夹边沟,跨临水河,翻鸳鸯池高地,向东接高台镇夷边墙,长约57 里。边墙高一丈,厚六尺,居中筑墩塘,与高台境内的四坝、平川、板桥等地的边墙相连接。

明长城修筑时为了保证质量,大都采用明初修建南京城的办法。据说,明初修建南京城墙时,朱元璋下令采取“分段包修,各负其责”的办法,从城砖的烧制到施工修筑,都有铭文记载,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在修建肃州长城和嘉峪关时,也运用了这一办法。1975 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嘉峪关长城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块石刻碑记的工碑,两面都有刻字,详细记载了施工时间、工头姓名、起止地点等内容。工碑正面左侧刻有小字“加(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起初十止”,中间刻大字“第一工起”;背面上半部刻大字“蔡止梅起”,表示大工段的负责人和负责的工段起止,下半部刻6行小字,“一工李清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魏宋队,六工张昙队止”,标明了小工段的负责人的起止。这块工碑透视出明长城修筑时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确保了工程质量,是一种优质高效的管理措施。此外,肃州长城的修筑还采取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对本地材料进行充分利用。例如:有黄土夯筑墙、黄土夹沙墙、片石夹土墙、崖柞墙等。其中黄土墙墙体不易变形裂缝,“锄耰不能入”;夹沙墙是在戈壁滩上就地挖沙凝筑,肃州的东长城、北长城大部分段落和西长城少部分段落,都是这种墙体。这种墙体虽然不如黄土墙体坚固,但是它能节省人力和材料;片石夹土墙位于嘉峪关暗壁的最北端,长1500 米,它是就地用片石和黄土分层夯筑而成;崖柞墙是用树枝干、木板等材料构筑而成的。

边墙的修筑,与墩堡形成了遥相呼应互为一体的防御格局,有效地防御了外敌对河西地区的蹂躏,大大地减少了河西的边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