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上面情境题中问题串的设计突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生活化的问题串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我们发现所设计的问题串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也越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因此,教材选择了“野外考察”这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入手,讨论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反比例函数的研究。这样的问题串紧扣课时教学任务,问题简洁明了,不但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而且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第二,层次化的问题串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中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内容,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尺。学生对诸如函数这种高度抽象性的知识点缺乏感性认识,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真正地理解知识。这时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串,能把难点知识分解成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最近知识领域入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上述问题串,考虑到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已经非常熟悉,教师便通过问题(1)让学生写出函数关系并判断是否为反比例函数,进而得到函数关系式,接着通过问题(2)和问题(3)引导学生在函数关系式的基础上,利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问题,符合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的原则,最后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解释问题(2)和问题(3)的结论,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学生能轻易解决问题,还能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都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第三,精细化的问题串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的练习性。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问题串的设问,使学生在“变”中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在“不变”中寻找知识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www.xing528.com)
第四,体系化的问题串实际,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情境题通过问题串,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借助图象,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直观的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五,开放化的问题串设计,有利于学生提升创新性思维。首先,通过问题串让学生尝试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先运用函数表达式解决,再利用函数图象进行解释,从而在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其次,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同伴交流,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图象上获取信息。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充分讨论的平台,培养学生从图象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