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早些懂事,至少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于是经常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适合孩子的要求,或者给孩子灌输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似乎孩子早早地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去做事,是一种过人的本领。
然而,这种早熟教育真是一件好事吗?
童童今年刚读小学二年级,年纪虽小打扮却极为时尚,黑色抹胸裙、白色蕾丝衫……经常化着淡淡的妆。童童妈妈说起童童来炫耀中带着骄傲:“我家童童从小就是时髦精,每天自己用心搭配衣服,我的眼影、口红、眉笔、面霜她也都要用一用。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们女人就要美美美。”
听闻电视台举行“少儿形象大使”选拔赛,童童妈妈第一时间给女儿报名参赛,还请假一周进行专门训练,学模特走台、学即席演讲……结果,没有入选。当我安慰童童时,她却语出惊人:“这种比赛大多都是内定的,冠军应该有后台,或者送了礼,我重在参与就好,对自己也是历练。”
小小年纪,行为举止却完全不符合她的年龄,老气横生得俨然一个“小大人”。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怎么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探究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下早熟是什么?我们可以把生命比喻成一棵果树,对于果子来说,早熟就是A果子比B果子早成熟了。我们知道,无论是桃还是李,成熟各有时节,打药催熟的,没熟就是没熟,味道始终会带着一丝酸涩。
早熟的果子,若是酸涩不适口,我们扔掉即可,而早熟的孩子呢?
“早熟教育”究竟对大脑做了什么?可以肯定地说,有喜亦有忧。
喜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依靠大量的信息刺激和行为操作,早熟教育能让孩子早些接触现实世界的复杂,了解成人世界的种种法则,脑潜能的激发水平会更高,他们的心智能够成熟得早些。
忧的是,新的脑神经研究表明,早熟教育往往会令大脑的神经中枢提前启动,由于提前限制了条条框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量会相对减少,这会让孩子过早失去以孩童视角观察世界的机会,丧失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进而导致行为和情感控制不良、人格与行为障碍等。
所谓早熟教育,说到底是为了让孩子早些实现心智上的成熟。(www.xing528.com)
那么,什么是心智成熟呢?真正的心智成熟是大脑内神经元之间丰富的、准确的连接,这是伴随着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同步提升的。过早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并不代表他们心智已经成熟,相反他们的成长限于对成人的模仿,缺乏对自我的真正认识,等到了成人年龄,反而往往会事与愿违。
例如,在数学脑区未成熟时学习数学,难度和内容超出孩子年龄阶段正常心智水平,这时大脑会激发其他脑区替代数学区,短时孩子在数学上表现聪明异常,但等到数学脑区正常发育时,孩子自我发展的脑区能力往往大大低于正常的数学脑区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过早学习数学的孩子小学低年级时名列前茅,到了高年级反而低分的生理学原因。
大脑的发育是循序渐进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早熟是未在适当的年龄得到适配的快乐,精神发展和大脑发育极度不同步,这对于大脑也是一种伤害。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0到18岁年龄段都可以称作儿童。儿童本应纯洁无瑕、天真烂漫、活跃好动的,不必加速将儿童推入成人世界。
我认识一位私立小学的校长,这所学校规模比较小,全校仅有150名学生,却受到诸多家长的一致好评。关键在于,该校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不仅开设了音乐、表演艺术、公开演讲等多领域的教学,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相对来说课业负担并没有太重。
走进校园里,随处可见童真的印记,比如“大黄蜂”变形金刚、风车以及各种拼装玩具等。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个遇到的孩子都是微笑的,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是真实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些孩子处在天真烂漫的年龄,每天过得愉快而充实,才能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
对于校长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大脑的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婴儿、幼儿、儿童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我们要停止让孩子过早地接受不符合其认知能力发展的教育,而要给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未来的竞争是激烈的,需要早做准备,但对于孩子的成长要顺其自然。毕竟,心智健全才是孩子在未来社会立足的最起码的资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