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被喻为“舌耕”的教师,被社会公认为清白而崇高的职业。私塾教师通过口碑建立威望,并且在乡村社会中除了教孩子读书识字,促进其成为一个读书人外,还与传统的乡村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婚丧嫁娶仪式还是年节庆典活动都离不开私塾教师的参与。可见,古时中国乡村私塾教师在乡村地区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出于对塾师职业的尊重与对乡土教育的情怀,严于律己且对自身德行要求甚高,不因拮据的经济条件而对工作有所懈怠,他们是乡村社会中的引路者、指明灯。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后近现代化进程的到来,新式学堂出现,乡村小学伴随而生,但乡村小学环境杂乱肮脏,身处其中的乡村教师既要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还可能承受乡民的误解、土豪劣绅的压制,许多乡村教师就是在对压迫的无奈与忍受中继续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同情并坚守乡村教育岗位。及至现代,乡村教师更是被当成了“弱势群体”,成了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
第一,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现实状况堪忧,值得关注。《支持计划》中提出:“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对比该《支持计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目标,就可知当前乡村教师队伍的状况不佳。《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而且流动者多为年轻教师、高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可见,乡村教师这一岗位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并不高,真正热爱乡村教育的教师不多,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现实状况堪忧。
第二,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理论研究的欠缺,值得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具有重要的能动性作用,拥有职业情怀的乡村教师在面临物质贫乏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时,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让他们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同时,还可以在乡土社会中承担起保存与传递文化、化民成俗等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添砖加瓦,可见乡村教师职业情怀之重要。然而,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乡村教师”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欠缺从乡村教师职业情怀方面关注乡村教师并提出提振的对策,以留住乡村教师的研究,因而本研究可以填补这一方面的缺失。(www.xing528.com)
第三,乡村教师职业情怀具有特殊作用,值得培育。首先,职业情怀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渗透于乡村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支撑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拥有职业情怀的乡村教师,可以忽略物质条件的差距、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守住心中的理想与信仰,热心教育工作,关注留守儿童、乡村建设,在教书育人、改造乡村社会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其次,乡村教师工作是众多职业的一种,拥有职业情怀的乡村教师,心中充满了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心目中理想教育的执着追求,从而从事教育教学,关爱学生,帮助乡村少年们的健康成长。再次,乡村教师职业情怀之于社会表率影响的独特功能,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是乡村少年们人生的导师,而且作为其他公职人员的同伴,又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其影响辐射整个乡村社会,是乡村社会的表率。但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忽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周国平教授看来,现代人在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文化生活的粗鄙等方面的精神平庸化已成为明显事实。同时,这种平庸已经渗透到教师队伍之中。[2]因此,就目前我国乡村教育的情况而言,我们需要培育热爱乡村教育事业,对乡村教育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并打心底里接受这份工作愿意扎根乡村,具有奉献乡村教育职业情怀的乡村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