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中,反抗统治者的农民起义持续不断,它是阶级斗争的体现。在一系列起义中,有些领导者竟是被封建礼法阻绝于政治之外的女性。她既说明了这些反抗领袖视封建礼法为蔑如,也反映了女性在阶级斗争中所显现的才能。她们以实际行动参预政治,但宗旨却在于推翻现存的政治秩序,这是她们与其他女性政治作为的根本不同。
杨妙真(?—1262年),金末红袄军起义的首领。益都(今山东益都)人,起义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因其排行第四,人们常称她为“杨四娘子”。“杨妙真年方二十,膂力过人。能马上运用双刀,骑马射猎百发皆中”[26]。她尤擅长使用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杨安儿被击败后,因其无子,部众推杨安儿妹杨妙真为帅。
杨妙真在起义军里威信很高,人们亲切的喊她为“姑姑”。这时在潍县、安丘、临朐一带活动的李全,在金兵的进攻下也转战到了莒州(今山东莒县)。当时的农民起义,大都不懂团结的重要性,他们经常闹宗派,有时甚至发生武斗。李全与杨妙真各自率领的起义军也互不服气,“为了避免双方发生冲突,杨妙真主动提出,发起了杨妙真与李全两个领袖间的个人比武。经过整整三个夜晚的比武竞技,没有分出胜败。最后李全使用了套马索才把杨妙真战败。经过这场比武,两人互相倾慕,遂结为夫妻。两家军队合二为一,由他们夫妇两人共同领导,在磨旗山建立起抗金根据地”[27]。1215—1217年间,李全经常率军下山打仗,杨妙真便在半山坡建造起一座城池,内城圈用石头筑成,外城圈用黄土夯成。城外南关开辟了商场,山下种植了大片竹园,作为制造矛、盾和箭杆的原料。他们还在山上设立蓄水池,积蓄饮水,以防金兵的围困。杨妙真为巩固抗金根据地,尽到了她最大的力量。
在这期间,整个局势发生了巨变,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一方面要伐金,一方面又要进攻南宋。当时的南宋看到金军在蒙古进攻下节节败退之时,却想用空头名义“招抚”各支红袄军以便乘机收复山东失地。兴定二年(1218年),杨妙真在无奈之下随李全南下归宋,驻守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他们时常派兵攻金,并收复了山东的青州、密州、寿光等城。兴定三年(1219年)金兵攻宋,建康震动。李全大败金兵,使金兵从此不敢再犯淮东,保卫了南宋的安全。
杨妙真自到淮安之后,她作为李全和“山东忠义军”驻淮安的总代表而应付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局面。十年之间,淮安发生了数次兵变,有时把南宋的坐镇大员架走或杀死。南宋怀疑杨妙真在暗中鼓动,便千方百计挑拨不同番号的“忠义军”窝里斗。而杨妙真还是屹然不动地驻守在淮安。南宋皇朝不断减缩“红袄军”的粮饷,杨妙真便在海州(今江苏新海连市)办起了几个盐场,同时又训练水军和打造船只,她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海上建立起一支水上武装,阵营相当壮观。
兴定四年(1220年)以后,李全逐渐蜕化变质,不积极抗金,杨妙真再三规劝也无动于衷。正大二年(1231年)李全被宋将杀死,杨妙真迫于形势,只好率残部返回老家青州,潜伏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慢慢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图报国。中统三年(1262年),杨妙真病死,其子李璮继承了她的事业,后兵败城破,投湖壮烈牺牲。(www.xing528.com)
以红袄军为主的金末农民起义,虽然最后在蒙古兵的血战下失败了,但起义军和他们的领袖杨氏兄妹的英名,却永远流芳民间,尤其是杨妙真,数百年后民间仍然传颂着她的事迹。因为抗金有功,“(李)全进达州刺史,妻杨氏封令人”[28]。宋宁宗时,李全又累进承宣使。然而后来降元,成为南宋之患。有人斩杀一妇人,以为是杨妙真,函首“驿送京师,倾朝甚喜”[29],可见这位杨四娘子的活动能量。她曾经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30]。“从正史的记述看,这位女子不仅‘善骑射’,而且狡悍淫荡。然而从郭麐的《潍县竹枝词》
渔翁七十眼麻搽,鑱鳆登州休更夸。
剩与雪天人半屋,梨花枪好说杨家。
记载的‘渔翁七十’的传说看,杨妙真的形象,似乎在民间与在当权者中有所不同”。[31]她以自己独特的事迹,为世人所瞩目,为历史所称道,的确是不让须眉,令巾帼吐气,体现了女性的政治才能与杰出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