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为什么更容易被图像吸引

孩子为什么更容易被图像吸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图像会比文字更吸引人呢?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左脑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既然孩子更容易被图像吸引,那么在教育或者引导孩子学习时,我们不妨利用各种学习工具、思考模型,或者适当添加图像元素,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图像信息。

孩子为什么更容易被图像吸引

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坐不住,但是一看起漫画书、动画片,就能立刻变身“安静宝宝”,即便再活泼好动的孩子,坐上几个小时也轻松不费力。这是一个令诸多父母感到头疼的问题,这也让父母们既疑惑不已,又有些好奇:为什么漫画书、动画片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扪心自问,即使是我们成年人,在图文并茂跟纯文字之间,是不是也更愿意选择前者?

这一行为是大脑“主动性”的选择,喜欢图像化的东西是大脑的偏好。比如,一张苹果的图片比“苹果”两字是不是更能让你产生食欲?

为什么图像会比文字更吸引人呢?这是因为,图像是以直观的形象表达物象,可以在大脑中直接对事物进行认识映射;而文字本身是一种符号,一种图形,只是为了方便使用和传播。即便早期的甲骨文,虽然接近事物原型,但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抽象程度比较高的图形。通过文字描述认识事物时,大脑往往需要经过信息解码和模型重构的过程,才能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图像和文字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认识,一个是间接认识。大脑喜欢“来点刺激的”,动画和图画直观形象、色彩明亮,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细胞,大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这种现象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大脑的构造。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内部有其复杂的网络。其中,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这就像机器上的不同部件,各有分工,才能正常运转。我们感受到的一切信息,会沿着神经传导到大脑。大脑做出抉择,抉择将信息通过神经传导到相应部位,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就像机场的航空管理中心一样,航空管理中心会将机场跑道、飞机位置、航空天气、飞机飞行速度等信息汇总到一起,综合考虑之后,再进行统一安排,这样才能使管辖的所有飞机起降有序,以防相撞,确保机场运行安全。如果没有这样的信息统合,将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混乱状况。

储存“五感”,是人脑的基本功能。所谓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种感觉。孩子通过看、听、嗅、尝、触等直接接触的方式,令大脑获取并储存各种资讯,比如思考就是将大脑里储存的五感进行组合,这是人体生存的必备能力,可以拓展身体、智能、情感等多领域潜能。

比如,让婴幼儿了解认识“苹果”这个概念。如果只是进行字面的抽象介绍,这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不够的,刺激的信息量不足时,孩子只是被动地听、看。他们需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操作——摸、闻、咬等动作来获得感觉刺激,然后认识“苹果”是有着某种特殊手感、气味、味道的具体东西。

那么,大脑是如何传递“五感”信息的?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左脑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而五感就包藏在我们右脑底部,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时,无论是大段的文字,还是一段音乐,右脑会把它们全部转化成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比如把数字变成图像,把气味变成图像。等到使用时,图像便会在大脑中浮现出来。

对于右脑而言,当图像信息传导进来时,由于更直观、更生动、更接近事物本身,不用进行过多的信息转化,它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不需要其他更复杂的区域,所以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效率更高效。所以,看电视孩子们都会,不需要学习和引导,而阅读如果不学习的话,是很难掌握的。

在写文章的时候,尤其是字数多的文章,我会在其中适当安排一些插图,这是因为我清楚看到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时,大脑很容易感到疲累和厌烦。我们的大脑喜欢直观形象的图像,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内容,读者阅读起来会更轻松,而且可以更准确、快速地接收信息并引发共鸣。

既然孩子更容易被图像吸引,那么在教育或者引导孩子学习时,我们不妨利用各种学习工具、思考模型,或者适当添加图像元素,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图像信息。比如,视频课件、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这些都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概念视觉化,提高孩子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

其中,思维导图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方式。所谓“思维导图”,就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要内容、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在这里,我以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为例:(www.xing528.com)

【诗词原文】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导图思路】

诗的标题是《咏柳》,我们以此为主题,在纸的正中心标明“咏柳”二字。

这首诗一共包含四句诗,每一句诗列为一个一级分支,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笔一一画出,并提炼出每句诗的关键词。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写的是柳树的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 二字点出了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了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写的是柳枝,说垂垂下坠的柳叶犹如美人身上婀娜多姿的丝织裙带。其中,“丝绦”突出柳枝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用想象的思维方法构成一个设问句,重点写的是柳叶,一个“细”字赞美了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自答,通过一问一答,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是春风裁出了这些细巧的柳叶,这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图1-2 “咏柳”思维导图示范图

四句诗对应相应的图画,整体画面跃然纸上,孩子就能轻松记住全诗内容了。再适当插入词语注释、作者简介等,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