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日、美等主要国家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正如100年前的维也纳会议一样,从表面结果看,海上劲敌德国的海军已被铲除,德国原先的殖民地大部分落入英国之手,英国还得到了一笔巨额赔款。
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后不仅保住原有的帝国版图,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殖民地。但大战给英国带来的损失比它得到的要大得多,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初那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英国的经济根基动摇了,前程并不美妙。这个老牌帝国毕竟已到了垂暮之年,日感心力不支,国内经济问题成堆,国力每况愈下:占英国出口40%的纺织品削减了2/3,煤下降了20%,造船业下降到战前的7%,钢铁下降了45%,英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1931年14.15%下降到1937年的9.8%;战前尚能保持领先地位的航运、金融和出口贸易也丧失了优势。1939年,英国财政部指出:“我们如果以为自己能够像1914年那样打一场持久战,那我们无异于把头埋在沙子里。”英国的战略制定者们并没有认清本国的国情,也没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失误中吸取教训,只是将第一次大战的战略修修补补。在国家军事战略上,英国没有突出加强自己的海上优势,而是实行了“大陆战略”,向欧洲部署了大量的陆军部队,并为空军订购大批远程轰炸机。
英国一方面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空军,企图以战略轰炸击败、瓦解大陆上的敌国;另一方面把注意力放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上,20世纪20年代,英国坦克制造业出现了一个高潮。由于英国过于强调“大陆战略”,从而削弱了海军力量。
英国海军战略仍然奉行“海上封锁战略”,主要是将敌国舰队封锁在港内,并在海上扫荡德国的商船队。这一战略与第一次大战一样,依旧是一个平面战略:对空中和水下的威胁估计不足,并没有随着潜艇和飞机的出现,海上战争必然会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三维空间进行这一事实而改进,从而改变其海上战略;过分强调对敌国进行海上封锁,但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海上交通线并没有放在战略位置上考虑。
在海军装备建设方面,英国海军仍然坚信“战列舰制胜论”。从1918年到1920年,美国海军部每年向国会提交一个新的造舰计划。迫于美国的挑战,英国议会在1921年通过了建造4艘超级战舰和4艘巨型战舰的计划。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英国将花掉最后一分钱以使其海军优于美国和任何其他国家。”然而,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实际上已无法跟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因此英国外交部首先发出要求缔结海军裁军协议的妥协信号。其实对于英国来说,美国确立以建立一支可与英国海军相匹敌的美国海军为宗旨的最高战略目标,如芒刺在背。1924年,英国首先拉开了海军军备竞赛的序幕。英国利用《五国海军条约》没有对其他舰艇规模作出限制规定这一点,开始了一个建造5艘各为1万吨的重巡洋舰造舰计划。随后,美国也毫不示弱,马上决定于同年建造8艘万吨级巡洋舰,并且美国国会还继续拨款完成1916年造舰计划中9支舰队潜艇的建设。
从1925年1月至1929年12月,美国海军第一线的潜艇从51艘增加到102艘,巡洋舰从39艘增加到50艘。美、英之间展开了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的军备竞赛。
结果,从世界霸主宝座上滑下来的英国又一次向美国认输,被迫在1930年的伦敦海军会议上同意在这三类舰艇上与美国保持相同的吨位比率,美、英两国的海军实力从此平分秋色。(www.xing528.com)
此外,英国在1921年签订《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签订《伦敦海军公约》时,英国只要求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水面舰艇保持与美国海军持平,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潜艇允许日本等国与自己平等,而海军航空兵则根本没有提到谈判议程上。《伦敦海军公约》表明,英国仅有的对美国的海上优势丧失,甚至连日本也可与之试比高低了。
这时,羽翼渐丰的德国海军也跨入了海军列强的竞争行列,并且很快达到了海上大国的水平。英国想利用德国力量去遏制它的海上敌手,鼓励昔日海上劲敌德国东山再起,不想适得其反,德国崛起后,首先把炮口对准了英国,堵在家门口的炮弹,使正在走下坡路的英国海军更加岌岌可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德国、日本的猛烈进攻下,“日不落帝国”穷于应付。
落后的军事理论必然导致战略的失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海军被日本海军打得节节败退,英国远东分舰队的主力舰相继葬身海底;在欧洲,德国与英国隔海对峙,德国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德潜艇实施海上封锁,甚至连赖以生存的英国海上交通线也受到严重威胁。
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美国则趁火打劫,于1940年以50艘超期服役的驱逐舰换取了在大西洋西部的英国岛屿及建立海空军基地的权利。英国终于从海洋霸主的顶峰跌落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