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石窟分布的分析介绍

酒泉石窟分布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酒泉石窟的分布酒泉石窟是酒泉市所辖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北区石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和文殊山石窟。这一石窟群因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的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学术界统称为敦煌石窟。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酒泉石窟分布的分析介绍

第一节 酒泉石窟的分布

酒泉石窟是酒泉市所辖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北区石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和文殊山石窟。这一石窟群因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的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学术界统称为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大规模开凿始于公元4世纪,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一千多年的营建、发展。清代和民国时期,新建洞窟虽少,但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工作。

敦煌石窟现存洞窟853个,其中有壁画、彩塑的578个,共有壁画约52000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

一、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世界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文化艺术石窟,也是敦煌石窟集群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主体和代表窟群,是中国现存佛教艺术三大宝窟之一(另外两窟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千米的鸣沙山与三危山衔接处。

图4-1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的得名,有说因地处古代敦煌莫高乡、莫高里,鸣沙山又称为莫高山而得名。另说石窟修造在沙漠中鸣沙山断崖的高地上,古语“漠”与“莫”通用演变而得名。又说这里是至高无上的佛教活动场所,是高僧弘扬大德的地方,故称莫高窟。

莫高窟始创于公元4世纪,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共一千多年的创建发展。现存洞窟735个,分布在南北两区,其中南区487个,北区248个;有壁画彩塑的洞窟492个,其中南区487个,北区5个。今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200多身。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莫高窟北区

北区是莫高窟的组成部分,原来主要是古代僧尼的生活区,长约700米,上下所开洞窟四层、五层不等,状如蜂房。共有洞窟248个,其开凿时代分别为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蒙元。北区洞窟只有5个有壁画和彩塑(今编461~465窟)。

1988~2004年间,敦煌研究院考古人员对北区洞窟逐个进行全面发掘。出土的重要遗物有波斯银币,隋代五铢,唐开元通宝,宋祥符通宝、皇宋通宝、嘉祐通宝、治平通宝、绍圣元宝、宣和通宝,西夏天盛元宝、乾祐元宝;陶罐、陶瓶、陶盘、陶灯盏,瓷碗、木碗、木盘,铜勺、铜盘,铁剪、铁锥;木雕彩绘俑,回鹘文木活字,刺绣、锦、帛以及汉文、藏文西夏文、回鹘文、蒙文等书写或印刷的佛经;还有西夏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等。清理发掘表明,北区洞窟使用功能与南区有别,南区是佛的殿堂,又是供僧俗礼佛、做佛事活动的场所,北区则主要是供僧众生活、居住、习禅、死后瘗埋的区域。

三、西千佛洞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南约35千米、党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因其位于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及古敦煌城之西,故称西千佛洞。窟区东起南湖店,西至今党河水库,全长2.5千米,始建时代不详。现存洞窟19个(北魏窟1,北周窟4,隋窟2,唐窟4,五代窟1,沙州回鹘窟3,西夏、元窟2,时代不明者2),自西向东排列。其中第1窟至第16窟位于党河水库东侧约1千米处,其余3窟位于南湖店之北。现存彩塑34身,壁画800余平方米。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平顶方形窟和敞口竖长方形大龛四种类型。隋代第9窟窟型,类似游牧民族的圆帐,是敦煌石窟窟型之孤例。其窟型及四壁下部数十身供养人像的衣冠服饰,均为研究隋代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重要资料。塑像虽多经清代和民国时期重修新塑,但亦有保持原塑风貌者。其中以北魏晚期第5窟中心柱正面龛内的佛像最具特色,其头部虽毁,膝和胸也多有残损,但其纯熟练达的塑作技巧和优美的造型,隽秀和庄严肃穆的神态,乃典型的秀骨清像,当不失为北魏佳作。五代第16窟的十六罗汉残塑,说明敦煌地区与江南供奉十六罗汉出现的时期基本同步。两地在佛教艺术上传播交流之速,也说明中原同敦煌关系之密切。

西千佛洞壁画内容及风格基本上与莫高窟同期壁画一致,如第10窟南壁窟门两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和睒子本生故事画,均以白粉作底,墨线勾画,赭石和青绿淡染,无论构图设色或人物形象,都具有浓郁的中原气息,应为西千佛洞北周时期主要的代表作。而窟门东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劳度叉斗圣变,对研究这一经变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价值。第15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东方药师变、降魔变、观音经变等壁画,也完全可与莫高窟中唐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相媲美。观无量寿经变中的“未生怨”故事画,是现存敦煌诸石窟中最早绘有瓶沙王为早生太子而围困道人和捕杀兔子等情节的连环画,对研究和了解这一故事画的取材、出典及其发展,均十分重要。其他如第5、6、7、10窟中心柱上北朝晚期的菩萨、飞天,第9窟内隋代供养人,第12窟甬道两旁的回鹘王子和王妃供养像以及第17窟内元代的藏密菩萨等,都具有一定特色。现窟区西段已经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维修加固。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千佛洞归属于莫高窟保护范围之内。

四、榆林窟

又名榆林寺、万佛峡,敦煌石窟群之一,因位于甘肃省瓜州县西南76千米的榆林河峡谷两岸峭壁上而得名。榆林窟创建于北魏,具体开凿年代不详,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经五代、宋、回鹘、西夏续建,终于元代。共有洞窟41个,东崖30个,分上下两层;西崖11个。窟内现存彩塑272身,壁画5640多平方米。窟型、彩塑、壁画的题材和特点,与莫高窟十分相似,均属敦煌佛教艺术范畴。洞窟形制主要有3种:(1)中心塔柱窟,主室中央凿有方形塔柱,柱四面开单层龛造像,共3例。(2)中心佛坛窟,主室平面方形或长方形,窟顶覆斗形,中央凿出佛坛,以方形数量居多,各代均有。也有正壁凿出长方形佛坛。西夏、元代出现圆形或八角形多层佛坛,共29例。(3)大像窟,平面椭圆形,顶作穹隆形,正壁造石胎泥塑大像,前壁开明窗,仅一例。各类窟型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势沿用。此外,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大多前面有进深较长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这是不同于莫高窟的特点。

1961年,榆林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五、东千佛洞

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90千米的桥子乡长山子北麓,因在莫高窟东面而得名,亦名接应寺。洞窟开凿于干涸河谷两岸高约80米的东西崖壁上,西崖两层,东面一层。现存洞窟23个,其中留有壁画、彩塑的9个,多为单室窟,共存壁画484.74平方米,彩塑46身。其洞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隧道窟、方形平顶窟,其中第2、4、5、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尚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画幅分布四壁,都是西夏流行的主要题材,内容可分为5类:(1)经变画,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涅槃变、水月观音变等;(2)密宗图像,有坛城图、密宗曼荼罗、十一面观音变、八臂观音变等(汉密或杂密);(3)尊像画,有说法图、释迦行道图、禅定佛像、观音像等;(4)装饰图案,有窟顶装饰、圆光、背光、花枝花边、双龙团凤、趺坐小佛等,纹样有莲花忍冬、百花、卷草、火焰、宝珠等;(5)供养人画像,有残存的西夏供养人画像并西夏文题名。壁画以第2窟保存最为完整。从佛教信仰思想而言,多属显密结合、汉密藏密结合的综合型信仰。从壁画内容风格而言,显教经变汉密图像均属中原风格。藏密传自西藏,都有一定的西藏、印度、尼波罗影响,艺术风格和内容与榆林窟第2、3、4、29窟基本相同,是榆林窟西夏和元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但又具有一定特点,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现。如长方形中心柱隧道窟,中心柱后画涅槃图,玄奘取经图据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或《玄奘取经记》绘制画面,穿插在各种经变画中。这种穿插式的画面,在榆林窟已经出现,但把玄奘取经场面放在水月观音变画面的重要位置,而且还有大梵天王凌空护卫,使玄奘取经成为经变中心,形成统一和谐的画面,则仅此一处。东千佛洞壁画艺术,完全是中国自创的变文与变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内容还是风格,均以第2窟为代表,一窟之内多种风格并存,涅槃变中悼念释迦的八部圣众、七大弟子和各国王子,形象真实,线描挺劲,神采飞扬。密宗曼荼罗中舞姿劲健的金刚,藏风颇浓,特别是手攀树枝、身姿妩媚、服饰特殊的观音像,印度影响很浓,为东千佛洞所独有。东千佛洞和榆林窟、莫高窟一样,从中可以看到11世纪以后通过西藏进行的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六、水峡口下洞子石窟

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50千米榆林河谷下游的石壁上。当地称榆林窟为上洞子,故称此窟为下洞子,也叫小千佛洞。现尚有壁画的洞窟8个(五代窟3、宋代窟3、西夏窟1、近代窟1),其中南崖7窟,北崖一窟因风沙磨蚀等原因,破毁相当严重。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3个(第1、5、8窟),覆斗藻井窟5个。大部分洞窟前室被毁,仅存甬道和主室。主室多作圆拱顶。原有塑像全部被毁。壁画内容有经变画、说法图、菩萨、不空绢索观音和如意轮观音等曼荼罗,还有千佛、供养菩萨、飞天、供养人像。图案有垂幔、卷草和团花,以及山水花鸟和题写等。

七、五个庙石窟

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西北20千米处党河谷地浪湾西段的崖壁上,在莫高窟西南,直线距离80千米。蒙古族称石窟为庙,五个庙即五个石窟。该处实际存22窟,五个庙处有5窟,北侧有12个残窟;相对之党河东岸,有4个残窟;溯党河而上5千米,残存1窟,皆无壁画。残存壁画的4窟中,第一窟为北魏时凿建,西夏重修,中心柱窟型,壁画内容有炽盛光佛、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水月观音像,以及弥勒变、文殊变、普贤变、坛城图等。余三窟为五代、宋时凿建,西夏、元代重修。窟形略异于莫高窟同时代洞窟,为纵长形人字披顶,有中心佛坛(第4窟无佛坛,正壁开龛),塑像均毁。壁画内容:第2窟因烟熏,已不可辨识;第3窟有维摩变、劳度叉斗圣变、弥勒变、药师变及十六臂、四臂观音等汉密图像。第4窟有说法图、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等图像。

八、一个庙石窟

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约20千米党河东岸吊吊水沟中北面的断崖上。现存两个洞窟,作东西排列,原有通道相连。西侧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组成。前室人字披顶,主室覆斗顶,有明显的改造痕迹。原设有马蹄形佛床,现仅存后壁的须弥座。早期壁画、塑像已毁,表层为近代的壁画和题记。窟顶的莲花、团花图案当为宋代瓜沙曹氏归义军时期所绘,而前东、西、北三壁下端男供养人像和榜题与永昌县城西北20余里后大寺天王阁的唐末五代所画供养人极为相似,应属同一时期作品。所以一个庙石窟上限当为五代,下限为近代。至于初开洞窟的年代则可能更早。壁画内容有西方净土变、佛像、弟子、菩萨、诸听众、说法图,图案有莲花、团花、璎珞垂幔,还有华盖、化生、供养人像及榜题等。距此窟西北不远处的二层台地上有很多小泥塔(善捏塔)。

九、昌马石窟

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东南90千米处疏勒河西岸的祁连山麓。窟群包括大坝千佛洞和下窖两处,共有窟龛11个,依山势分南、中、北三段,开凿在距地面40~50米的崖壁上。窟内原有早期塑像及五代、宋初之壁画。现南北二段7个窟龛塑像壁画尽毁,只留残窟,仅中段4个窟内还保留着一些壁画和造像。以第2窟和第4窟保存较为完整。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开双层龛造像,大多已毁,留有残迹。壁面原画已毁,现存为西夏重绘。壁画内容有坐佛、菩萨、骑狮文殊、骑象普贤、经变故事、供养天女、飞天、缠枝莲花团花图案等。因石窟毁坏严重,又无确凿资料可据,其年代仅依洞窟形制和造像风格推断,最早当为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最晚为西夏。

十、文殊山石窟

图4-2 文殊山寺庙建筑

文殊山石窟位于酒泉市西南约15千米的祁连山北麓,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千米、东西2.5千米的范围内。文殊山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433)。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

在清人《重修肃州新志稿》中记载:“山峡之内,凿山为洞,建屋为寺,俗称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

千佛洞开凿于悬崖高处,窟外有清代建筑的殿堂式窟廊3间,窟为北朝多见的中心塔柱式,高3.60米,宽3.94米,深3.80米,仅在中心柱四周开龛,这是敦煌千佛洞早期造像多见的布局。窟顶及四围壁画色彩鲜艳,风格古朴,保存完好的西壁、南壁均绘有千佛之像。中心柱上下分3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窟顶绘伎乐飞天,窟壁上层大面积绘千佛,中部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下部绘供养人像。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强调色彩的明暗对比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效果。

万佛洞高3.70米,宽3.55米,深3.80米,有中心柱,四周开龛造像,壁画内容丰富,有西夏时绘制的大型《弥勒经变》画及“镇窟四天王”像。

古佛洞为中型塔柱式,深广各约 5 米 ,塔柱中层雕出龛像,龛型和龛楣结构以及莲花龛柱装饰,都类似敦煌千佛洞早期形式,全部造像和壁画为后代改动。

后山千佛洞,窟内结构大体类似古佛洞,但造像全为清代所改塑。

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位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关系有重要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2001年6月25日,文殊山石窟作为北朝至西夏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