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压力正在摧毁孩子的大脑

家庭压力正在摧毁孩子的大脑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对孩子的期望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是相当可怕的。教育界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进行过一次心理调查,结果表明87%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智商与学习能力,而是压力。这并不难理解,压力的应激反应会让我们的大脑进入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机制,这个机制只有在我们受到严重威胁时才会打开。孩子的大脑稚嫩且还在发育中,是不适合承受太大太重压力的。

家庭压力正在摧毁孩子的大脑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将来成为别人学习和羡慕的楷模。这种期望原本没有错,但前提是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对孩子的期望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是相当可怕的。尤其是对大脑而言,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甚至被摧毁。

提起“压力”这个词儿,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压力看不见、摸不到,是被大脑所感知的一种抽象的“特殊感觉”。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又对孩子的大脑做了什么?

脑科学角度来讲,压力是由下丘脑(脑内的一个中空漏斗状区域)—垂体(下丘脑下部的一个豌豆状结构)—肾上腺皮质轴(肾脏上部的一个小圆锥器官)的连锁反应产生的,这是人体快速反应所必需的神经内分泌负反馈调节系统。当面对紧急情况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会立即被活跃,并释放出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使身体迅速做出反应。

适当的压力能够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组织,有利于大脑更好地运转,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等。但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的困扰之中,就会使大脑不堪重负,神经细胞的突触减少,某些重要的神经连接遭受破坏,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这样大脑记忆中心海马区就会萎缩,最终损害记忆。

“孩子,你可是父母所有的寄托和希望!”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重点大学。”

……

相信很多孩子,对这些话都毫不陌生,同时也无比恐惧。

教育界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进行过一次心理调查,结果表明87%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智商与学习能力,而是压力。在家长的高期望值下,孩子们会出现厌学、考试焦虑、丧失自信、自我形象贬低、胆怯畏难等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父母为孩子大投入,却收效甚微的原因。(www.xing528.com)

我还曾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妇以卖水果为生,每天早出晚归,日子很是艰辛,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给女儿报各种补习班,买各种课后练习题。女孩知道父母每天都很辛苦,她比其他同学都要懂事、勤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做各种习题,不到夜里11点绝不睡觉,没有时间玩耍,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

进入高中以后,父母对女儿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她每次考试都不能低于前三名,成绩稍微有些下降,他们就如临大敌。女孩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达成父母的期望,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结果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高考不理想。

当初听到这个故事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同为人父,我可以理解这对夫妇对女儿的深深期望。但对孩子的期望值并非越高越好,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稚嫩的大脑能承受得起吗?在过多的压力下,他势必会如挂满衣服的小树,只能歪歪扭扭地成长,甚至早早“夭折”。

回想一下,当你感觉压力大的时候,是不是也很难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明显变差?思绪就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甚至“脑子一片空白”?这就是压力在“搞鬼”。

这并不难理解,压力的应激反应会让我们的大脑进入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机制,这个机制只有在我们受到严重威胁时才会打开。假如我们频繁地按这个“开关”,会有什么后果呢?周而复始地被这么折磨,累坏大脑是迟早的事。结果就是不能清晰有效地思考,不能理智地做出决定。

法国诗人海涅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尤其值得那些急于求成的父母深思。

孩子的大脑稚嫩且还在发育中,是不适合承受太大太重压力的。所以,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不断向孩子施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自由,给予正面的鼓励和支持,让大脑有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这样,大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组织才能更好地运转,从而提升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如此,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优秀,或许还会超出父母的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