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及青岛守备军司令部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及青岛守备军司令部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军占领青岛后的11月,设立青岛“守备军司令部”,由甲午战争时期的谍报功臣神尾光臣任司令,统辖四个大队以及占领区的军政民政,并负责监督和“保护”胶济铁路及其附属矿山的经营管理。二是以青岛为根据地进一步向内陆渗透获取资源,为此日军试图延长胶济铁路至山西等地。守备军参谋部便是这一调查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实施者。其中,临时铁道联队本部调查部、青岛军政署等充当了重要角色。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及青岛守备军司令部

1914年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同年9月以日英同盟为借口,侵占德国在胶州湾的租借地青岛、德国敷设经营的胶济铁路以及相关矿山,并且强占胶济铁路沿线属于中国主权的地区,由此开始了对青岛长达八年的统治。

日军占领青岛后的11月,设立青岛“守备军司令部”,由甲午战争时期的谍报功臣神尾光臣任司令,统辖四个大队以及占领区的军政民政,并负责监督和“保护”胶济铁路及其附属矿山的经营管理。守备军司令部设立之初其主要军政机关有参谋部、宪兵队、临时铁道联队、埠头部、港务部、兽医部、通信部、经理部、邮电部、水道部等,另有青岛军政署和李村军政署。

日军占领青岛后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掠夺当地资源,日军已开始付诸实施,例如,没收所谓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财产包括中德合办企业,接管了德人投资淄川、坊子、金岭镇等矿区。二是以青岛为根据地进一步向内陆渗透获取资源,为此日军试图延长胶济铁路至山西等地。三是在山东建立日本的经济势力。对此,占领军除了亲自参与经营若干事业,甚至包括屠宰业外,还积极引入日本工商资本在青岛建立各种产业[200]

要达到以上目的,就必须对相关地区的资源、交通道路、地志、经济、企业等全方位“摸底”调查。守备军参谋部便是这一调查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实施者。除了直接实施外,参谋部还组织司令部下属各部门展开调查。其中,临时铁道联队本部调查部、青岛军政署等充当了重要角色。

参谋部的谍报活动与成果

参谋部的主要谍报对象是山东及周边中国军队的状况、铁路、兵要地理与资源。

对守备军来说,山东境内的中国军队是其潜在威胁,因此,参谋部严密监视其动向,并且不时将侦察结果绘制成“山东省中国军兵力部署要图”上报。以1916年为例,参谋部在6月、11月两度绘制要图。要图标明了各地驻军的番号、建制、兵种、机枪大炮等重要武器的数量,还用彩色文字区别新军和巡防队[201]。据此,中国军队在整个山东省的部署状况一目了然。

对于山东周边的中国军队,参谋部也十分关心,定武军是北洋政府的主要近代武装力量,装备精良,能征善战,当时驻扎在安徽等省。对此,参谋部也是重点反复侦察,一年数报。仍以1916年为例,参谋部于7月、10月、12月三次侦察,绘制成“安徽省及其附近中国武定军部署要图”“中国武定军部署要图”“武定军职员表”等上报。要图标注的项目与上述山东要图基本相同,但图的余白部分有“备考”,以文字详细说明了各兵种的人数、新兵营所在、军事教育状况、番号的变化等。而“武定军职员表”则是营一级以上军官名单[202]。对于江苏、河南等地的军队,参谋部也有类似调查。以上这类调查,调查项目和格式都完全一样,参谋部应该制订有统一的调查计划和实施纲领。

随着调查的深入,参谋部还不断增加或细化调查项目,除了军队外,武器、兵工厂、汽车等也作为专项出现,即使在即将撤兵的1922年仍有两次集中调查。一次是1月,具体报告有,山东和河南两省的军队部署要图、驻军战斗力调查、驻军编制及重要军官表、特种部队一览表、兵器数量表、工厂调查表、汽车调查报告。另一次是9月,具体报告是山东省军队部署要图、济南及周边警备要图、由河南省经费支出的各师旅团一览表[203]。从军队部署要图的标示项目和“备考”内容看,与过去一样十分细致(见图2),山东和河南中国军队的部署状况根据此图基本能一目了然。

图2 山东省中国军队部署要图(局部)(1922年9月)

从20年代青岛守备军的调查地域看,对中国军队的调查已经缩小至山东和河南两省。这应该与参谋本部对中国的谍报区域分工有关。在华北,同时进行谍报活动的还有华北军,就像华北军与汉口派遣队有地区分工一样,山东和河南被划归了守备军。

要掠夺资源,铁路的畅通和扩张是必需的。调查现有铁路和预想铁路延伸线路也是参谋部的当务之急。铁路调查属于兵要地志的一部分,由参谋部兵要地志班负责。在实际调查中,兵要地志班也会尽量与其他项目比如沿线的兵要、物资调查相结合,以求一举多得。

对于这类调查,参谋部事先都会制定计划,对具体任务、调查时间等作严格规定。以1917年11月参谋部派遣石井泰一少佐率五人调查组潜入徐州一带执行的任务为例,参谋部的训令是:“命令你预计往返40天实地调查作为高徐铁路的延长线,徐州至周家口线的价值、各修筑工程难度,同时根据另附要领调查该沿线兵要地理。”参谋部还下达有调查“要领”,要求对兵要地志加以调查,所列主要项目为,道路状况是否适宜各兵种通过、地形地貌对各兵种行动的影响、宿营和给养条件、运输工具、水运状况等,在各项目下面还有更细的要求[204]。按照以上计划,铁路与其他兵要的调查是同时进行的。

因为胶济铁路由临时铁道联队负责调查,参谋部重点调查的是周边铁路状况和通往青岛的新路线。津浦铁路是与胶济铁路相连的重要运输线,参谋部一直派员,甚至从日本国内请来铁路专家调查。在众多报告中,《津浦铁道视察报告》和《津浦铁道行政》很有代表性。《津浦铁道视察报告》1915年7月由山田少将与山内少佐完成,由津浦铁路史、各路段基本状况、各站经济地位与装运的主要货物、轨道设备概况、停车场设施、机车与车辆状况、沿途桥梁结构、浦口的地位等组成,配以大量图表说明[205],是一份有关津浦铁路的综合性报告。《津浦铁道行政》1917年12月由军方嘱托大林一完成,该报告分11章,长达两百多页,全面记述了津浦铁路的沿革、管理局的编制、警备队组织、铁路统计、借款、运费与厘金关系、与英国的关系、运输能力、各种规章制度等。如“前言”所言,它是日军第一个从路政角度系统研究中国铁道的报告[206]

在寻找新铁路线方面,参谋部先后派人侦察济南至彰德、徐州至周家口、徐州至郾城、徐州至高密之间的地理状况和沿途物产,研究如何铺设铁路,甚至还派人调查山东至山西修筑铁路、将山西煤炭等资源运至青岛的可能性。例如,1915年11月,参谋部派牧野大尉在济南至彰德间秘密侦察近一个月。牧野写成《济南彰德间铁道侦察报告》,详细研究了两地之间的矿产种类、产量,考察了与津浦、京汉铁路连线运输的可能性,调查预设线路沿线的产业、物资集散、居民状况,并且对新铁路建成后的收入及各种影响作了预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了获得山西等地的宝贵资源,应该迅速修建[207]。此后,这类研究仍在深入,1919年春,兵要地志班负责人佐佐木到一仍为此进入山西太原,花费80天展开进一步调查。

与此同时,参谋部亦倾力于资源调查,调查项目无所不包,仅以1915—1916年以守备军司令部名义编成的部分报告为例,就有《辖区内盐田调查》《山东面粉厂》《山东省的渔业》《河南煤矿近况》《芝罘豆糟业的衰退》《山东的柞蚕》《辖区内的果实》《山东的羊毛》《山东省的牛皮牛骨牛油》《山东的猪毛》《山东的鸡蛋》,涉及矿物、工业品、农副产品、海产品等。此类调查到撤兵前夕仍在进行,1921年参谋部还在组织进行《黄河流域地区的工业资源》系列调查,同年8月已经完成第一卷“棉花[208]。由此可见,参谋部对资源的全面性调查已经扩大到山东以外的黄河流域。

除了军事、兵要地志、资源以外,参谋部在其他方面也是无所不及,如山东财政金融、物价、教育、宗教(尤其是外来宗教)、社会思想、劳力(即所谓苦力)等,相关调查报告也比比皆是。参谋部书面编号报告“青参谍”等,就是专门用来汇报这类情报的。此外,对于重要的动态情报,参谋部主要通过电报发出,编号电报有“青秘电第某号”“青普第某号”等,因此,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参谋部众多报告形式的一部分。即便如此,还是能充分反映出参谋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

临时铁道联队等的调查活动与成果

掠夺的资源需运到青岛港,胶济铁路的地位由此骤然提高。1914年冬,日军占领胶济铁路,改称“山东铁道”,专门成立临时铁道联队经营管理;1915年3月新成立的山东铁道管理部取而代之;1917年9月民政部设立后,山东铁道管理部归其管理,更名为铁道部,其职能仍然是经营和管理铁道和矿山。

临时铁道联队一建立就设“临时铁道联队本部调查部”,对占领的铁路和矿山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1914年底已形成《有关山东铁道的视察报告》,此后又创办《山东铁道调查报告》专刊,将调查所得刊印发给相关部门。从1915年1月到5月,《山东铁道调查报告》共印发26期。如表16报告名称所示,调查涉及铁路、矿山的历史、组织、财政、人事、经营管理等,十分细致全面。

表16 青岛守备军临时铁道联队《山东铁道调查报告》目录(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山東省内鉄道関係雑件山東鉄道調査報告”,1915年。外務省記録—1門政治—7類国際企業—3項交通。JACAR:B04010962300。本庄比佐子編:《青島守備軍の編刊書と報告書》,東洋文庫出版,2009年。

1915年山东铁道管理部成立时,仍保留调查课,在完成对原有铁路、矿山普查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一是参与参谋部的新铁道线调查。如1916年派员进入山西调查,在同年底完成《山西省调查报告(第一编铁道预定线调查)》[209]。报告称第一编,应该属于系列调查。1917年派员参加徐州周家口间预选铁道线的调查。作为此次调查的延续,1920年又派员调查徐州至汉口之间的铁道状况[210]。二是调查其他地区矿物资源。如1916年邀请京都大学教授小川博士来山东调查胶济铁路沿线的煤矿[211]。三是对山东等地“普查”,在1917年连续编写了《潍县概况》《台儿庄概况》《峄县概况》《沂州概况》《莒州概况》《诸城概况》《徐州概况》等。

铁道部归民政部后,又将调查的范围扩大到山东乃至中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并且为此编印了专刊《调查时报》《调查资料》。

《调查时报》的发刊时间不明,1920年7月10日的《调查时报》才是第2号[212],而同年6月17日民政部曾经给陆军省发送过此报,应该就是第1号,创刊时间大概就是6月。该刊1921年11月22日发行到第22号,而1922年6月已经发行到第25号,应该是不定期按需要发行。从篇幅看,每期也不一定,1920年的在12页左右,1922年的则在26页上下。其内容如名称所示,都是有关中国经济的最新信息,以山东方面和铁道方面为多,但也涉及中国各地经济的方方面面。如1920年的第2号目录为“陇海铁路沿线重要物产、德国时代对山东铁道货物课税交涉过程概况、江苏省南通州概况、山东省民国9年度预算、赴满洲打工者津浦京奉两铁路联票价格、津浦铁路增加混合列车”;1922年第25号目录是“最近彰德经济状况、最近顺德经济状况、山东时事日志、资料索引”。[213]

与时报大量登载经济信息不同,《调查资料》仍以登载实地调查结果为主,如表17所示,调查的内容大多是山东铁道沿线以及日军准备铺设铁路沿线的地理、经济、资源状况,但也延伸到了津浦线、陇海线、京汉线,调查地远达汉口、安庆、郑州,表现了日军企图通过铁路大动脉掠夺沿线资源的勃勃野心。

表17 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铁道部《调查资料》目录

资料来源:“本邦諸官庁、会社、協会、団体刊行各種叢書、資料及パンフレット目録”,1930年,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調書—文書課。JACAR:B10070626800。本庄比佐子編:《青島守備軍の編刊書と報告書》,2009年。

尽管铁道部的职能在于铁道、矿山等的运营管理,但根据以上事实,从情报收集的角度完全可以说,它也是一个变相的情报机构,在资源与兵要地志资料收集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青岛军政署、民政部的调查活动与成果

1914年守备军司令部成立后,设有青岛军政署和李村军政署(1916年5月被青岛军政署合并),负责占领区内的公共秩序等,下设管理港务部、埠头局、水道部、屠宰场、测候所、发电所等部门,所管事务都是“民政”。1917年9月,守备军司令部撤销军政署,设立陆军部和民政部。

“民政”的工作之一是当地经济的“开发”和“建设”。作为先期准备,军政署及后来的民政部一直组织力量全面调查山东省的“物产”与“产业”。从调查成果看,有综合类调查,如《青岛状况摘要》(1914)、《青岛发达史》(1915)、《青岛要览》(1916)、《李村要览》(1916)、《山东研究资料(第1—3编)》(1917)、《山东省主要事业概况》(1918);有贸易类调查,如《由青岛每年输出货物调查表》(1915)、《青岛港贸易主要览》《青岛港贸易统计》(各月)、《青岛港贸易消长》(1919、1920);有单项调查,以守备军的财源之一的屠宰业为例[214],就有《关于青岛屠宰场的调查》(1915)、《青岛屠宰场概况》(1915)、《德国最关心的青岛屠宰场》(1915)、《有关屠宰场的调查》(1916)、《中国牛之研究》(1916)、《山东牛及山东之畜产物》(1916)、《青岛之畜产》(1919)、《青岛屠兽场沿革》(1919)。从以上报告看,军政署等对于一些重要专题一直在反复调查。

在众多调查中,“物产”方面的大规模系列调查及其成果有二:一为1916年左右开始的“山东之物产”调查,形成的系列成果有《山东之柞蚕》(1916)、《山东之玻璃》(1917)、《山东之果实》(1917)、《博山之陶瓷器》(1917)等,根据标题可知,调查涉及柞蚕、玻璃、果实、陶瓷器;二为1920年前后民政部展开的更大范围的调查,系列成果有《山东之物产 第一编(落花生)》《山东之物产 第二编》《山东之物产 第三编(烟草)》《山东之物产 第五编》《山东之物产 第六编(矿产)》。调查的项目,第四编不明,第一、三、六编根据标题可知,第二编为鸡蛋、蛋粉、柞蚕丝及绢绸、李庄的果实、石花菜、陶器、玻璃,第五编为桐、桑植、发网、镂空花边、豆素面、米、葱、白菜染料甘草何首乌阿胶除虫菊、胡桃等,另有山东省33种农产物表。

以上调查涉及范围甚广,可谓凡是“物产”无所不查,连阿胶、发网也在其内。再从各个项目的调查程度看,也十分全面深入。以《山东之果实》为例,这份长达40多页的报告,由下列七章构成:(1)序言。(2)种类、质量、分布状况。(3)产量与价格。(4)储藏与打包方法。(5)集散与交易状况。(6)输(运)出入状况。(7)果树栽培的展望。从品种、分布、产量、价格到打包、运输方法,对山东水果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就如何“开发”这一资源提出了建议[215]。因此,以上这两次系列调查堪称对山东物产的穷尽性普查。

除了资源调查外,长期以来,民政部也收集当地的政情、民情、舆情、学运等情报,尤其是“排日”情况,由“青岛守备军民政长官”以“民谍”之名编号发出报告[216]

当然,守备军中参加调查的远不止以上机构,其他部门也实施了各种调查,如“测候所”一直观测、研究山东的气象,兽医部一直调查山东的畜产,埠头部对山东的税务、厘金也有调查,林务所则对青岛、胶州湾等地的森林多次调查,形成了大量报告。可以说,守备军司令部在收集情报上最大程度地动员了一切力量,整个守备军就是一个庞大的谍报集团。

守备军谍报活动的特点

第一,调查主体众多而专业。与关东军和华北军等仅有纯军事部门相比,青岛守备军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守备军司令部不仅指挥军事部门,还管辖通信部、经理部、军医部、邮电部、水道部、埠头部、港务部、铁道部等众多准“民用”部门,直接负责当地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在参谋部的组织领导下,众多“民用”部门都以各自领域为中心长期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报告。因为各部门都有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的参与使得调查更有专业性,更全面、深入、准确。

第二,调查项目广泛而有重点。据日本学者统计,青岛守备军出于统治、“开发”“建设”青岛的需要而编写、刊行的各类资料达190种[217]。从以上调查状况看,实际形成的报告远远超过此统计。这些报告涉及政治、行政、财政、经济、农业林业、畜产业、水产业、工业、矿业、商业、贸易、铁路、水运、港湾、卫生、气象、通信等,可谓包罗性调查。当然,日军占领青岛的根本目的还是掠夺当地资源,因此,物产资源调查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铁路及铁路新线的调查尤为密集、全面、细致,是调查的重中之重。

第三,调查区域集中。日军统治青岛的目标明确,因此,尽管守备军的调查触角西至山西,南至湖北,但绝大多数调查项目还是集中在山东省及周边相关地区。在这些地区,守备军反复精查达八年之久,对有些情报的系统掌握程度,可能超过了当地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