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学生原有认知为依据,指引新知探究
银川市课堂教学评价“核心指标”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认知发展成为教学基本依据。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都是整式乘法中最基本的两种特殊形式,从教材的编写意图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与平方差公式学习、探究方法及过程有许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为学生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节课教师既没有沿用教材的传统设计,也没有直奔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而是先带领学生回顾平方差公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对旧知识的回忆中获取研究新知识的思路与方法,弱化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负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与网格之中,为后面学习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讨论发现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环节,教师考虑到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整式》一章的学习中,是从“项”的角度认识代数式,为此,教师通过问题串启发引导学生从“项”的角度分析、揭示公式的本质特征。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观察算式各项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时,学生在经历观察、思考和合作讨论后,能顺利说出公式的右边为“首项平方、首尾两项积的2倍与尾项平方的和”。这说明从“项”的角度揭示公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决了学生学习公式过程中2ab项的符号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即这里的-2ab其实是“首项与尾项乘积的2倍”,其符号取决与首项与尾项的符号,具体的说,就是“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根本,创造性地开发教材
就完全平方公式的发现、推导教学环节,教科书中依然沿用平方差公式的探究模式,通过具体的多项式乘法的计算发现乘法公式,再从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着手,推导公式,然后利用几何模式和割补面积的方法验证公式。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过渡期,其感性认识事物的能力更为突出,而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相比较,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结构更复杂、更抽象,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本节课中,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具体、形象的生活问题,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图形的拼接过程,形象解读文字含义,在分析、解决面积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完全平方公式,进而从多项式乘法的角度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化抽象为具体,从对完全平方公式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公式的本质,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公式的特征,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以建构知识体系为目标,科学设计课堂小结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严谨的知识脉络上,也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体性上。系统、整体性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厘清知识间的联系与数学学习思想方法,抓住数学学习的本质。在小结环节中,教师打破常规,改变以往课堂小结中让学生回顾知识要点、谈学习感受的做法,而是首先通过“图画”呈现,将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构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整体性。其次,教师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从学习内容、学习技能、思想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完整呈现知识体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夯实课堂教学实效(www.xing528.com)
我们知道,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这便需要教师始终以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精心研究课本,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清晰地知道每个教学片段与课堂教学环节中所蕴含的价值所在,以教材为教学蓝本,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创造性地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正如《完全平方公式》课例,教师充分地挖掘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将落实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1)回顾旧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本节课可以说将类比思想渗透得淋漓尽致。教师通过回顾复习,引导学生利用研究平方差公式的方法去学习和推导完全平方公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突破重点,还教会了学生研究乘法公式的一种方法,即针对具有共性特征的研究对象,可以借助联想与类比推理,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抓住知识间所具有的共性进行类比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类比恰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2)公式发现,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来自生活实际的背景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几何图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完全平方公式,使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有了一个几何直观的认识,通过形象的几何图形,不仅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公式的结构特征,还突出了用几何图形解释代数运算的方法,学生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
(3)公式推导,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环节中,教师先从代数角度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再利用公式(a+b)2=a2+2ab+b2推导出公式(a-b)2=a2-2ab+b2,然后引导学生从“项”的角度着手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用文字语言予以表述。这样的处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一题多解,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转化思想,让学生学会了研究乘法公式的基本套路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一重要的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