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州县官吏的法外滥刑责任及制裁

清代州县官吏的法外滥刑责任及制裁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清律,“凡死罪囚,不待复奏回报而辄处决者,杖八十;若已复奏回报应决者,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刑,及过(三日之)限,不行刑者,各杖六十。”如果法外滥刑应负刑事责任的,应依不同情况予以制裁。对于孕妇的行刑,主要按是否违反规定的产限,执行时有没以堕胎或者死亡等严重后果来拟定官员的刑罚。如果州县行刑不依法定的季节即应追究法律责任。

清代州县官吏的法外滥刑责任及制裁

二、违法行刑的责任

清代刑罚的执行,大多由州县承担。一般笞杖轻罪,州县审毕即予执行,徒以上罪则有法定的审转复核程序。但是刑罚的执行,通常是回转州县办理。清律规定,“军流徒罪,各从府、州、县决配;至死罪者,在内法司定议,在外听督抚审录无冤,依律议拟(斩绞情罪),法司复勘定议,奏闻(候有)回报,(应立决者),委官处决,故延不决者,杖六十。”[45]刑罚重则其执行也较慎重,死刑的执行程序更为严密。依清律,“凡死罪囚,不待复奏回报而辄处决者,杖八十;若已复奏回报应决者,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刑,及过(三日之)限,不行刑者,各杖六十。”[46]对于死刑执行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定的复核复奏程序和执行期限。死刑的执行通常由州县正印官督管,但是如果正印官公出,就必须依法委官办理。如立决之犯,正印官公出,应“令同城之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官,会同本城武职遵查不停刑日,代行监决。若该地方无佐贰官,令该知府于部文到时,即委府属之同知、通判、经历等官,速至该州县会同武职,代行监决。该佐贰等官俟监斩后,将正印官因何事公出,并见委某官于何年月日,会同武职某官,监决何犯,逐一详报各上司查核。”[47]

刑讯人犯必须行用法定刑具一样,刑罚的执行也不能违反。如果法外滥刑应负刑事责任的,应依不同情况予以制裁。诸如笞杖罪的执行,“官司决人不如法(如应笞而用杖)者,笞四十;因而致死者,杖一百,(当该官吏)均征埋葬银一十两(给付死者之家)。行杖之人,各减一等(不追银)。其行杖之人,若决不及肤者,依验所决(不及肤)之数抵罪。(或由主使,或由行杖),并罪坐所由。若受财(而决不如法,决不及肤)者,计赃,以枉法从重论。”[48]可见滥用刑具造成严重后果还有可能受到经济处罚,有受赃情节,并以枉法论罪。拷决人犯,例有规定的身体部位,不可凭由心意,任意决打,没有行刑权的人尤不可滥决人犯。清律规定,“若监临(有司管军)之官,因公事(主令下手者)于人虚怯去处非法殴打,及亲自以大杖,或金刃、手足殴人,至折伤以上者,减凡斗伤罪二等;致死者,杖一百,徒三年,追埋葬银一十两;其听使下手之人各减一等,并罪坐所由。(如有监临,坐监临,由下手坐下手。若非公事,以故勘平人论。)若(官司决罚人,监临责打人。)于人臀腿受刑去处,依法决打,邂逅致死,及(决打之后)自尽者,各勿论。”[49]此条官员决人致死,与故勘不同,“故勘是借公法以行私意,即依法拷讯,而故勘之罪不可逭也。故折伤同凡斗,致死即斩,此是因暴怒而致过差,虽非法殴打,而因公之情犹可原也。故折伤减二等,致死止徒耳。”[50]分清因公因私而规定官员的处罚,因公罪轻,因私罪重。既考虑了犯罪的主观方面,又考虑到客观的后果,体现了综合考量的立法思想。结合两条文来看,此条中的“决罚不如法”与“非法殴打”含义有别,两者的区别为:“所用系刑具中应有之物而轻重多寡与例不符,如律内所称应笞而杖之类,则法虽在而用之不当,故谓之不如法。若非例准行用之具,另用他物拷打,则所用并非刑具中之所有,谓之非法殴打。”[51]其间界限分明,不可牵混。(www.xing528.com)

清代妇女通常不直接参与庭审程序,这既反映了儒家思想轻视妇女权益的立法表现,又体现了对于妇女的特定保护思想。清律规定,妇女除犯有奸盗、人命等重情案件,以及因别案牵连,身系正犯,准行提审外,“其余小事牵连,提子、侄、兄弟代审。如遇亏空、累赔、追赃、搜查家产、杂犯等案,将妇女提审永行禁止。违者以违制治罪。”[52]对于妇女怀孕期间应予执行的刑罚,则在期限外加以延缓。依清律,如果妇女在孕期应予拷决,则“依上保管,皆待产后一百日拷决。若未产而拷决,因而堕胎者,官吏减凡人斗伤罪三等;致死者,杖一百、徒三年,产限未满,而拷决(致死)者,减一等”[53]。如果孕妇所犯系死罪,应“听令稳婆入禁看视,亦听产后百日乃行刑。未产而决者,杖八十;产讫限未满而决者,杖七十;其过限不决者,杖六十”[54]。对于孕妇的行刑,主要按是否违反规定的产限,执行时有没以堕胎或者死亡等严重后果来拟定官员的刑罚。如果州县官违犯规定而拷决,系失于详审而犯的,则各减三等。州县官在孕妇未产时拷决执行但没有堕胎情节的,或者在产限未满时拷决未致该妇死亡的,则依不应轻律笞四十。

古代的刑罚赏赐,注重顺应四时,以求天人和谐,通常系为春夏行赏,秋冬施罚,以对应于春夏的生长孕育之期和秋冬的肃杀凋零之气,故周礼中的司法官称之为秋官。如果州县行刑不依法定的季节即应追究法律责任。清代规定:“每年正月、六月俱停刑,内外立决重犯俱监固,俟二月初,及七月立秋之后正法。其五月内交六月节,及立秋在六月内者,亦停正法。”[55]又规定,“凡遇庆贺穿朝服,及祭享、斋戒、封印、上元、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每月初一、初二并穿素服日期,俱不理刑名;四月初八日不宰牲,亦不理刑名;内外一体遵行。”[56]即使是十恶不赦之犯,或者强盗犯罪,系决不待时,“若于禁刑日而决者,笞四十。”[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