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华夏文明概论:骟马文化遗址初探

酒泉华夏文明概论:骟马文化遗址初探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知的骟马文化遗址计7处,出土完整陶器约20件以上。由近年的调查得知,骟马文化遗存的分布地域,东起玉门,西到阳关,南起祁连,北达花海长城沿线。这是骟马文化发现以来清理的第一座墓葬。这是中国首次对骟马文化遗迹进行正规考古发掘,为人们认识骟马文化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酒泉华夏文明概论:骟马文化遗址初探

第四节 骟马文化

马文化因1956年在酒泉境内玉门骟马城村发现刻画有三角纹的骟马式陶器而得名。分布于酒泉、玉门一带,是甘肃河西地区独有的一种文化遗存。墓葬为方形竖穴土坑墓,有比较完整的木棺葬具。陶器都是夹砂红褐色平底器,以双耳饰划纹、在肩颈之间有乳钉状双銴的罐居多,还有敞口杯、敛口碗和侈口鼓腹盆。陶器多素面,罐双耳划有方格纹、人字纹,部分器物饰篦纹。

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进一步认为,骟马文化是距今约3500~3000年分布于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一种青铜文化。目前,已知的骟马文化遗址计7处,出土完整陶器约20件以上。在收集的陶片中,能辨认出器形者达数百件之多。由近年的调查得知,骟马文化遗存的分布地域,东起玉门,西到阳关,南起祁连,北达花海长城沿线。它大体重叠在四坝文化分布地域之上,是晚于四坝文化的另一类青铜文化。

骟马城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以东6千米处。发现灰层、陶片,并出土有完整陶器,应是墓葬。部分陶器有烟熏痕迹,当为炊具,都是夹砂陶,红褐色,手制的平底器,制作较粗。在双耳罐上画人字纹,并在两侧对称的颈肩之间有双鋬乳钉,是该文化陶器的显著特征。器形除双耳罐外,还有杯、碗、瓮、侈口鼓腹罐和鬲(仅见鬲裆)等。1976年,在骟马城遗址发现1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死者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右足下随葬红陶罐1件,有木棺葬具。这是骟马文化发现以来清理的第一座墓葬。此后,在酒泉境内不断有骟马文化遗存发现。(www.xing528.com)

1978年8月,在敦煌阳关烽火墩以南200米的沙漠中发现灰层,并留有未燃尽的草秸和木炭块粒,内含陶片,其中有口沿部位的器耳,耳上画有人字纹、菱形方格纹,也有突起乳钉状的肩部陶片和四坝类型因素甚浓的少量彩陶片,属于骟马文化范畴。1990年,在火烧墓地以西1500米的二道沟断崖上也发现了墓葬,出土人骨、骟马陶器,应是骟马墓地。同年7月文物复查时,在瓜州县兔葫芦遗址发现窑址,陶片中有鬲裆,铜器非常之多,有大型空首斧、环首刀及形制不同的许多小铜刀、锥、凿、扣、铇等;石器有大型锯、镰、锛、斧、刀、纺轮、磨盘、磨棒等,是一处内涵丰富的骟马文化遗存。

骟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遗存是赵家水磨遗址。该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区北2.5千米处的讨赖河(又名北大河)北岸,即果园乡高闸沟村5组居民点南侧,岸下原有一座赵姓人家经营的水磨,故名。岸上全为农耕地,岸下河床亦辟为耕地,断崖上呈现有灰层(文化层),距地表深1~4米不等,沿断崖绵延长度约为300米。依现状分析,早年水位北移,冲毁遗址若干部分,呈现断崖,后来水位又南移,崖下形成干河床,现代被开辟为耕地。故现存遗址范围究系多大,除长度沿断崖略见外,宽度无从得知。保护范围只能依长度划定,即东至崖壁转弯处,西至大倒水处,总长约300米。灰层厚度亦不大清晰,约1米左右。从暴露面看,可见少量兽骨、木炭、灰色或红色陶片,也有着陶衣的红陶片,褐红色陶片、细泥、夹沙均有。先后采集到完整的器物有骨匕、石臼各一件,残石斧、扁球形残石纺轮各一件。陶片中有耳部划“人”字形纹者。这些器物均具有骟马文化特征,距今约37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地区夏代中后期到商代前期这一阶段),是西羌、乌孙、月氏等游牧部落的文化遗址。

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骟马文化遗迹又有重大发现,在玉门梁子沟、清泉蚂蝗河发现青铜时代骟马文化内涵的遗址和墓群。主要以墓葬、灰坑和房屋基址为主,发现了一批制作精美的铜器、骨器、陶器、石器、动物骨骼及炭化了的农作物果实等。此次考古发掘中有两个重要发现引起考古界的关注:一是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有早晚打破关系的灰坑及其中出土物,可判断出,属骟马文化的遗迹打破属四坝文化的遗迹,从而确定了骟马文化晚于四坝文化的相对年代;二是在出土的骟马文化陶器中,首次发现了大量方足根鬲,这在以往考古中从没发现过,同时也打破了河西走廊无鬲文化的历史。这是中国首次对骟马文化遗迹进行正规考古发掘,为人们认识骟马文化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