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的新思路

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的新思路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科班教学的“新”思路200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大量引用材料命题,强化了能力考查目标。那么,文科班的教学即使为了应试也要考虑新的路径了。据悉,高考的考试范围要将初中的课程内容包含进去,这样,文科班教学的负担就更重了。分析这3种类型或许能够为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提供“新”的思路。文科班教学绝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

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的新思路

文科班教学的“新”思路

200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大量引用材料命题,强化了能力考查目标。这既符合选拔性考试的目的,也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相吻合。全国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应该说代表了高考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全国卷,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广东省,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已经朝着这方面努力,其他一些自主命题的省市也在不同程度地尝试改变原先的命题模式。此前几年的高考试题很大程度上考查的是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因此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概率很大;如果高考按照今年的模式发展下去,这套复习方法肯定失灵。那么,文科班的教学即使为了应试也要考虑新的路径了。换言之,应试教学如果能够应对高考这样的能力考查,应试教学也可以正名为素质教学。

命题大量引用材料,于是有人提出要加强史料教学,这是否可行呢?笔者见到河北省一位教师写来的稿件,鸦片战争一节他引用了近千字的原始资料,包括条约的原始文本、治外法权的解释、反映战后社会变化的笔记等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一个接一个,假如教学都这样大量援引史料,学生的阅读量陡增。人民教育出版社曾邀请大学教师编撰过类似资料,一本配合必修二的《历史材料与解析》就有45万字,别说学生阅读,教师细细看下来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课堂上大量解析材料需要增加课时,要求学生课下在历史学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显然不现实。目前初中教学并不能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多数文科生都需要从头学起,高中教学本来就不轻松,再加史料教学,谈何容易?!据悉,高考的考试范围要将初中的课程内容包含进去,这样,文科班教学的负担就更重了。以往高中教学流传一句话“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现在这样考,怎么教对路呢?

20世纪90年代初高考历史开始引用材料命题,肇始者是现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那时命题处历史学科的负责人梁育民先生。引用材料命题的最佳状况是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科能力。后来十几年的高考走了一条上曲线,没有始终延续90年代初开创的命题思路。在新课程背景下,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又回归能力考查的方向,技术较之以前成熟。以全国卷和广东卷为例,命题运用材料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分析这3种类型或许能够为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类型是运用材料考查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如:全国卷一第14题: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www.xing528.com)

此类试题不属于创设新情境。一般来说,教学在讲到民用工业时都要给出“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概念。官督商办、官商合办都是历史学家的总结,当时并无这些词汇。试题没有直接考查这些概念,而是用材料暗含着概念,对号入座,选择典型企业。这样其实是考查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在全国卷一的12道选择题中,至少有7道题都是这样的命题思路。这就要求教学遵循历史学的认识规律:先将史实搞清楚,理解之后再总结认识。假如教学中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经过、经营状况讲清楚了,然后指出它不同于江南制造总局、发昌机器厂的形式,最后再给出形式的概念,这样即使教学中不引用材料,学生见到此题也不会发懵。反之,先入为主讲概念和认识,学生能够结合史实理解,当然也可以,如果不能联系起来,脑子里就只剩下一堆概念和认识。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理解用不着死记硬背,也不必非要解读材料。

第二种类型是运用材料扩充史实,考查理解、认识。如:全国卷一第37题“唐代科举与英国文官制度”、第39题“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两道大题,后一题更典型。人教版中国古代史选修教科书有关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介绍只有107个字。高考试题罗列了从1629年到1771年间,土尔扈特部从出走到回归的大事,共计16条,近500字,基本将这个事件的细节展现出来了。此类试题是在学生已知基础上提供的新情境,但不是全新的情景,材料的作用在于将史实具体化。教科书讲土尔扈特回归的原因只说了俄罗斯的民族压迫和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试题在材料的基础上要求从更多的视角详细分解回归的原因。一般来说,此类试题选择的“题眼”应当是重要的、或有重大意义的史实。唐代科举显然属于重要史实,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属于有重大意义之类。全国卷二第37题马嘎尔尼访华事件,也属重要史实。此类试题引用材料将教科书简单化的史实回归到历史原本复杂的场景,要求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由此真正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教学怎样应对呢?这同样要求教学遵循历史学的认识规律:先将史实搞清楚,尤其是重要史实,细节越清楚学生的印象越深刻。教科书因篇幅限制可以将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但教学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复杂性,训练学生从更复杂的角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假如模仿高考试题进行史料教学,不啻于舍近求远。例如,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停留在教科书的结论上就是简单化;百日维新颁布的几百条改革法令,将本来支持,或有条件地支持变法的既得利益群体,以及反对改革的顽固派集合到一起,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失败的原因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再如:编户齐民,为什么重要?编户都登记什么?怎么管理?编户民的义务?把这些搞清楚了,认识编户民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关系就迎刃而解了。编户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范围增加这个内容是有根据的。文科班教学绝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因为文科班不同于高一教学,高一还有许多准备学理科的学生,文科班的目的就是学文科,因此,文科班教学本应当以高考的水平作参照。将重要的史实搞清楚,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看到复杂的材料题就不难应对了。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运用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这种试题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教科书重点内容基础上的命题,如,全国卷二第39题“驼峰”运输线试题和一些选择题,教科书没有这些内容,或与教科书认识不一样。有关抗日战争的意义,虽然中学教科书也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但是,用什么史实诠释就不一样了。只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显然缺乏说服力。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样也不能否认发自民族情感的抵抗,包括国民政府的坚持抗战。用片面抗战路线认识正面战场显然已不合时宜。高考考了驼峰运输线,考了废除治外法权,客观地认识国民政府的抗战,还有那些重要史实必须了解?研究高考不仅在于解读考了什么,举一反三更有意义。以学术眼界审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典型不仅是抗日战争,还有很多重大事件需要摆脱传统的窠臼。在中学教科书里,国民政府在1939年以后的抗战只提到枣宜会战,剩下就是反动和溃败,事实上,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战役和中国远征军都很典型也很重要。再如,罗斯福新政影响深远,还能联系认识当今西方的金融危机,如果按照教科书教学,学生对新政的了解和认识就比较狭窄。系统地讨论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很大篇幅。笔者在此仅想提示高中教师,关注学术研究才能跟上高考的变化,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显然也不是借用材料能够奏效的。

另一种类型是完全创造了新情境,主题与教科书基本无关。广东卷此类试题很典型,但赋分较少,全国卷还没有出现过。对这类试题没有应试的办法,老老实实地打基础,还要看学生智商的差异。有些发达国家以这种形式的命题为主,但他们的教学也完全不是我们这个样子。我们的考试要走到这一步,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2008年的高考还出现了考查史学意识的试题。如,全国卷二第23题、广东卷第4题。后一题需要分析材料和结论的关系,考查了史学思维的基本意识。这样的试题都是在引导教学回归历史学的基本训练。中学历史教学不是要培养历史学家,但是,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历史学家的基本思维素质。考查重证据的意识和证据与结论的基本关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命题朝这方面发展对中学教学改革是有利的。

体会2008年高考试题的变化,教学最基础的工作是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史料教学要适当,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这样的教学流程其实并不“新”,乃是回归历史教学的原本。

后记:《历史教学》是专业杂志,高中教学有高考的压力,那么杂志就要提供这方面内容。出于工作需要关注高考于我由来已久。写这篇文章纯粹因为来稿都不符合要求。此文刊发在《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12月上半月刊),网络上被多次转载,可见高考的威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