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长征著述版本图录:《中国的西北角》

早期长征著述版本图录:《中国的西北角》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著,天津大公报馆1936年8月初版,1936年11月第四版,大32开,354页。1936年5月,范长江回到天津后,将自己“成兰之行”的通讯报道结集,以《中国的西北角》为书名,由大公报馆8月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出版不到一个月,初版数千册就被抢购一空,紧接着于9、10、11月发行了第二、三、四版,到1936年4月已印到第七版,成为一部风行全国,脍炙人口的杰作。

早期长征著述版本图录:《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著,天津大公报馆1936年8月初版,1936年11月第四版,大32开,354页。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省内江县人。青年时曾参加过著名的南昌起义,后来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3年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大公报》撰写通讯,开始其从事新闻工作的生涯。

1935年,年仅26岁的范长江,在得知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根据地北上消息后,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对于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以及西北地区的现状和未来。他在生活、安全均无保障的情况下,自筹旅费,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于1935年7月14日从成都出发,到川西、经陇东、越过祁连山,沿着河西走廊,绕过贺兰山,跨过内蒙古,穿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寒冷高耸的雪山,沼泽密布的草地,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他将西北沿途的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社会动态、民族动向写成数十篇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予以报道。其中写的传播红军长征信息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发表于1935年9月13日、14日的《大公报》。此后,从9月底到次年1月间,他又先后写了10篇有关红军和有关红军长征的通讯。如《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刘志丹生平》等等。其中《从瑞金到陕边》借一个青年之口,详细报道了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这些关于红军的通讯,在《大公报》上连续刊登以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它打破了国民党宣传机器所散布的红军即将被消灭的谎言。它为红军引来了亿万双关注的眼睛,它把社会民众心中的希望之火燃得更旺了。

1936年5月,范长江回到天津后,将自己“成兰之行”的通讯报道结集,以《中国的西北角》为书名,由大公报馆8月出版。该书封面为嘉峪关照片,书名为梁津先生题写。扉页有“长江仅启”。全书分五篇,即:成兰纪行、陕甘形势片断、祁连山南的旅行、祁连山北的旅行、贺兰山的四边等,记述了他旅行的全过程。书内附有67幅照片,20余幅所经路线图

《中国的西北角》出版不到一个月,初版数千册就被抢购一空,紧接着于9、10、11月发行了第二、三、四版,到1936年4月已印到第七版,成为一部风行全国,脍炙人口的杰作。

1936年天津大公报馆版(www.xing528.com)

版权页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为了弄清事变真相,范长江不顾个人安危,从绥远前线直奔事变中心,于1937年2月2日抵达西安。在西安对周恩来采访后,决定进入延安采访。在陕北与毛泽东作了通宵达旦的畅谈之后,于1937年2月10日中午离开延安,日夜兼程,回到上海,发表了震动朝野的系列报道。在公正地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的同时,传播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他所写的“陕北之行”系列报道,使蔣介石大为恼火,国民党对《大公报》不断施压,范长江不得不离开《大公报》。1937年7月,范长江又在上海出版了《塞上行》,收入“陕北之行”等报道中共和红军的系列文章,再次引起轰动。

1937年11月,范长江和羊枣、徐迈进等同志在上海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即中国记协的前身),并被推选为“青记”的总干事。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参加了香港《华商报》的创办工作,后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和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国共谈判代表团新闻处处长,并担任中共对外发言人。1949年7月与胡乔木新闻界知名人士在北平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23日逝世。

《塞上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