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的实践思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实现“四基”目标与发展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充分考虑内容所包含的核心素养,丰富教学过程,在有效实现“四基”目标的同时,形成和发展相关核心素养。现实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核心素养的现实基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的实践思考

1.夯实“四基”,关注“四能”,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首要的是要弄清“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主线,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集中体现,关系到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在运算、探究活动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密切相连,对“四基”的理解与掌握体现和反映了核心素养,“四能”的提高其目的也是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高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四基”“四能”的日常训练与培养之中。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把完成“四基”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在夯实“四基”,发展“四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反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又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四基”与“四能”。例如: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其中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不必细说,在这一节的教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平方差公式的学习过程:整式乘法—特殊结构—平方差公式—图形验证。首先,类比平方差公式的学习展开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在这里教师教会学生对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研究对象,可以借助联想和类比推理化新知为旧知,而类比正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次,在引导学生分析公式(a+b)2=a2+2ab+b2的结构特点,并用文字语言予以表达后,引导学生用所学公式(a+b)2=a2+2ab+b2进行公式(a-b)2=a2-2ab+b2的推导,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然后通过几何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验证、理解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有了一个清晰的几何直观的认识,突出了几何图形解释代数运算的意图,不仅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同时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最后,通过实例和习题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进一步强化并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可见,就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除了认识公式的结构,理解、应用公式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之外,还有符号意识、逻辑推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落实。

所以“四基”目标只有和核心素养相融合,课堂才有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实现“四基”目标与发展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充分考虑内容所包含的核心素养,丰富教学过程,在有效实现“四基”目标的同时,形成和发展相关核心素养。

2.问题导向,活动教学,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及水平达成(www.xing528.com)

(1)尊重认知,创设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情境

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缺失了其所依存的情境,学生就很难将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现实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核心素养的现实基础。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智力水平、文化背景以及学习经验,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从认知基础、认知规律和认知需求三个维度着手进行知识情境或活动情境的教学情境设计,实现知识与生活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情境创设作为常态下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真实、有效、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实际的情境,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要知道,无论是学科问题情境还是生活情境,都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自主学习的场景之中,有利于学生的潜能释放,使其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对知识及其生成过程的主动学习,学生最终能够解决问题,实现问题发现、独立分析、问题解决等多项素养的发展。

(2)问题主导,提供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土壤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说,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生要“会疑”,学生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是老师自身要有问题意识,能够结合授课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之中,使学生在追寻问题结果的过程中,实现与教科书的对话,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次,就是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遇到不懂、不清楚等拿不定主意的题目、或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惑,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与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并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生成点,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与空间,有时教师要懂得“显拙”,给学生得以展示交流的机会,形成质疑的氛围,并对学生质疑给予肯定和积极的回应,特别是教师要尽量扩散学生的质疑点,拓宽数学知识的学习素材,并以学生的质疑点为起点,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使学生在争论中学会批判质疑,敢于打破惯例,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思考,大胆提问,从而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