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揭秘上海陆战队与上海海军特务机关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揭秘上海陆战队与上海海军特务机关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接近上海,日本海军增派多艘军舰进入上海港,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多次组成陆战队进入上海市区。政局趋于安稳后,陆战队的一部分编成“上海陆战队”留在上海,归第一遣外舰队管辖,并且在上海修建总部和永久性营房长期驻扎。“X机关”正式名称为“上海海军特务机关”或“上海海军特务部”,设首席武官负责指挥。上海海军特务部成为军令部在上海的重要情报来源。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揭秘上海陆战队与上海海军特务机关

上海陆战队的谍报组织

1885年以来,日本政府借口保护日本和侨民的在华利益,长年派军舰来华“警备”,根据所谓需要,舰上水兵有时也会临时组队登岸。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接近上海,日本海军增派多艘军舰进入上海港,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多次组成陆战队进入上海市区。政局趋于安稳后,陆战队的一部分编成“上海陆战队”留在上海,归第一遣外舰队管辖,并且在上海修建总部和永久性营房长期驻扎。在一·二八事变后的1932年10月,海军省将“上海陆战队”升格为独立的常设部队,称“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编制为两个大队(约两千人),长年驻扎上海,成为深入中国要害地区的毒瘤。

在第一遣外舰队司令部指挥下,陆战队亦负有收集情报的职责,具体工作由陆战队情报部领导。1928年的情报部由参谋、副官、情报员、翻译组成,负责情报的侦察、收集、汇总、分类、报告、通报,同时指挥陆战队所属的通信队和各大队实施谍报活动。通信队的任务是利用无线电台截收中国各方的无线电通信,使用收音机监听广播,各大队总部则通过上海的日资工厂、商社、官宪或日侨等,对所需情报进行侦察、汇总、分类、报告、通报,并且领导下属各中队的情报工作[228]

陆战队的这套谍报系统,尤其是无线电截收和破译,在一·二八事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据相关战史记载,进攻上海的日本海军在一·二八事变期间,“作战初期获得了敌人集结方面的若干资料,接到有关敌空军动向的较详细情报。除此以外,缺乏准确的情报。至二月中旬,根据陆战队特务班对敌方通信的解读,加上陆军登陆后其完备的情报机关的活动,才终于逐渐获得有关敌情的准确资料”[229]。据此可知,陆战队的通信队通过对所谓“敌方通信的解读”获得了不少重要情报。

上海海军特务机关及其谍报报告的种类和内容(www.xing528.com)

鉴于无线电谍报发挥的重要作用,1933年军令部在上海虹口狄思威路(今溧阳路)成立“X机关”,专门负责破译中国等国家的密电。“X机关”正式名称为“上海海军特务机关”或“上海海军特务部”,设首席武官负责指挥。

该机关成立后,倾力于破译工作,同时也通过其他途径收集情报,对于所获情报,以书面报告和电报向军令部报告。书面编号报告有“申情报”“申情报机密”等,均报告中国的军情、政情等,如1933年发出的“申情报”第10、11、14号分别为“航空方面民间诸团体状况”“中央军队一览表”“中国航空公司营业成绩概况”[230]。“申情报机密”一般都来自中国军政机关或要人的内部消息。如1934年初的“申情报机密第2号”内容是国民党四中全会秘密会议的内容。

电报报告往往是破译的中方密电,在电文中一般称“K情报”。因为对中国官方尤其是航空部门的密电的破译很顺利,“X机关”的电报报告频度极高,如1934年至8月10日共发机密电报224份,几乎是一天一秘报。报告的内容都涉及中国军事政治机密,其中有关中国空军、海军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情报居多。以1934年的部分机密报告为例,1月9日“第26号电”报告洛阳机场扩建的决定,1月29日“第50号电”报告四中全会表面是谈国防问题,却有秘密会议决定空军建设三年计划和航校培训计划,2月14日“第65号电”是福建飞行队飞机的去向,旧福建军运往南京、上海,上海向济南兵工厂发送的材料数量。2月21日的“第26号电”是巩县兵工厂运到南京的炸弹数量、航空处用于航空建设的预算外费用[231]。上海海军特务部成为军令部在上海的重要情报来源。

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上海海军特务部在收集情报尤其是无线电谍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日军提供了大量机密情报,成为日本海军在上海的重要谍报机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