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人类2500万人死亡,而美国却是这场战争中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加强。
1945年6月太平洋战争以美国海军打败日本海军而告结束,从此美国海军彻底控制了太平洋。
然而在美国的战略计划中,独霸太平洋只是美国海军战略中的一步棋,控制世界经济中心欧洲才是关键。只有占领了欧洲,才能有效地实现罗斯福所说的“美国武装部队将出现在世界所有的海洋上”的蓝图。
其实欧战结束时,美国海军已经控制了北大西洋、地中海,而且海军力量也大大增强,成了战后一个新的海上霸主。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攻击苏联的“冷战”演说,从此开始了美、苏间的“冷战”关系。面对苏联和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迅速传播,以及欧洲经济利益的诱使,美国为了推行其首先控制欧洲、尔后逐步取代英法地位而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不断插手欧洲事务而成了“欧洲大国”,并于1949年4月纠集西方12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翌年5月14日,苏联、东欧8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与北约抗衡的军事组织。从而在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黄金储备量由1937年占资本主义国家的50.2%,猛增到1947年的74.5%;美国垄断资本在1940年到1946年获得纯利达470亿美元;美国的舰艇总吨位也由100万吨增加到1947年的380万吨,同时美国手中还有“王牌”——原子武器。这一切都为其建设强大的海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人发出了21世纪是“美国世纪”的口号。
战后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杜鲁门就曾说:“我们取得的胜利已把永远领导世界的责任加在美国人的身上了。”接着“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等侵略政策一一出笼,这些侵略政策,用美元和核武器当标牌,在海上推行舰炮政策,很自然,美国海军在国家战略中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有200来年历史的美国海军,随时准备进行快速的和持久的海上战斗,以保卫美国的国防与利益。用美国海军将领尼米兹将军的话说,美国海军“在和平时期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战争时期则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首先,美国把发展太平洋海域作为重要内容。太平洋作为世界最大的海洋,连接着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和南极洲,有数十条海峡和水道与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相通,其中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要冲。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使太平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6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制定出一项把美国“边疆”西移的军事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美国首先加紧控制日本,利用战后单独占领日本的地位,把美国海军第7舰队开进了日本,占领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并把冲绳岛建成了它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
1947年,美国海军又占领了马利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等岛屿。这些大小2000多个岛屿,分布在太平洋4828千米的海面上,战略地位显要。美国以这些岛屿作依托,把关岛建成了它在太平洋上主要的海空军基地。
为了完成整个太平洋基地体系,美国也没有放过对南太平洋的控制。美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就占领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些岛屿。为了便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美国核潜艇队的联系,1966年美国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建立了庞大的“美国海军无线电通信中心”。战后的太平洋成了美国海军的天下,到处都有美国舰艇留下的航迹。
然而,21世纪50年代,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自己的军队发动的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却失败了。朝鲜的战火把美国烧得狼狈不堪,从此美国的实力开始走向低谷。到了20世纪60年代,觉醒的巴拿马人掀起要求归还运河的运动。接着,爆发了日本要求归还冲绳岛的斗争,迫于压力,美国签订了《归还冲绳协定》,撤走了一些军事设施。
60年代,美国又把战争推到越南和整个印度支那。在印度支那人民的抵抗下,美国又一次遭到惨败,并使政治、经济陷入危机。
70年代,美国海军许多舰艇逐渐老化。数以百计的舰船陆续退役,海军现役的军舰已降到了中途岛海战前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大量经费用于越南战争,海军力量难以发展。美国暂时从海洋霸主的顶峰跌落下来。谁料,这一时期苏联海军却由一支沿海防御力量建设成为一支远洋舰队。(www.xing528.com)
苏联海军原司令戈尔什科夫早在1956年就宣称:“或迟或早,苏联海军的旗帜将在世界大洋飘扬,那时美国将不得不承认,制海权再也不是它独占的了。”
十几年过去了,苏联海军真的做到了,他要和美国海军在海洋上平起平坐。
二战后,苏联热衷于建立一支庞大的进攻性海军。
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就对海军的未来确定了方针,即建立一支能够完成进攻性战略任务的远洋舰队。
赫鲁晓夫是一个“导弹迷”和“潜艇狂”,对建设海上新的武器装备十分重视。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他在登上美国“格雷沙姆”号军舰在旧金山湾兜风时,就对该舰舰长夸口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们本来已着手建造一大批海军舰只,包括许多巡洋舰。可是今天,他们都落后了……从此以后,我们将主要靠潜水艇。”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步赫鲁晓夫的后尘,加速了国家军事化的步伐,1974年苏联的军费开支约占国家全部预算支出的35%,在这数字惊人的军费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用于海军的。苏联不断出台的海军现代化计划,把重点放在扩建潜艇和大型舰只上,大大加速发展了苏联远洋海军的装备。
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一针见血地指出,“海军是唯一能在国外保卫国家利益的军种”,“没有海军力量的国家不能长期占据强国的地位”。这种当代苏联的海军思维,为苏联海军的发展和苏联继续推行向外扩张的海洋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得苏联海军终于从一支“近海防御”的海上力量,转变为一支具有“远洋进攻能力”的庞大舰队,令世人刮目相看。
为了提高苏联海军“远洋进攻能力”,苏联海军装备得到了全速发展和不断革命。60年代,苏联海军核动力潜艇还是寥寥无几,到70年代初,已发展到90多艘。这类潜艇是苏联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苏联海军的骄傲”。同时,苏联海军十分重视发展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舰艇。为全面超过美国海军的力量,苏联加大军事拨款,加紧建造大型舰艇。1972年到1974年,每年平均建造的大型水面舰艇就达39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一阶段,苏联建造了以“莫斯科”号为代表的一大批航空母舰。据西方报刊有关资料估计,1962年到1972年间,苏联以每年90艘的建造速度,10年共建造了910艘舰艇。到1976年,苏联海军的舰艇总数已大大超过了美国。
从此,苏联海军除了拥有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4支常设舰队外,还在印度洋和地中海分别成立了常设分舰队。在北欧海域也建立了两支常设分舰队。正如勃列日涅夫宣称的:“世界海图上难以找到苏联船只航行不到的地方。”“最先控制海底的国家将控制全世界”,苏联首先发出了这样的声音,竭力向水下和海底迈进,建造深潜、远潜潜水艇,在海底设置核武器和军事设施,建立水下居住室,编绘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沉积物图,为霸占整个海底作准备。与此同时,苏联海军加紧海上军事演习。70年代初期,苏联海军曾连续两次举行了“海上全球性进攻型军事演习”,每次出动舰艇都在200艘以上,还有大量的潜艇参战。演习范围包括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等海域。这种带有实战背景的进攻性演习,往往是把军舰开到十几个国家的港口宣告结束。
苏联海军远洋进攻舰队的突起,引起了世界上另一个超级大国和一些海军强国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