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力二世励精图治,在内政方面,加强王权,改革币制、促进贸易、打开出海口。在军事和外交方面,他不仅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马其顿方阵军,而且还建立了强大的海军。
尽管当时腓力的军队人数并不算多,但马其顿方阵,足以应付各种突发战争。在腓力机智过人的政治谋略下,马其顿方阵军所到之处,即是疆土扩张之地,这让周围的城邦极为惶恐。在腓力的不断推进下,马其顿不但成功地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北部,还将矛头指向了希腊本土。他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矛盾,于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一役中一举击败希腊联军,次年又凭借强硬的军事实力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了以马其顿为核心的科林斯同盟,正式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诸城邦的领导权。
至此,马其顿由一个内乱不止的小国崛起为希腊城邦的首领,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累积了巨大的征服更广疆土的潜力。或许是天妒英才,公元前336年,腓力不幸遇刺身亡,至此这位传奇人物,在马其顿的政治舞台上落下帷幕。
▲斯科普里是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北马其顿最大的都市,1世纪前夕,被罗马人攻克,成为罗马军队的野营地。图为斯科普里马其顿勇士雕像。(www.xing528.com)
▲亚历山大大帝,不但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亦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图为哈德良统治时期的亚历山大大帝雕像。
不进则退:失败绝非偶然
亚历山大死后,尽管马其顿方阵仍然作为最强的步兵战斗队形驰骋于战场,但由于亚历山大创造的众多战术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步兵装备变得越发沉重,灵活性逐渐退化,就连紧密配合的骑兵部队也被削弱。公元前171年,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马其顿方阵军败给了罗马人,从此马其顿方阵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