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苏两国在地中海展开海上力量争夺战

美苏两国在地中海展开海上力量争夺战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加强地中海的力量,美、苏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海域明争暗斗,剑拔弩张,双方虽未真枪实弹交锋,但围绕制海权的斗争确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苏联陈兵印度洋,威胁西方海上运输线,这使美国十分不安。两国军舰互相尾随、监视,使印度洋局势恶化。为了同美国争夺太平洋,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已演变成了有远洋进攻能力的一支海上力量,与美太平洋舰队相较量。原美国务卿基辛格把这种海洋控制视为美、苏“未来争夺的中心”。

美苏两国在地中海展开海上力量争夺战

人们总是认为,武力与结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没有武力,信约便只是一纸空文,完全没有力量使人们得到安全保障。”根据这种理论,一个国家的武力愈强大,就愈有安全感。于是,强大的武力反而成了国家追求的目的,结果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这样一来,在一种虚幻的“安全感”的笼罩下,国家安全相反变得更加脆弱。

苏联海军力量的迅猛增长,使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十分恐慌。美国要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至于使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低于苏联,就不得不审视自己战略海军的发展计划。

苏联海军自60年代以来,在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地区,加紧了同美国海军的争夺。

70年代后期,苏联一直保持着进攻态势:美国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美国没来得及顾及的地方,他也要设法插足;美国暂时离开的地方,他会马上去填补“空白”;美国竭力确保的海域,更是他进攻的重点。这使得美国人十分气恼。

肯尼迪说过:“控制了海洋就意味着和平,控制了海洋就意味着胜利。”美国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美国地处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强大的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一方面把霸占的巴拿马运河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从大西洋向东,太平洋向西,以地中海和印度洋为中间枢纽,使美国海军把各个大洋连在一起。可以说,机动灵活、确保重点,这就是美国在海洋战略中的“两洋战略”。

苏联的海军则从欧洲两翼分进合击,迂回包抄,企图开辟一条从北欧海域经北大西洋、地中海到黑海的欧洲弧形航线。加上苏联在欧洲大陆的重兵,就形成对欧洲的海陆合力,同时,苏联海军还力图打通从黑海到地中海,经红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到达日本海的东方弧形航线,对美国的“两洋战略”来个拦腰截断。向西可以钳夹中东,配合争夺欧洲;向东则可以进入太平洋,控制美国和日本,并向南亚和东南亚扩张。

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曾说过:“地中海在军事上对苏联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地中海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要道,它东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可达印度洋,西出直布罗陀海峡亦可达大西洋,是西欧各国从中东海湾地区取得石油的最短供应线,被视为“海上生命线”。地中海北岸是欧洲的南翼,从大西洋的伊比利亚半岛直到爱琴海这一弧形地带,在战略上被称为欧洲防务的“柔软的下腹部”。可见,此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对美国来说,控制地中海,就可以把苏联军队堵在黑海,截断它从南面合围欧洲的一只长臂,进而威逼苏联本土。苏联从1964年开始增派军队到地中海,到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就把黑海舰队的大部分舰艇开进了地中海,成立了地中海分舰队,包括航空母舰、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和潜艇,数量上已超过了美国。

1970年,苏联海军又在埃及建立了地中海特遣舰队基地司令部。

苏联海军的扩张态势,使美国大为震动,美第6舰队司令惊呼:“美国舰队在地中海已经失去了自由活动的环境。”为扭转这种局面,尼克松在70年代初期访问了地中海地区国家,并要求美海军第6舰队确保地中海,确保战时优势。美国又为第6舰队增派了航空母舰和反潜舰。

为了加强地中海的力量,美、苏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海域明争暗斗,剑拔弩张,双方虽未真枪实弹交锋,但围绕制海权的斗争确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印度洋作为世界第三大洋,也是美、苏争夺的重点。首先双方都出于经济利益(主要是石油)考虑。印度洋西临非洲大陆、北连南亚次大陆、东接东南亚各国,具有东出太平洋(经马六甲海峡),西进地中海(经红海与苏伊士运河),南绕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连接欧、亚、非和大洋洲的航路枢纽。这个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和石油制品的25%来自波斯湾。从波斯湾经印度洋运往世界各地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运输总量的一半。美国和西欧的几十种战略原料也通过这条航线运输。这一海域是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生死攸关”所在地。同时,印度洋又是一个可供发射导弹的潜艇发射场,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战后美国海军打入了印度洋,但只是在印度洋保留一支规模不大的海军分遣队。

如果苏联海军控制了印度洋,就可以截断美国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联系。卡住西方国家石油和战略原料的运输线,使“石油之路”变成了“通向莫斯科之路”。如果美国控制了这一海域,反过来就切断了苏联从黑海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直到日本海的弧形航线。

由此可见控制印度洋的重要性。

苏联为了其经济和军事利益,苏印度洋分舰队同美国第7舰队相抗衡。从1971年起,太平洋舰队的巡洋舰编队驶入印度洋进行军事演习开始,苏联舰艇不断到这些地区国家的港口活动,千方百计地撰取港口、基地。5年间,苏联在印度洋地区已经夺取了10多个或供使用的港口,并在某些港口扩建军事设施,作为它的实际军事基地。(www.xing528.com)

苏联陈兵印度洋,威胁西方海上运输线,这使美国十分不安。美国国防部强调:“我们已变得越来越依赖沿着印度洋航道行驶的油船不断运送的石油。”并说:“大部分工业化世界依靠波斯湾流出的石油,如果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被他人控制,这将会使世界政治结构发生急剧变化。”

美国前国防部长莱辛格提出:“美国要在这一海域保持强大的海军部队,以保护美国在这一海域的制海权。”

从1973年起,美国海军8次派遣特混舰队到这一地区活动。美国派出世界上最大的8.5万吨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率第74特混舰队开到了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一带游弋。并且不断进行军事演习,对这一地区国家进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渗透,加紧部署建立了美国的海军基地。

苏联不甘示弱,也将30余艘舰只开进了印度洋。两国军舰互相尾随、监视,使印度洋局势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是太平洋的霸主。为了同美国争夺太平洋,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已演变成了有远洋进攻能力的一支海上力量,与美太平洋舰队相较量。以前,这支舰队的活动范围仅是远东地区附近海域,到了70年代,其活动范围逐渐伸向太平洋中部和西部,并向太平洋纵深扩展。其太平洋舰队的总吨位已超过了美国的第7舰队,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原美国务卿基辛格把这种海洋控制视为美、苏“未来争夺的中心”。可是,令苏联海军苦恼的是,其太平洋舰队主要基地海参威被C型的日本国土紧紧围在日本海里。这样“刀难出鞘”,所以苏联人想要控制日本到太平洋的出海口,把西北太平洋变为自己的前进基地。

这就涉及到宗谷、津轻、对马三个海峡,因为这是日本海的三条通路,为了把三个海峡视为自己的家门,苏联顾不得日本强烈反对,明目张胆地在日本海游弋。据日本报纸有关人士的统计,70年代后,苏联海军每天将有三四百艘军舰通过上述三个海峡,其运输舰和侦察舰则不计其数。同时,苏联海军控制了日本北方的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四个岛屿,在这些岛上修建了大量的工事、机场和车落,它的飞机起飞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达到北海道上空。

苏联把这些岛屿当做通往太平洋海域扩张的碉堡。只要从这里稍稍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在日本北海道登陆。北方四岛成了苏联争夺太平洋的据点和架在日本脖子上的尖刀。

苏联海军舰队长驱直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让美国人十分不安。尤其是北太平洋地区,美国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与苏联领土仅一水之隔。

于是,自70年代以来,美国联合日本不断进行海军演习,监视苏联舰只的出没。1973年10月,美国派舰空母舰“中途岛”号常驻日本横须贺港,加强封锁日本海海峡的能力。

1978年苏、越签订军事协定,取得了在金兰湾、舰港、磅湛等地的海军基地,严重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但是,美国要竭力保持自己的优势,力图稳住太平洋的阵脚。他们一边加强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实力,在日本海周围加紧部署兵力,一边大搞反潜演习,加强封锁对马、宗谷和津轻海峡,这样一旦战争爆发,就可卡住苏联的喉咙,把苏联海军封闭在日本海。里根上台后,制定了新的海军战略,把两洋海军扩大为三洋海军,来应付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地区的形势。

美、苏两国在太平洋上的角逐,激起了沿岸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但在美、苏强大的武力威胁面前,又显得无能为力。苏联对海洋的控制欲越来越强,甚至想把世界上的任何一片海域都划归为自己的“内湖”。苏联海军把配备有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开到美国的东、西海岸,有时在离美国只有350海里的地方巡逻,美国《时代》周刊惊呼:苏联海军已经“在美国门户的台阶上进行挑战了”。

海洋是联系世界各大陆的重要通道,海上航线是美苏争夺霸权的重要生命线。80年代中期美国宣布控制16个海上咽喉航道,即16个海峡(含天然、人工海峡和海湾)的战略。这16个海峡是:马六甲海峡、望加锡海峡、龚他海峡、朝鲜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巴拿马运河、佛罗里达海峡、阿拉斯加湾、大西洋上非洲以南海域到北美间的航道。

全世界的海峡数以千计,适于航运的只有130个,其中主要的海峡仅40多个,而美海军要控制的16个海峡,分别为经济发达区的洲际海峡、沟通大洋的海峡、唯一通道的海峡和主要航线上的海峡,它们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控舰船航行和缩短海上航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在美海军的全球战略中占有极为突出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是由经济情况决定的,经济给暴力提供物质基础。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物质利益,自从有了人类,海洋争夺和海上战争,归而言之都集中在直接或间接获取物质利益。20世纪后期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从海洋获得利益。用苏联前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的话讲:“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关系到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个问题是当前世界政治范围内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民族问题,当前确定世界范围内的海洋势力范围的尖锐斗争,不亚于19世纪瓜分大陆势力范围的斗争。”

人们不难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战争的阴霾一直在四大洋的上空职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新的世界大战一直没有爆发。然而,战争并没有消除,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局部战争,足以向人们证明,海上的争夺将愈演愈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