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狱管理的责任
州县监狱管理的责任可以分为管理内部事务的相关责任、人犯越狱或死亡的责任以及管理中的其他责任三个方面来予以分析。
1.管理内部事务的责任
清代州县监狱的管理,专职管理的官员系典史或吏目,称为管狱官,职在专门,故吏目、典史除捕务外,其上司不准滥行差遣。如果上司滥行差调,应罚俸一年[97]。州县官总领一县事务,当然负有管理监狱的义务,但州县官的管理较之典史或吏目而言,系间接的管理,通常被称为有狱官。
州县监狱通常分建内、外两处,强盗和斩绞重犯,防范责任和难度相应较大,因此都禁于内监,军流以下人犯较之前者危险性和防范难度为小,因此均羁押在外监。此外,还须另置一室以便关押女犯,为女监。州县官虽非专管官,但于狱务管理的责任却不可推却。清代规定,州县官到任之初,即应查勘监狱,检查监狱的设施是否坚固完好,并把相应情况造具文册申送上司存案。州县官在接任交代之时查见监狱废坏而不修缮,并且扶同捏饰具报的,应将旧任官降一级调用,新任官降一级留任。州县官在任,应对辖下监狱经常性地巡察查看,如果不负责任、巡查怠忽以致墙壁倾坏不修、吏卒疏懒懈怠,即使没有越狱脱逃之类的事情发生,也应罚俸一年。
州县监狱严禁向羁押人犯收取法外费用,诸如铺监使费应绝对禁止。如果禁卒人等无视法律规定,借机敲诈勒索,应将失察之管狱、有狱官照失察书役犯赃例议处,系知情故纵的,应照纵役犯赃例革职[98]。当然,对于该类处分,通常依管狱官、有狱官的职责不同而有所区别,诸如前述的监狱巡视责任,有狱官即比管狱官的处分要轻,有狱官罚俸一年,而管狱官的相应处分却为降一级调用。
州县监狱对于关押人犯必须详细造册呈报,清代规定,各省的知府、直隶州知州应设立监狱循环号簿,并行令所属之州县,应将每日出监人犯姓名填注簿内,按月申送,由该管府州查阅并呈报督抚存案核查。州县官违反规定,将收监人犯隐漏不行填注的,应根据收押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处分:隐漏依法不应收禁之人的,应将该州县官照滥禁律罚俸一年,并降一级调用;将应当收禁之人遗漏未予填注的,处分稍轻,也须罚俸三个月。清代对于重犯文册的管理更为慎重,诸如官员造报文册时将已决人犯遗漏开除,仍行填报,应罚俸一年[99]。从上述的规定来看,重犯的文册管理责任较之轻犯重,如将无罪之人或者与案件不相关联的人羁押不行填报,其责任更重,而且是作为私罪来处分的。
对于关押之人犯,徒以上应锁收,杖以下散禁。且应保持囚犯生活的基本条件,依清代规定,监狱应“日给仓米一升,寒给絮衣一件。锁杻常洗涤,席荐常铺置,夏备凉浆,冬设暖床,疾病给医药。”[100]又规定,狱卒不准虐待囚犯,因凌虐致其死亡的,管狱官、有狱官知而不举应革职治罪,即使实不知情,州县官也应降二级调用;狱卒凌虐后果不重、人犯未死的,州县官系知情故纵,应革职,失于觉察则降一级留任。此外,监狱人犯的锁系、关押器具和设施应该按法律规定来办理和购置。清代规定,官员为了苦辱人犯,在狱内使用柙床这一非人道的设施,应予革职治罪;又规定,官员将犯人拘禁地窖,或者用长木将各犯同系一处以致他们无法转动身体的,应革职。州县监狱的囚粮、衣裤、医药等项基本生活和医用物品的供给,必须按数支给核实报销,如有克扣冒销情弊,州县官应革职提问,失察刑书克扣钱粮等物,则降一级调用,因克扣致人犯冻饿死亡的,该员应予革职[101]。
清代规定,人犯须监禁于法定的处所。官员不准私设禁所和违法收押,除重犯监禁候审外,其余干连之人和一应轻罪之人,均应取保候审。又规定,州县官擅设仓铺、所店名目,将轻罪和干连人犯私禁致其死亡的,应按律治罪。如有书吏差役私设仓铺所店及班馆、押保店等项名目,押禁轻罪或干连人犯致毙人命,本管官知情故纵者革职提问;即使未致人犯死亡,州县官系知情故纵,也应降三级调用。州县官于书差私设监所致毙人命实不知情,但有失察过错的,应降二级调用;州县官失察书差私设监所,但未致死人命的,则降二级留任。可见,人命攸关,州县官的处分就相应加重。对于私设监所的行为,不但州县官要负责任,即其各级上司也因此可能受有处分,如臬司、道、府、直隶州失察所属私设班馆等项名目,同城之府、州应降一级留任,道员应罚俸一年,臬司则罚俸九个月;并非同城但有失察之责任的,府州应罚俸一年,道员,罚俸九个月,臬司,罚俸六个月。上司同城,监管的责任较不同城为重,处分也因此更为严厉。非但如此,每逢夏季热审届期,督抚皆应遴选诚实佐贰人员赴各州县明察暗访,一旦发现有书差私设班馆情弊,应立即密禀查参;如果查察没有私设实情,该员应出结存案,以备日后查核,凡有查察不实,或扶同捏饰,或有失察情节,皆应追究其相应的责任[102]。从法律的规定来看,层层监督,各负其责,不失严密。
此外,州县官如疏于管理,以致狱内私设牢头,欺压虐待其他人犯,则照失察狱卒凌虐罪囚例分别议处,即使没有凌虐情节和严重后果,州县官也应降一级留任。州县官失察狱卒,致酿人命,处分更重。清代规定,州县官不负责任以致狱卒听受贿嘱,谋死本犯,应降三级调用[103]。监狱的人犯与禁卒等必须遵守监规,不准持有和使用违禁物品,清代规定,禁卒将鸦片烟带与犯人吸食,管狱官失于觉察,照约束不严例降一级调用,州县官降一级留任[104]。
2.人犯越狱、脱逃、死亡的责任
州县监狱管理不严,以致囚犯越狱或者在狱内非正常死亡,州县官负有管理责任,难逃干系,也有相应处分。
囚犯越狱,通常依其刑罚的轻重来议定州县官的处分。凡罪应凌迟斩绞等犯越狱,或者系免死问发新疆、脱逃拿获后按例应予正法之人犯越狱,不论人数多少,督抚即应指名题参,将管狱官革职拿问,州县官则革职留任。如果州县官能于五日限内将其全部缉获,则改为降一级留任,一年无过则题请开复。该员能在五日限外、四个月限内拿获的,应从拿获之日起,扣限一年,无过开复;在四个月限内不能全获的,仍应留任一年戴罪督缉,限内全获,自拿获之日起,扣限一年,无过开复。如果超过一年之限,一名未获,州县官应降一级调用;二名未获,降三级调用;三名未获,应予革职。清代规定,凌迟斩绞重犯越狱,州县官于承缉限满尚有一、二名未获,按例应受降级调用处分的,然该员如系有级可抵不致离任之员,仍可留任,限五年缉拿。在该限届满后,还有人犯未获的,脱逃一名,该员应降三级调用,二名未获,应革职,逃犯交与接任官照案缉拿。至于凌迟斩绞重犯越狱,州县官限满不获,因无级可抵等情,实须降级、或应实际革任的,均应饬令离任,并留于该地方协同接任官缉拿,能在五年限内全获逃犯的,该督抚给咨送部引见、请旨开复。如果限满还有人犯未获,州县原议降调处分的,一名未获,应再降三级调用;二名未获,革职。该员系原议革职之员,即照例交部治罪,并规定,即使人犯为他人捕获仍须照例科罪[105]。州县官的缉犯责任往往延及革任之后,处分虽严,却也为其开复带来机会。
重犯越狱未获,必须如实呈报,州县官希图规避处分,将别案正法或者缢死、溺死贼犯捏称此案正犯的,应革职[106]。不但如此,州县的各级上司府、道、臬司、督抚不行详报或具题者也应给予相应处分。(www.xing528.com)
至于军、流、徒、杖等犯越狱,不论人数多少,均定限四个月题参疏防,将管狱官革职留任,州县官停发俸禄,戴罪限一年督缉,限内逃犯全获则予开复,逾限未能全获,则计名数定罚:一、二名不获的,罚俸一年,三、四名不获的,降一级调用,如有五、六名不获,降二级调用,七、八名不获,降三级调用,九名、十名以上不获,则降四级调用,逃犯交与接任官限年缉拿。接任官缉犯,以到任之日起计算,限一年缉拿。如限满尚有一名至四名未获,应罚俸三个月,五至六名不获,罚俸六个月,七至八名不获,罚俸九个月,九名、十名以上不获,应罚俸一年,未获逃犯照案缉拿。又规定,原任州县官在承缉限满后,未能缉获或全获人犯,按例应降级调用,但该员系有级可抵不致离任之员,仍应留任再限一年缉拿,限满不获,照接任官之例按其名数分别议处,此时,即使全获人犯,也不予议叙[107]。从上述规定来看,人犯越狱脱逃,州县官的处分依罪犯的刑罚轻重分为两个层级,即凌迟、斩绞人犯脱逃和军、流、徒、杖人犯脱逃两种处分,逃犯刑罚重者州县官的处罚相应为重,其各个层级内的处分系以脱逃人数为准,军、流、徒、杖人犯脱逃,不依相应之刑罚轻重定拟州县处分,唯以人数为准,似显含混,因为其中忽视了罪犯的社会危害性。州县官的处分如唯系降调,尚有机会留任续缉以求开复。
前述的越狱脱逃人犯,皆已拟定罪名。州县官禁狱不严,致使没有拟定罪名人犯越狱脱逃的,均应定限四个月题参疏防,且该管督抚应着速于限内将该犯原犯事由以及定案时应当定拟何罪逐细严查,如果供证明确、罪无可疑,即应在题参疏防文内声明该犯应得罪名,以此作为州县官照例议处的依据;至于系监候待质、供证未确、罪难悬定之犯脱逃,该督抚也应于疏防文内据实声明,将州县官先照军、流、徒、杖等犯越狱之例议处。又规定,越狱人犯罪证确凿,而州县官捏称供证未确、罪难悬定以希求规避处分的,应革职[108]。
州县官应按规定将人犯锁锢和收监,如有疏忽或徇私情节致使该犯逃脱,应予处分。《吏部则例》规定:官员将斩绞人犯不行锁禁、着人取保,以致该犯脱逃的,应革职。如果应行禁监而推托其他衙门不予收监,以致人犯脱逃,应降三级调用。又规定,州县官将应行锁禁之应拟军、流、遣罪人犯取保脱逃的,应降一级调用,将徒罪人犯取保脱逃的,罚俸一年,将笞杖人犯取保脱逃的,应罚俸六个月。至于侵欺挪移案内应行监追之官犯脱逃,系为州县官不行监禁、听其在外居住所致,该员应革职,即使该犯没有脱逃,州县官也应降三级调用。凡系奏参革职提问之员,不监候具题结案以致脱逃,州县官应革职[109]。
监狱人犯之死亡,通常系由瘐病、自尽、灭口、虐杀等等原因所致。州县监狱人犯在监病故,如果查讯明白确非凌虐所致,依《吏部处分则例》,通常州县官未定有相应处分,唯于管狱官系职在专门,故依人犯的刑罚轻重予以处分,一般说来,人犯罪行越重相应的处分越轻。至于州县官,在人犯病故后,应据实详报,否则,应罚俸六个月[110]。
人犯在监自尽,州县官也难逃其咎,虽然这种现象并非州县官职权所及可能掌控。乾隆二十九年复准:“斩绞人犯在狱自尽,不论已未上有杻锁,管狱官降一级调用,有狱官罚俸一年。”[111]后经改定,乾隆五十五年奏准,凌迟及斩绞立决人犯在监自尽,州县官应降三级调用;斩绞监候人犯狱内自尽,州县官降二级调用;如军流以下人犯自尽,州县官应降一级留任。本系罪该处死人犯自尽,州县官的处分反而加重,其中考虑的因素,可能是凶犯得逃显戮,未能收到统治者认为应该表现的社会效果,以致人犯自杀被认为是规避了制裁。至于侵欺挪移案内已经拟斩情实,且应行监追之官犯在监自尽的,因为既使该犯逃避了处罚,又增加了追赃的难度,因此处分更重。其中州县官应革职拿问,其上司如府州同城者,降三级调用,不同城者,降二级留任;其他道司督抚皆各有处分。该规定从一个侧面也表现了有清一代对于赃犯惩罚从严的一般政策。如果人犯之死非由自尽,而系徇私枉法以致杀人灭口,应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吏部则例》规定:官员将叛逆、强盗及斩绞重犯灭口,应革职提问[112]。
3.监狱管理中的其他责任
州县在监狱管理中,尚有一些零散的处分规定,现分述如下[113]。
遇赦滥禁。我国古代向有体现恤刑政策的赦免制度,清代规定:各省狱囚如有适逢恩赦,经刑部核复明白应行援免者,赦免批文到达之日,即应将该犯释放,州县官如将应免人犯不予释放,监禁延至十日以上的,应革职。
擅禁犯罪官员。凡奏参犯罪官员,未经奉旨革职拿问,不许擅自锁禁,如妄行拿禁,该官应革职。
滥禁递籍笞杖人犯。递回原籍笞杖人犯,承审衙门应在递解文移票内注明该犯罪名和“不应收监”字样,前途接递州县遇有此等人犯应妥善安排,不得滥行监禁,如有违犯,照不应禁而禁杖六十公罪律,将该员罚俸一年。
锁锢疯犯。凡永远锁锢之疯犯在监坠炼身死,州县官应照军流以下人犯在监自尽之例议处。
罪犯在狱伤人。人犯在监伤人或自伤,依其刑罚轻重议定该管官处分:系斩绞人犯在狱伤人,州县官应罚俸一年;军、流、遣、徒人犯在狱伤人,应罚俸九个月;笞杖人犯或者干连之人散寄外监伤人的,州县官应罚俸六个月。
州县官有关监狱管理的处分也有相应的减免原则。如狱卒凌虐罪囚未致死,或者书差私设监所致毙人命,州县官自行查出究办者,应免议[114]。乾隆十四年议准:“官员将越狱逃犯即行拿获,或被官兵追迫投水而死或自尽者,皆免其处分。”[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