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世纪是人类的大航海时代。以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远航到美洲作为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始,这之前的整个15世纪,可说是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阶段。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的原因和文化条件。这些条件、原因主要是:欧洲在14~15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发展要求扩大贸易,原有的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一带已不能满足需要。欧洲黄金存量很少,又大量外流,远不能满足商业及各方面的需要。《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盛赞中国、印度“黄金遍野”,促使许多人渴求渡过大西洋到东方来得到黄金;欧洲经过西亚、埃及由陆路、海路到中国、印度等东方来的商路,15世纪~16世纪初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占据而隔断(土耳其占领西亚并于1517年占领埃及),要到东方来,必须另寻道路。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英、法等国在15世纪后期先后形成了专制王权统治的统一国家。这为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提供了政治条件和物质力量;欧洲人基本具备了造船、航海等物质技术的条件和地理、天文等文化知识的条件。大航海时代的主角——西欧国家已能制造载重量1吨以上的海船,新式多桅、多帆的船不但顺风可以前进,而且在逆风的情况下也可挂斜帆向前。15世纪初,佛罗伦萨地理学家绘制了《世界全图》,“地圆说”和从大西洋向西可以到达东方的学说已经深入人心。此外,指南针(罗盘)、海图的应用,海员天文知识和航海经验的积累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发生作用,开启了大航海的时代。
马可·波罗游记(www.xing528.com)
15世纪葡萄牙王室组织的对西非海岸的探航,是大航海序幕的重要内容。1415年葡王约翰一世(1385~1433)及其子唐·恩里克(亨利亲王,1394~1460)率一支舰队进抵北非,经激战从摩尔人手中夺占了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休达城,这是葡萄牙人在本国国土以外的第一块殖民地,亨利被任命为总督。从此,葡萄牙所组织的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的探航,就成为探航、开拓和侵占殖民地三位一体的事情。探航、开拓是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事业,而侵占殖民地则是非正义的。历史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本来如此,不应只强调一面作片面的评断。此后,亨利回国在萨克列斯创办航海学校,自任校长。学校讲授地理、天文、航海等课程,培养了一批航海人才。亨利孜孜不倦地组织上述向南探航活动,1434年,亨利派遣的探航船越过巨浪滔天、难于逾越的博哈多尔角,1445年到达塞内加尔河河口,1460年到达塞拉利昂。同年亨利逝世,人们尊称他为“航海家亨利”。1482年探航船到达刚果河口,发现了一个早期的奴隶制国家。1487年,葡王约翰二世派遣的巴·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的卢得立次湾。驶离此湾时,迪亚士所率3只小船被暴风吹向南方,连续吹了13个昼夜。暴风停息后,迪亚士的船只北行,见到了南非莫塞尔湾的牧人,再向东行,实际己向印度洋驶去。因船队粮食不足,迪亚士决定返航。在回航途中,他见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因迪亚士经过这里遇到的是猛烈的狂风,汹涌的波浪,所以他称此角为“风暴角”。迪亚士回到葡萄牙向约翰二世叙述了“风暴角”的情景。葡王认为绕过此角,通达印度、中国的航路已经在望,故立即将此角改名为“好望角”,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迪亚士的发现为以后达·伽马航达印度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