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学中,教师均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但教学的起点,关注的重、难点以及指向的目标却各有千秋。教学课例2: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问题1:题目中涉及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其次,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达成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在银川推进课堂变革的活动中,有多位教师执教了义务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一课。教学中,教师均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但教学的起点,关注的重、难点以及指向的目标却各有千秋。下面就以本课为例,通过两个不同的课堂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授课内容: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

设售出的学生票为x张,填写下表:

教学课例1:指向知识应用的教学

(出示情境题)

教师:题目中包含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成人票数+学生票数=1000;成人票款+学生票款=6950;票款=单价×票数。

教师:如果设售出的学生票数为x张,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个别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列一元一次方程予以解答)

教师:你还有其他不同的设法吗?

学生1:可以设成人票数为y张,……

教师:(打断学生的回答)这个设法与上面的设法是一样的,都是直接设元,能不能间接设元呢?

学生2:可以设学生票款为x元。(学生讲解自己的做法)

教师:很好,那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学生:(异口同声)第一种方法即直接设元法。(教师默认)

教师:想一想,如果票价不变,那么售出1000张票所得票款可能是6930元吗?为什么?

分数,故上述说法不成立)

评析:教学课例中,教师围绕本节课的课时目标,以“任务达成”为目的,关注的是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于知识的应用而非素养的培养。在教师的意识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观的主导下,课堂学习被简单的“精简”为知识与技能,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某一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再通过更多的类似题目加以巩固。因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之中,教与学的过程缺少兴趣与真正的思考,也就少了课堂的质疑与生成,教师仅仅是向学生介绍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表格法;虽然在“想一想”环节中也给予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但其出发点仍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主导下的“授之以鱼”,至于本课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即问题意识、方程思想、数学模型思想等都已失之交臂。

教学课例2: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出示情境题,教师有意识地隐去了教材中的问题)

问题1:题目中涉及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

问题2:题目中有哪些等量关系?(www.xing528.com)

问题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学生结合问题串,根据已有学习经验,寻找已知量、未知量以及等量关系,并尝试提出欲解决的问题,如:成人票数与学生票数各多少张?成人票款与学生票款各多少元?成人票款比学生票款多多少元等;教师在板书已知量、未知量时,“无意识”中生成表头,形成表格。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

问题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题目中含有4个未知量,我们如何设未知数解决上面的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展示成果。课堂上,学生通过质疑、补充,先后展示了所有可能的设元法,并列出相应的方程加以解决,其中一位学生设学生票数为x张,列方程x+(1000-x)=1000,针对这种做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题目中涉及两个等量关系时,在设元与列方程时,要注意区分,千万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等量关系式;甚至还有一位学生列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5:对比上面的几种解法,你喜欢其中的哪一种方法呢?

(学生纷纷讲述自己解法的优势,在争议与辨析中达成共识:对同一问题可以设不同的未知数,列出不同的方程,设元的方法不同,方程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具体要视题目的实际加以甄别、选择)

问题6:想一想,如果票价不变,那么售出1000张票所得票款可能是6930元吗?为什么?

(教师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同时又鼓励性得看了看全班同学)

学生2:(略有迟疑)我也认为不能,因为6950-6300=20元,20÷3≈6.6,不符合题意。

教师(追问):你能解释一下自己的想法吗?

学生2:题目中说,总票数不变,此时票款数减少了,那就只可能是成人票数减少,学生票数增加,并且两者的变化量应该是一样的。用减少的20元除以票的差价就是票的变化数量,而票数应该是整数,所以不能。

教师:(继续追问)我们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显然对于课堂上生成的这个问题,学生普遍感觉困难。教室里沉静片刻后,学生主动开始相互探讨交流,展开合作学习,最后借助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了上述问题)

问题7: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评析:教学课例中,教师以“希望工程”义演为素材,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生成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方程思想、数学模型思想,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问题驱动,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处理情境题的教学起点是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数学元素、数学关系,即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教师借助问题串,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寻找等量关系,在看似“无意”却是“有意识”地生成表格,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已知量与未知量)与新知识(表格)之间建立了联系,清晰地呈现出已知量、未知量。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背景提出问题,并在已知量与未知量间建立等式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过程,实现了被动解决问题到“我提问,我解答”的转变。在问题驱动下,实现学生与课本的对话,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大胆质疑、达成共识。

其次,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达成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说,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独立于“四基”“四能”之外的概念,它综合体现在对“四基”“四能”的学习之中。教学片断中,除了情境题,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分析、构建方程模型以外,在“想一想”环节,当学生利用小学经验解决问题后,教师不是草草收场,而是及时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方程思想与数学模型思想。并能捕捉到知识的生成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新精神。

总之,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念,扎实的功底,敢于改革的魄力去实践与探索。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我们努力做到:学习课标,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研读教材,从教学内容中探寻核心素养;扎根课堂,将核心素养落实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