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寒武纪的特点是在浅海边缘地带开始出现了节肢动物门的三叶虫。它们身体表面披有甲壳,营底栖生活能够迅速繁衍,有成群的子子孙孙,庞大类群共有1万多个种,有1500多个属,是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它的鼎盛时期约占寒武纪生物总量的60%,腕足类占20%—30%,海绵动物占10%—15%、在整个早古生代都可作为众多生物的代表。在鱼类成为优势动物前,远古海洋里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它们和许多其他生物一起共同揭开了地球走进生物多样化的序幕。在5.4亿年前生命大爆发的起始时刻,成万亿的三叶虫在古生代大洋底足足统治了3亿多年。它们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是恐龙统治世界时间的两倍,迄今为止,人类的存在时间只有其千分之五。
5.43亿年前三叶虫是第一批进化出真正有眼睛的动物。它们用动物最早演化出的眼睛,冷眼记录着整个古生代的生命史。在它绵长的青春里看着海底世界多种生物出现并走向欣欣向荣。
头部腹面的前端有一对分节的触须,既是行动器官,又是感觉器官。触须的后面是摄食的口,通常盖着“唇瓣”。
它的胸部有众多胸节,多者达十几节,少者只分两节。其身体纵向上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身体的腹面有几对附肢和脚,而且也是分为一节一节的。横向上身体的背面,从头到尾有两条明显的纵沟,把它的身体分成了中轴和左、右肋“三叶”,由于身体纵横方向均呈三分,三叶虫由此而得名。
各节之间以覆瓦状关联起来,这种外壳,给原本脆弱的身体带来改变,便于卷曲活动也是防御性装备。三叶虫腹面两侧有为数众多的分节附肢,附肢上具有纤毛,形态多样。因此这些附肢也兼负行动和呼吸之用。
其头部中央有一个突起的“头鞍”,可能是安置脑的处所。头鞍的表面有的光滑无饰,有的瘤斑点缀,还有的具有为数不等的横沟。这些横沟被称为“头鞍沟”。沿眼睛的前后有一条沟,称为“面线”,这是三叶虫成长过程中借以脱壳钻出身体的地方。
三叶虫的形状大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一般体长达3—7厘米,宽度在1—3厘米,比大部分小壳化石都大,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微小的古盘虫、球接子之类不到6毫米。最大的三叶虫发现于葡萄牙奥陶纪地层中的乌拉裂肋虫,长达70厘米。在我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30厘米(蒲扇大小)的莱得利基虫。
英格兰、加拿大、云南澄江、山东张夏及吉林浑江流域都发现了这种三叶虫的同类化石。它告诉我们,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辽阔海域彼此相连。
从寒武纪到泥盆纪都有三叶虫的身影,但是每一个时期,它们的长相都不一样。根据长相,我们又可推测它存在地层的年代。
至中奥陶期三叶虫急剧衰退,就不占统治地位了。志留纪至二叠纪数量减少,是因为门类众多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大量涌现,鹦鹉螺类、板足鲎类和鱼类都是三叶虫的劲敌,最终还是在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中彻底消亡了。
5亿年前,浑江、柳河、抚松及长白这一带,属于浅海海域,处在海洋形成的三角洲边缘,这里阳光充足,海水温暖,当然是三叶虫的家乡。
作为寒武纪远古海洋带壳动物象征的、赫赫有名的莱得利基虫出现在样子哨、浑江小区及鸭绿江沿岸;吉南张夏组地层中有丰富的德式三叶虫、王冠虫;馒头组有毕雷氏虫、德氏虫。(www.xing528.com)
图21 王冠虫
前部具有三个品字型半球瘃突起,身体遍布粗瘤,头边部有一列突出小瘤。
现在浑江流域从寒武系到奥陶系中下统各岩石组合,埋藏着三叶虫地层依次并列,受后期地壳变动现已暴露地表,琳琅满目一览无余。徜徉其间,从碱厂组到馒头组、张夏组各期石灰岩中的三叶虫各展风姿。
图22 德式虫
属三叶虫纲褶颊虫的一属。关部长,头鞍短,眼叶位于头革中部。各肋节向后伸出长短不一的侧刺,壳面具有小突起。
图23 毕雷式虫
头部半圆、头鞍锥形,具有三对向后的头鞍沟,胸14节,中轴突起尾小。
吉南发现的还有:褶盾虫、埴轮虫、济南虫、原索氏虫、网形虫、卡尔文氏虫、方头虫、泰勒氏虫、章氏虫、佩奇虫及假球接子等。它们的遗体能牢牢定位所在岩层的时代。
沿着浑江河谷红土崖河峡岸行走,大阳岔、青沟子、木锨头沟等地,广泛出露华北型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沿途山壁,仔细搜索,丰富的三叶虫遗体能使你看到那5亿年久已失传的故事。如果你有兴趣一天可以采撷几十块化石。
2014年7月14日,从吉林市黄旗屯铁路口北侧的洼地水泡中,捞得2—3厘米长小型甲壳的三眼恐龙虾,经鉴定为佳朋鲎虫。有人认为它们便是三叶虫的后代遗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