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敦煌汉简的发掘
敦煌汉简从1907年第一次发掘以来的100年间,这一地区共出土11批汉简,总数已经超过28000枚。
第一次: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考察敦煌汉代长城,在沿线烽燧遗址发掘出土3000多枚,出土地点大部分属于汉代敦煌郡玉门都尉和中部都尉辖段,小部分属于宜禾都尉辖段。发掘报告见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原简照片和释文最先见于1913年法国沙畹的著作《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发现的汉文文书》,以及王国维、罗振玉所著《流沙坠简》。原简现藏伦敦英国图书馆。
第二次: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时,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获得84枚。同时又在安西(今瓜州)、酒泉两县境内掘得146枚,其出土地点大部分属于汉代酒泉郡西部都尉和北部都尉辖段,小部分属于东部都尉辖段。上述汉简共230枚,虽出敦煌、酒泉两地,且酒泉居多,但习惯上仍称敦煌汉简。其发掘报告见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记》。部分简牍照片发表于法国马伯乐所著《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得汉文文书》。原简现藏伦敦英国图书馆。
第三次:1920年,敦煌驻军、肃州巡防营管带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盘城(汉玉门都尉府)一带零星获得17枚,多为残断。时代系西汉末至东汉时期,为屯戍残册,不能连贯成章。简文发表于李均明、何双全编著《散见简牍合辑》,周炳南有题识云:1920年春军次旅行时掘得于敦煌西北古玉门关城外之沙滩中,但题识未说明具体地点及方位。原简现藏敦煌研究院。
第四次:1944年春,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共同组织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沿着玉门关、阳关及汉代烽燧遗址调查,其中历史考古组的夏鼐、阎文儒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古城发掘出土49枚。简影、释文与考证发表于1948年夏鼐论文《新获之敦煌汉简》中,出土情况及遗址考察见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原简现藏中国台北。
第五次:1977年8月,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在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中发掘出土91枚。此批简牍是属于汉代酒泉郡北部都尉的文书档案和吏卒练字习作,简影和释文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敦煌汉简》。原简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第六次:1979年6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敦煌县文化馆考察汉代烽燧遗址时,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古城以西11公里的马圈湾,发现一座斯坦因当年考察时遗漏的烽燧遗址。同年10月进行发掘,出土简牍1217枚,是1920年以来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次。就形制而言,有简、牍、符、觚、签、封检等。从时间上说,最早的纪年简为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其后简牍内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各代纪年简都有,而以汉平帝和新莽时期居多。最晚的纪年简为新莽地皇二年(21)。简影、释文及发掘报告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敦煌汉简》。原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七次:1981年3月,放牧者在敦煌西北57千米党河乡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发现汉简,敦煌县博物馆随即前往发掘清理,出土76枚,属于汉代敦煌郡中部都尉辖段。最早纪年简为西汉昭帝始元七年(前80),最晚至新莽时期。以汉昭帝、汉宣帝时期居多。简影、释文亦见《敦煌汉简》。原简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第八次:1986~1988年间,敦煌市博物馆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从汉代长城遗址烽燧后坑墩、马圈湾墩、小方盘城、臭墩子、小方盘城南第一墩、小方盘城南第二墩、盐池湾墩、小月牙湖东墩、悬泉置遗址及大坡墩陆续采集汉简137枚。这批汉简多属于汉代敦煌郡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和宜禾都尉的文书档案。简影和释文亦见《敦煌汉简》。原简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第九次:1990年,敦煌乡民在清水沟东墩发现汉简,敦煌市博物馆随即前往发掘清理,出土编简一册27枚,散简14枚,共41枚。还出土无字素简一捆21枚。编简整册完好,是西汉地节元年(前69)历日简册。现藏敦煌市博物馆。(www.xing528.com)
第十次: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悬泉置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悬泉置遗址位于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千米处的戈壁荒漠中,这里南依三危余脉火焰山,北临西沙窝,为汉唐年间安西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这里东去安西56千米,西去敦煌64千米;遗址总面积22500平方米,海拔1700米。遗址地处戈壁、荒漠深处,东南谷中2千米有一苦水泉,汉、唐名为“悬泉”,明、清后失传,今名“吊吊水”,为附近数十千米内仅可饮用的水源,自两汉以来,为酒泉至敦煌的必经之地,汉、晋、唐、清各代,均在此或附近建有邮驿。
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1987年首次发现了该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0年至1992年,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全面挖掘,揭露遗址面积2400平方米。悬泉置遗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长、宽、厚约40、20、11厘米的土坯垒砌而成。坞内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3组12间(内含一个套间),为住宿区;东、北侧为办公区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部建有一组长约50米,呈南北向的马厩3间。坞外西部为废物堆积区。
悬泉置遗址共清理6057平方米,揭露出一座汉—晋代大型驿站遗址,出土20000余枚简牍和3000余件其他遗物。这是甘肃继居延破城子、金关、地湾、敦煌马圈湾遗址发掘以来,又一次重大考古收获。又经1993~1995年的初步整理,完成了出土简牍释文初稿。
悬泉简牍,经初步整理,已编号17940 枚 (其中包括帛书3件、纸质文书5件;另有约5000余枚,因字迹漫漶、虫蚀、残损或为无字素简,未予编号)。其中12800余枚出土于西坞墙外的废弃物堆积区;3100余枚,出土于东坞墙外东南侧早期仓廪废址上的废弃物堆积区,简牍与草渣、树枝、兽骨、畜粪、铁木器具残件、丝绸、麻布残片、毛麻断绳、粮食、陶片等废弃物混杂一处,均有清晰按时代自然堆积的层位关系。其余简牍出土于房屋、马厩、厕所等处倒塌堆积或废弃物堆积中,而烧灰中除零星简牍外,一般不出简牍。
悬泉简牍中的纪年简,共出土1875枚,占编号简牍的11%,最早的纪年为西汉武帝太始三年 (前94),最晚的纪年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 (107),以西汉宣、元、成帝时期的纪年简最多,占全部纪年简的84.48%,东汉纪年简最少,仅占全部纪年简的1%。文书种类有诏书、律令科品、檄记文书、簿籍、契券、书刺、古佚书、历谱、术数书、医方、相马经、私人书记等。
其他遗物如以质地计,有铜、铁、漆、木、陶、麻、皮毛、丝绸、纸张、粮食、兽骨等。如以用途计,则有货币、兵器、家具、工具、猎具、文具、服饰以及日用杂品等。像铁箭镞、五铢钱、铁木工具、农具、带钩、陶罐、陶碗、漆木耳杯、石砚、画板、草、苇、竹席、梳篦、皮鞋、麻鞋、玩具以及大麦、小麦、青稞、谷子、糜子、豌豆、扁豆、黑豆、大蒜、杏核、苜蓿、桃核、马骨和大量毛色鲜艳保存完整的马头、马腿等。
悬泉置紧靠山口,顺山沟溯上尽山间,有泉水出,可供食用。因水从高台流下,悬空入潭,号曰悬泉。《西凉异物志》记载:“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渴乏,广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置”即驿站,该名在唐代仍在沿用,宋以后渐废,无人知其名。清代以后至今,多称“吊吊水”、“贰师泉”。
悬泉置遗址简牍的出土,使我们对两汉邮驿设施的职能、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管理制度等有了初步的认识。简牍内容突破了敦煌、居延汉简的内涵,拓宽了简牍研究领域,为汉代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中外交流、民族关系、邮驿制度、屯田制度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史料。原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十一次:1998年,敦煌市博物馆对小方盘城进行加固维修,在清理城垣南侧文化层堆积时,发现汉简160多枚。这次出土汉简最大收获是发现两枚记载玉门置的汉简,由此可以确证玉门置的存在,并知此置应设在玉门都尉府所在地。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