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斯诺等著,王福时等编译,上海丁丑编译社1937年4月出版,32开,300余页。
1936年底,斯诺在北平撰写并在多家英文报刊上发表访问陕北苏区的文章,引起了斯诺的学生和朋友王福时的关注,他把想将这些文章汇集成书的打算告诉了斯诺,得到斯诺及其夫人海伦·斯诺(即尼姆·韦尔斯)的大力支持。斯诺将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一批英文稿件提供给王福时,海伦·斯诺则忙于整理笔记,打印原稿,冲洗照片,并在所要配的照片上写说明文字。1937年春,王福时约李华春、李放、郭达等人突击编译以斯诺为主的文章,汇成一书。为躲避国民党检查,起了一个淡化政治色彩的书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于1937年4月初,由王福时父亲王卓然主办的北平《外交月报》印刷厂以“上海丁丑编译社”的名义秘密出版,第一版印5000册。
此书出版不久,1937年4月,王福时曾陪同斯诺夫人尼姆·韦尔斯访问延安。5月15日,毛泽东接见两人,王福时将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连同张学良赠其父王卓然的一支手枪,一齐送给了毛泽东。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时,曾大段引用《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所载两年前他同斯诺的重要谈话内容。
全书含八篇文章:斯诺著:《毛(泽东)施(斯诺)会见记》、《共党与西北》、《红旗下的中国》;诺曼·韩威尔著:《中国红军》、《中国红军怎样建立苏区》、《在中国红区里》;史沫特莱著:《中国问题与西安事变》;廉臣(陈云)著:《随军西行见闻录》。书中附有毛泽东头戴红星八角帽的《苏维埃的巨人》、红军战士《唱歌与战斗》等34幅照片。还附有:《中国人民大联合歌》、《红军抗日先锋进行曲》、《红军歌》、《新送大哥》、《中央红军远征歌》等10首红军流行歌曲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以及长征路线图。
此书中,《毛(泽东)施(斯诺)会见记》是毛泽东在延安先后六次与斯诺的谈话,是在国内首次以图书的形式全部发表的。
《共党与西北》一文,是斯诺从陕北返回后,于1937年1月21日在北平协和教会作的关于苏区所见所闻的长篇报告。其中有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内容。廉臣(陈云)著《随军西行见闻录》更是长征的专著。另外,收录的10首红军歌曲中,有一首《中央红军远征歌》,歌词浓缩了红军长征的经历,体现了红军将士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首歌的歌词是: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固陵新田打胜仗。
十一月里来湖南,宜临永蓝一齐占,通过二道封锁线,吓得□□狗胆寒。
十二月里过湘江,广西军阀大恐慌,突破三道封锁线,势如破竹谁敢挡。
正月里来梅花香,打进青州过乌江,占领黔北几十县,红军威名天下扬。
二月里来到黔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两千几。
三月打回贵州省,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坍王家烈八个团,消灭周薛两师兵。(www.xing528.com)
四月红军向南征,打了贵阳打昆明,巧妙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蜀中行。
五月过了泸定桥,刘文辉部望风逃,大渡河险从容过,十七英雄姓名扬。
六月里来天气热,夾金山上还有雪,一四两个方面军,懋功取得大会合。
七月转入川西北,黑水芦花青稞麦,吃苦耐劳为谁个,为了苏维埃新中国。
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行军不怕冷,草地从来人少走,无坚不摧是红军。
九月进入潘州城,陕甘支队向北行,突破渭河腊子口,打了步兵打骑兵。
二万里远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粉碎敌人新围剿,抗日讨逆救中国。
《红旗下的中国》一文,斯诺通过:寻找红色中国;到“西边的安乐乡”——西安;到红区去;被“白色土匪”追逐;叛乱者;红色伴侣们;毛泽东——苏维埃的台柱;红军大学;红色剧社;和红区农民谈话;西北的红星;苏维埃的工厂;彭德怀论游击战术等13节,分述了他为什么要到红区的原因,以及从北平出发到红区的经过和在红区的感悟。这些内容,在斯诺以后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都有。
《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一文,是毛泽东在1937年3月1日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一次重要谈话。这篇谈话涉及西安事变;1937年2月中旬召开的国民党三中全会;2月2日发生的西安枪杀王以哲事件等,毛泽东在对形势分析后,提出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具体建议和作出的让步,并预言中日之战不可免。
《中国红军》、《中国红军怎样建立苏区》、《在中国红区里》三篇文章,是美国记者韩威尔在川陕根据地采访的报道,是人们了解红四方面军的重要资料。
《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中的多数文章是斯诺所写,此书要比英国戈兰茨公司的《红星照耀中国》早出版半年,比中文版《西行漫记》早面世近一年,因此史学界认为《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是《西行漫记》的雏形本。该书出版后,迅速在国内外传播,并被翻印出版。据当年编译者之一李放回忆说,1939年他离开天津南下途中,看到《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几种不同版本。王福时也曾见到过三种不同的版本。2006年8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为纪念长征70周年,以书名《前西行漫记》,重新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另外,还发现有类似《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或从中节录的版本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