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流程-基于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置

教学流程-基于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置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课,一方面,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活动经验与学习能力,设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特别是考虑到空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教师科学设置教学活动,利用问题串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然后教师加以解惑与分析,突出问题解决的分析过程,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的

教学流程-基于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置

1.章前导语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过程,指出平行四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问题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的实例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平行四边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明晰全章学习内容。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受将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过程。

2.复习回顾

问题2: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中是如何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吗?你会画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活动:出示小学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播放利用定义画平行四边形视频,教会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画平行四边形的微视频,特别是注意在画图过程中,画图软件呈现的相关数据,为发现、探究平行四边形边角性质作铺垫。

问题3:怎样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呢(如图1)?

教师活动:将前面抽象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标上字母,类比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对边。

有了符号表示后,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叙述改为用符号语言进行的推理

判定推理:∵ AB∥CD,AD∥BC(已知),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性质推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并引导学生发现画出对角线后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同时加深对定义的理解,为后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证明奠定基础。

3.实践探究

问题4:回忆老师的画图视频,观察自己所画的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角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教具利用测量法或折叠法探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让学生回顾前面视频中的具体数据,再动手测量或折叠猜想、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性质。

问题5:用什么方法说明猜想的正确性呢?怎样证明猜想?

教师活动:回顾文字命题的证明方法,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证明思路。

分析:证明线段、角相等→证明三角形全等→构造两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渗透了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思想。通过分析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通常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而添加对角线,则是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一种常用手段。

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证明如下,证明:如图2,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1=∠2,∠3=∠4。

又∵AC=CA,

∴△ABC≌△CDA(ASA)。

∴AB=CD,AD=BC,∠B=∠D。

∵∠BAC=∠DCA,∠DAC=∠BCA,

图2

∴∠BAC+∠DAC=∠DCA+∠BCA,即∠BAD=∠BCD。(www.xing528.com)

追问:不添加辅助线,你能否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其对角相等?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并将其转化为符号语言,为后面应用定理铺路。

4.例题解析

如图3,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是点E、F。

求证:AE =CF。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求证出发探寻证明的方向,

分析证明思路:

图3

板书证明过程,规范学生书写的证明步骤。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AD=CB,

又∠AED=∠CFB=90°,

∴△ADE≌△CBF(AAS)。

∴AE=CF。

追问:你还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联想所学知识,分析得到证明方法2和方法3,分别如下:

方法2:联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欲证明线段相等→证明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得DF=BE,再利用等式的性质可证。

方法3:由 DE⊥AB,BF⊥CD,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想其面积公式→DE=BF→利用勾股定理可证AE=CF。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分析,让学生及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体会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综合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5.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由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引出平行线间的距离,并探索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

设计意图:从回顾两点间的距离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距离的意义,进而引出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并结合例题,前后照应,探知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性质。

6.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借助知识框架图提炼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提升。

7.课后作业

必做题:49页习题18.1,第1,2题。

选做题:49页习题18.1,第3,8题。

案例点评

(1)基于学情,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着手设计教学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本节课,一方面,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活动经验与学习能力,设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特别是考虑到空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教师科学设置教学活动,利用问题串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然后教师加以解惑与分析,突出问题解决的分析过程,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引入新课,如平行四边形定义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即小学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程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新知,有效实现了小初段的知识衔接,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对新知的理解,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获得发展。

(2)整体设计教学,突出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了例题在课时教学环节中所处的位置、知识应用及所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突出例题应用新知、巩固理解新知的功效之外,发挥例题在知识体系与数学方法方面承上启下的功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所学新知的应用价值,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并用规范准确的符号语言表述推理过程,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感悟三角形与四边形之间的关联;与此同时,在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渗透“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这一新的知识点,承上启下,搭建新知与新知间的桥梁,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学习,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衔接,利于学生接受、领会新知,体验完整的知识体系。

(3)关注学法指导,突出问题解决的多样性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何证明题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诱导学生从求证着手,联系已有经验,通过自己熟悉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在四边形中如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为学生后期进一步探究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拓宽了证明思路,实现了数学思维从三角形到四边形的过渡与有效衔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性与灵活性的发展,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点评:宁夏回族自治区教研室教研员 葛建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