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注意事项

中学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具体到数学课堂,要使课堂生动,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串并正确运用。可以说,设置具有价值的问题串是一堂课的“灵魂”,有效问题串的设计和运用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

中学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注意事项

1.处理好问题串的梯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问题串设计的梯度过大或密度过小,无形中会使问题的难度增大,容易造成思维障碍从而影响教学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设计的问题串的梯度过小或密度过大,就容易出现问题坡度太小,学生看一看就可以解决的局面,从而造成思维量小,使思维价值缺失。为此,问题串的梯度与密度要适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所设计的问题串要层层递进,要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同时,也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

2.处理好问题串的思考度与暗示度之间的关系

在问题串设计的过程中,问题的思考度过深,在问题的表述中又捕捉不到暗示的信息,可能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最终导致给学生设计的问题串变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相反,问题缺乏思考的深度或出现类似于“上面的代数式有分式吗?请找出其中的分式”这样有非常强烈暗示性的问题。为此所设计的问题串要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给学生“百花齐放”的思维空间,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点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一般规律的认识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特别是要尽量避免采用那种“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无效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简单答复,这样会让人感到课堂气氛热烈,而实际上是学生揣摩教师的心思,投其所好的应付,从而掩盖了真实的课堂情况。

3.处理好问题串的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在问题串的设计时,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个性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追求一节课的“精彩点”,一味追求开放性答案,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不能紧扣所学知识点,使得答案五花八门,严重脱离问题的核心,甚至有些答案可能连教师自己都无法界定其真假,导致课堂失控,难以收场。也有些教师缺乏课堂的调控力,害怕或担心学生提出自己意想不到的答案,在设计问题串时,全部选择封闭性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应有的训练与提高。所以,在设计开放性问题串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即问题串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与课本内容相匹配,将典型例题及习题进行恰当地改编就可以获得。

4.处理好问题串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教师预设的问题串是按照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设计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复杂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尽管教师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做了充分的预设,课堂上依然有可能会产生教师预设之外、意想不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教师要防止预设问题串束缚了教学进程,成为学生拓展思维或学习的障碍,一旦“异常情况”出现,教师要及时捕捉和利用有效信息,灵活处理这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设计、补充一些问题,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为了处理好课堂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捕捉和积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它们巧妙地设置成以后教学备用的问题串,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与和谐,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合理设计“问题串”实施课堂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青睐,初中数学教材的很多章节也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的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使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以落实。而具体到数学课堂,要使课堂生动,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串并正确运用。可以说,设置具有价值的问题串是一堂课的“灵魂”,有效问题串的设计和运用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目前在运用问题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积极反思与改善,努力做到会用问题串,善用问题串,用好问题串,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灵动而充满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