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因素:经济待遇低
第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在GDP中占比较低。《教育概览2011:OECD教育指标》显示,200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占其GDP总和的6.1%,在智利、丹麦、冰岛、以色列、韩国、挪威和美国,这一比例超过7%。在36个数据可得的国家中,只有9个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其GDP的比例为5%或更低。[27]而我国从1993年制定2000年达到4%的目标至2012年首次实现这一目标,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近些年也差不多维持在这个水平。
第二,教育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不高。在中国现行的教育经费统计体系中,教育经费支出分为事业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两部分。教育事业费指用于维持教育经常性活动所必需的费用,其又分为个人和公用两部分。个人部分包括反映学校或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工资福利支出”,以及反映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有研究通过分析2002—2008年我国各地区的地方小学事业费中人员经费占比的降幅与事业经费年增速的关系,发现二者呈现负相关,即事业经费增速越快,人员经费占比降幅越大,并且东西部存在差异。发达地区可能由于经费已经达到某种充足程度,因此人员经费占比并不一定会继续下降,或者变动的幅度不大,但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随着经费供给的增加,这一比例的下降空间相对较大。[28]
第三,地方政府缺乏完全的财政自主权。在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进行对话时,发现他们也很想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解决这一难题。特别是国家提出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进行了生活补助,自2013年以来,2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08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已基本实现全覆盖,8万多所乡村学校的130万名乡村教师从中受益;2016年所有实施县中,人均月补助标准超过400元的占25%,比201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29]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此项政策各省市实施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跟县级财政密切相关,有些地区即使想多补助一些,也会因为拿不出钱而倍感烦恼。
2.晋升因素:职称评定难
第一,中高级职称名额较少,竞争压力太大。被调查乡村教师的职称分布极为不均衡,无职称的教师占比为19.1%,三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2.6%,二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33.2%,一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36.9%,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7.9%,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0.2%。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的2017年度各省(区、市)中小学正高级指标数,全国共3496个名额,且各个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对于乡村教师来说,评定职称就更为不易。有学者发现全国具有高级职称的乡村教师比例仅为4.2%,比全国平均值低6.6个百分点,比城区教师更低了12.0个百分点。而在初级职称中,乡村教师占比为44.9%,高于城区教师12.2个百分点。[30]
第二,职称评定中论文、科研成果和赛课等要求仍然存在。我们从某校2017年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中的加分政策可以看出,除了师德表现、教龄、任职年限、出勤、年度考核结论等常规项外,获奖加分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乡村教师评职英语和论文不做硬性要求,但是在加分项中,我们可以看见获论文奖、竞赛奖、教学科研成果奖等加分比例仍然很高。一位乡村教师担任班主任满一年计1分,到村小教学工作满一年计0.5分,而论文获得校级一等奖或者在校级刊物上发表就可以计0.5分,论文获奖最高分可以达到8分。想评上高级、副高级职称的乡村教师如果不在最后一项上努力是很难超过其他乡村教师的。职称不仅跟工资福利挂钩,而且也是一位教师荣誉的象征,评职称难势必会分散乡村教师的精力并大大影响他们的教学热情。
3.身份因素:代课教师生活困顿
第一,编制紧张,转正希望缈茫。原本代课教师是指在专任教师因病假、产假、事假等原因不能工作而被请来代课的顶岗教师。[31]但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常说的代课教师主要包括两类:替代缺课教师的代课教师和补充空缺岗位的代课教师。并且我国代课教师不同于国外代课教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们没有把代课教师作为一个临时性的顶替岗位,而是在无形中认为存在一种沿袭民办教师管理制度的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形成了对代课教师的一种错位认识。[32]这种错位认识导致了代课教师的长期存在。政府出于节省经费开支的考虑默认乡村学校聘请代课教师的做法,再加上乡村学校长期处于“超编”与“缺人”的状况中,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多余的编制容纳代课教师,即使有多余的编制,教育行政部门也会更倾向于将编制留给外来的年轻教师。(www.xing528.com)
第二,工资待遇低,沦为廉价劳动力。调查中,笔者观察到某校2015年3月至7月代课教师工资,从中可以看出每位代课教师基本月薪为1300元,若同时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则每月多1000元。除此之外基本没有额外的福利待遇。代课教师几个月的工资才相当于正式教师一个月的工资,而且他们完全没有保障。一般学校以跟代课教师签约的方式聘用其工作,三五年之后还能否继续现在的工作,他们往往心里没底。乡村教师在乡村地区的地位已然大不如前,代课教师更是受不到大家的尊重。
4.外界因素:紧张的家校关系
第一,乡村教师身份的转变。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其包含三个主要维度:一是社会主体的非流动性;二是社会空间的地方性;三是社会关系的熟悉性。而现代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后乡土中国,后乡土中国理论将当前乡村社会基本性质概括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依然在乡村存在和维续,这反映出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当前乡村社会出现的人口“大流动”现象,意味着不流动的乡土已经发生巨大变迁,流动性成为后乡土性的突出特征;伴随着乡村社会流动,乡村社会经济结构也已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此外,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入,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33]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教师作为曾经的“乡民文化代言人”,当地社会最广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逐渐蜕变为单纯“教书匠”或“孩子王”的角色,缺乏与乡村经济社会更广泛的互动与联系;乡村教师在受到国家体制内的关怀时,却逐渐失去了与乡土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成为乡村社区生活的“边缘人”。[34]
第二,留守儿童与留守家庭的增多。2016年末全国人口构成中,城镇人口数为79298万人,占比57.35%;农村人口数为58973万人,占比为42.65%。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60%,但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52元。数据表明城乡依然呈现出较大差距,因而有不少农村居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在全国28171万人的农民工总量中,外出农民工为16934万人,本地农民工为11237万人。[35]这样的情形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
5.心理因素:内驱力的不同
第一,生长社会背景的差异。笔者文中所指的老教师属于共和国的第四代乡村教师,而有着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则属于共和国的第五代乡村教师。[36]老教师多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中师毕业生,他们是乡村中的佼佼者,以脱离“农门”为荣,在乡土社会中兢兢业业。多位老教师向我述说到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建设乡村,帮助更多的农家子弟走出去。而2006年以后入职的年轻教师,多通过公招考试,或者“特岗计划”进入乡村教师行业,他们中的大多数出身农村,但是由于后来在城市求学等又受城市化影响深远,回到乡村教书是出于自愿,但有时候又带着一种无奈。在乡村工作的前几年很容易在“去”与“留”之间徘徊,一旦诱惑力增加,他们就会成为舍弃乡村的一批人。对目前生活感到知足的老教师们多出身、成长和参加工作于20世纪,因而对当前社会的贫富差距感觉没有那么明显。而年轻教师们则不同,他们多出身于20世纪、成长于世纪之交、参加工作于21世纪初,对于新世纪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更为敏感,因而导致了他们内在心态的差异。
第二,个人价值追求的不同。老教师在乡村教了一辈子书,对乡村、乡村的孩子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大多舍不得离开。他们的追求在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因自身而受益。年轻教师则不一样,他们较早地离开了乡村,在城市中求学拼搏,儿时的记忆渐渐消退,再加上如今乡村的凋敝,他们没有那么热烈的乡土情怀。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希望可以在更高的平台发展,展现自我。城市学校的生源比乡村学校多,学校规模一般也较大,相对来说平台也就更大,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即使不做教师,还可以转行到其他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