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查验缉捕的责任
有清一代对于盗贼案件的处理规定了一系列的处分,至详至悉,严厉峻刻。清代规定,地方呈报有盗劫之案,州县官要不论远近,无分风雨,立即会同营汛飞赴事主之家查验。诸如盗贼前后出入情形,有无撞门毁户痕迹,有无遗下器械油捻之类,事主有无拷燎捆扎伤痕之情皆须细致查寻,并详讯地方邻佑、更夫、救护之人,当场讯取确供,填注通报文内。州县官不遵规定,并未亲往查验,或者将未曾亲见情形捏报亲见,应予革职处分。州县官不但对其亲辖地方的盗案处理不力要受处分,即对于邻境管辖的案件也有相应义务:如其地方印官因公出行,对方佐贰捕官申请复加查验,例应前往而推诿不行的,应降一级调用;实未亲往,却以对方佐贰捕官的勘验附会并捏作亲往的,要降三级调用[12]。强调责任追究的连带性。(www.xing528.com)
清代对于州县官处理盗贼案的处分,依据该案发生的地点、情节和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康熙七年议准:“凡强盗入城池、仓库、卫所杀官劫民,抢夺狱犯,将承缉州县印、捕官并捕盗同知、通判住俸,于题参疏防之日扣算,限一年缉拿,尽获开复。若限满不获,降一级调用。”[13]又如连劫之案,如有一家接连数夜遭劫或数家同夜被劫,均扣限四个月查参。且无论盗犯是否同一团伙,即将该地方官降二级调用。至于只有一人行劫及一人行窃临时行强或临时拒捕,或者一人白昼抢夺逾贯并伤人之案,均无庸题参疏防。该地方官如能在一年限内拿获的即可免其开参。但是,对于群体作案和强盗案件,因为性质较重,危害性大,处分则相应加重。清代规定,伙众行窃、抢夺案件,人数达十人以上的,即使没有拒捕伤人和赃逾满贯的事实或情节,亦照盗案例题参疏防、按限议处,即该种窃案按盗案对待。至于白昼伙众抢夺并未伤人,但赃至十两以上案件,照窃案满贯例扣限六个月查参,承缉官初参罚俸一年,再限一年缉拿,二参罚俸二年。对于强盗案件,诸如骑马贼拦抢之案,即使没有持械伤人及赃逾满贯情事,亦照盗案例题参疏防[14]。由此可见,州县官办理窃盗案件不力,其加重处分依据的情节和后果有时间、次数、抢劫的数量等等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