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及西汉之官制规定,太尉与御史大夫为宰相职,然太尉仅为武将最高荣誉职务,并不常设。故承担宰相职责的是丞相和御史大夫,时称为二府。
汉初,丞相府仍如秦制,但是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事务的增多,其下属机构(各曹)也随之增多,规模较秦时为大。拥有丞相司直(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75],两长史秩千石[76]。另设诸曹以分管各项政务。府中还有政务中枢黄阁。相府的门涂成黄色,故称黄阁。黄阁是相府的办公厅, 主管内外传递及文书工作,“黄阁主簿录省众事”[77]。司直及长史为高级官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其余大部分官属由丞相辟除。
由于《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述汉官职很简略,且《汉书》中丞相府诸曹可考见者,仅有东、西、集、议、侍等六曹。又据《汉旧仪》卷上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丞相吏官三百八十二人。”但在述吏员分工和职掌时,人数实际上只有362人。而东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分别开府,其吏员合计共188人,仅是西汉丞相府吏员的一半。故学者们论述西汉丞相府机构设置时,基本上都是参考东汉公府诸曹制度。如: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统计丞相府诸曹为13曹,并把黄阁算为1曹;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册,统计为15曹,把黄阁算为1曹。今据周道济《汉代宰相机关》统计,西汉丞相府机关计有:东、西、议、辞、奏、贼、决、集、侍、户、法、尉、兵、金、仓15曹。另有黄阁。依《后汉书·百官志一》所述三公府,分析西汉丞相府各曹吏员职掌:丞相府各曹“掾史属(汉书音义曰:‘正曰掾,副曰属’)……汉初掾史属辟之,皆上言之,……其后皆自辟除。……令史乃御属……御属主为公卿,閤下令史主阁閤威仪事。记室令史主上章表报书记。门令史主府门。其余令史,各典曹文书。”[78]可见:
1.丞相府中除长史等少数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其余大部分官员均由丞相“皆自辟除”,丞相府西曹职掌即为“主府史署用事” [79],类似今天的人事厅、人事处。
2.各曹除主官“掾”、副职“属”外,均有令史“典曹文书”。另有计室令史,主上章表报书记。记室令史《后汉书》未载其属于何机构(曹),推测应属黄阁,因为“黄阁主簿录省众事”。
3.黄阁为丞相府之办公厅。
4.以上掾史属与令史,均为国家官员。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职,不但辅助丞相总理国政,而且还主管监察。在政务方面,开设御史府,拥有一定员额的掾属,分曹治事,检查丞相诸曹的事务。在监察事务方面,则按上卿的职务,分领官署,其下设丞、中丞、侍御史、御史等官,负责保管各种律令图籍及各方面监察事务。
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分别开府,设有诸曹、黄阁,以及数目大致相同的掾属和御属。[80]从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除了西晋时的短暂统一,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朝更迭频繁,豪强争霸始终未休,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地方都督、刺史们拥兵自重。魏晋南北朝时,按规定,相国、丞相为二相,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为八公,均可以开府施政。军政阀阅们常常依恃手中的军政实力,挟天子以令天下。在攫得军政大权的同时,他们往往也攫得开府施政的权力,他们利用辟召僚属的权力,一方面网罗武将,大肆扩军;另一方面招募文人谋士,为他们出谋划策,处理日常事务,办理各种公务文书。这些文人得到辟召服务于各幕府,实际上成为幕主们的私人臣僚。而当其主人一旦称帝,其手中的军队立即成为国家常备军队,其幕府也移居宫中,进入国家机构,私人臣僚也就成为国家官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一现象,起始于曹丕。曹丕废汉建魏,立即以其府中的幕僚,组成新王朝的中央秘书机构。改秘书令为中书监,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秘书右丞孙资为中书令。因为刘、孙两人资历不相上下,所以除设中书令外,又增设中书监一职,监略高于令,使两人同掌机要,相互监督,便于驾驭。首开亲信幕僚转化为朝廷秘书首脑的先例。据《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 记载:刘放为王松“答太祖书,其文甚丽。太祖既善之,……由是遂辟放。……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室。……魏国既建,与太原孙资俱为秘书郎。先是,资亦历县令,参丞相军事。文帝即位,放、资转为左右丞。数月,放徙为令。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遂掌机密”。[81]
此后,如司马昭(追尊为晋文帝)、司马睿(东晋建立者,晋元帝)、刘裕(南朝宋武帝)、萧道成(南朝齐高帝)、陈霸先(南朝陈武帝)、高欢(东魏实际主政者)、宇文泰(西魏实际主政者)等,都由开府而建国。其幕府私僚在建国后都成为国家官吏。
这些幕府中的幕僚,主要由府主辟召,府主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他们称府主为主公,对府主忠诚。
东汉末年,幕僚制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东汉时,州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原为州监察区长官的刺史便成为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级别也从原来的六百石提升为二千石。黄巾起义爆发后,刺史因典领郡兵进行镇压,地位变得重要,为提高刺史的地位而将之改为州牧,同时又加封监军、将军等名号,从而使其合法地拥有一州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大权。成为割据一方的实际统治者。魏晋南北朝时,因为世家大族多控制地方,势力雄厚,非但没有对州的行政体制进行调整,反而使刺史兼领军职制度化,不兼军职的刺史被称为“单车”刺史,意味着其无军事实力,其地位和势力均不足观。
据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一书说:“大多数之州刺史皆加将军之号,得开府置佐,故其佐吏有州吏与府吏两系统。州吏之任用权,自属刺史,至于将军之府佐,本非地方官吏,依法当由朝廷除授,不由长官自辟;而事实上刺史荐举之权甚重,且得直接板授地位较低之参军。”[82]
州府机关的行政组织机构,在东汉时就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州府设有别驾、治中、都官等从事史,以及主簿、门亭长等书佐。魏晋南北朝时期变化不大,只是分工更加细密,逐渐形成三个支系。一是别驾,“主吏及选举事”。与西曹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属。[83] “其任居刺史之半”[84]地位最为重要,是刺史的重要助手。二是治中,“主众曹文书事”,统领州府机关诸曹之文书,与别驾构成相互制衡之势。三是主簿,主管刺史府的节仗文书,内传外宣,为喉舌耳目;统领门亭长、录事、记室等文秘承传机构。三个支系各有所属吏员,既有一定分工,又有相互制约,共同管理州府的行政事务。[85](www.xing528.com)
加将军之名号而统兵的刺史,还有一套军府行政组织。军府设长史、司马和西、东、户、贼、兵、铠、士、营军、刺奸、帐下督等曹掾史。在辅政时,也是政务、文书等事务分工的。
大抵在东晋时代将军府职能还偏重军事,地方行政权在州刺史府。宋、齐之时,由于世族大多已控制地方,州刺史府佐吏转变为地方世族寄禄之任,地方行政属吏转处闲散。严耕望说:“盖州郡属吏虽长官自辟,然籍限本域,长官莅任,人地生疏,兼以地方豪族竟相荐举,故名虽自辟,情实疏间。而军府之职,或时君简派腹心,或长官荐任亲信,挟除授之势,恃亲信之权,以凌疏间之吏。一强一弱不待历史演变已判然可知,况战争频繁,军事第一,地方属吏欲不退处闲散,岂可得乎?”[86]
这一时期的幕府,由于地方军事权力逐步加重,各朝对地方的控制在逐渐减弱。从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九章官佐品班表中可以看到,从魏到南朝陈,这种内轻外重的变化趋势。
在魏时,刺史领兵者位列第四品,单车刺史位列第五品。到陈时,领兵刺史大多由宗室出任,名义变为“都督诸州之军事”,最高官品为一品[87]。这就是此一历史阶段,幕府也被称为霸府的由来。这些霸府中,有些秘书职务向来由府主心腹担任,如主簿、记室参军等。如:纪僧真任职萧道成幕府主簿时,为之出谋划策,“答远近书疏”,萧道成并“令僧真学上手迹下名,至是报答书疏皆付僧真”,萧道成“观之笑曰:‘我亦不复能辨也’”。纪僧真曾详细向萧道成分析天下大势,力劝他代宋称帝,最终促成了萧道成创立齐朝。[88]
《宋书·建平王宏传》:建平王宏之子景素“为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朝廷疑之”,“景素因此稍为自防之计,与司马庐江何季穆、录事参军陈郡殷沵、记室参军济阳蔡履、中兵参军略阳垣庆延、左右贺文超等谋之”。能参于密谋者,必是心腹,可见,参事参军、记室参军等军府僚佐(职掌如今之秘书)例由亲信担任。
为防备霸府权力过大,势力过强,皇帝也在各霸府安插自己的亲信,以监督府主。严耕望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分析道:“宋齐诸君猜忌特甚,方镇之重,不任大臣,常以皇子领其名,而任长史为行事,实掌一州之军政,与都督刺史无异。盖以上佐位望未崇,易于遥制耳。及宋末齐世,并上佐亦不任,而以府佐中不登流品之典签阴制州府之政令。此辈本为时君之亲幸小臣,递互还都,备询州事”。[89] “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鉴之口,莫不折节推奉,恒虑不及。于是威行州郡,权重蕃君”。[90]
典鉴,刘宋时设立,原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后受皇帝的信用,常受遣监视出征的方镇、宗室诸王及各州刺史,号称“签帅”。萧齐时茹法亮数度出任典签,据有州、镇大权,揽权一方,势倾一地。
此一时期之霸府,多由寒族士子担任幕僚。府主引为心腹,寄以重任。而幕主一旦篡位成功,这些寒族士子又会马上位居高官。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概括出两条:一条是“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一条是“齐制典签之权太重”。[91]
仅以《南史·恩幸列传》为例:
“戴法兴,……家贫。……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以法兴为记室令史。义康败,仍为孝武征虏抚军记室掾。及徙江州,仍补南中部典签。帝于巴口建义,法兴与典签戴明亮,蔡闲俱转参军督护。”[92]
“纪僧真。……少随逐征西将军萧思话及子惠开,皆被赏遇。……乃请事齐高帝,随从在淮阴。以闲(娴)书题,令答远近疏。自寒官历至高帝冠军府参军主簿。”[93]
“茹法亮,……出身为小史(吏),……累至齐高帝冠军府行参军。及武帝镇盆城,须旧驱使人,法亮求留为武帝江州典鉴。” [94]
“司马申字季和,……太清之难,父母俱没,因此自誓,担土菜食终身。梁元帝承制,累迁镇西外兵记室参军。及侯景寇郢州,申随都督王僧辩据巴陵,每进策,皆见行用。”[95]
以上诸人,出身贫寒,均有从事军幕僚佐的经历,并掌机要。其中戴法兴、茹法亮因从龙有功,分别被宋孝武帝刘骏和齐武帝信任。他俩都做过中书舍人。中书舍人这个官,本来是中书省的僚属,地位并不高。宋孝武帝开始把国家的机密要务转到中书舍人的手里。齐武帝时,四个中书舍人,还各设一个办事机关,称为“四户”。皇帝的诏书,从这四个机关发出来,宰相无权过问。原来由尚书省管理的许多事务,也转到“四户”中来了。
“寒人掌机要”,寒人也任典鉴。君主能对他们寄为心腹,委以重任,是因为之前在幕府中就已经信之不疑,寄为心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