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师傅的沉稳淡定与中国茶道的环境、礼法、茶艺、修行

杨师傅的沉稳淡定与中国茶道的环境、礼法、茶艺、修行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我发现,凡与我年纪相仿,并且也一样有着饮茶嗜好的人,也大都与我有着同样的习惯。而几十年过去,当年杨师傅那份一丝不苟,沉稳淡定的样子,似乎还伴随着阵阵茶香让我历历在目。中国茶道向来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这也就难怪有人将中华茶道的构成归纳为“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大要素。

杨师傅的沉稳淡定与中国茶道的环境、礼法、茶艺、修行

姚意克

学木匠先要学喝茶,这事听起来很新鲜!

每天挤车赶路,匆匆走进办公室,我首先要做的是沏上一杯茶,然后静静地品上几口,让一路颠簸紧张的心绪沉静下来之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也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而且我发现,凡与我年纪相仿,并且也一样有着饮茶嗜好的人,也大都与我有着同样的习惯。

而我们办公室里的年轻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在案头电脑前,摆放的多是各种各样时尚的饮料。曾经有年轻的同事哂笑我说:“您每天早晨像走‘程序’般地沏茶喝茶,显得既古板又老派。”而我告诉他们:“茶中自有气定神闲。喝茶是可以培养人的定力的。”年轻人听了只是笑。这让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年轻时我曾在北京郊区做过几年工人,那时候吃住都在厂里的宿舍。而宿舍旁边紧挨着的是木工班,木工班有位杨师傅,是北京通州人,木工手艺数一数二。那时候正是“文革”期间,买家具都要凭票供应,所以城里兴起了一阵居民自己打家具的热潮。也是借着“近水楼台”吧,我和另一位青工半开玩笑地提出要跟杨师傅学木匠,杨师傅竟然痛痛快快地就答应了。

学木匠先要学拉大锯开木头,这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但没想到的是,学徒第一天,杨师傅二话没说,首先拿出自己的茶叶桶推到我们面前说:“去,每人给自己沏杯茶。以后跟我学木匠,就得先学会喝茶。”(www.xing528.com)

学木匠先要学喝茶,这事听起来很新鲜!但后来我们才理解,做木工常常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面对一块木料,经过锛、刨、斧、锯,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成为废料。而当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平时干啥事都是心急气盛,甚至喝开水都嫌烫嘴,经常是对着水龙头咕嘟咕嘟就灌一肚子凉水。杨师傅要我们先学会喝茶,就是有意要磨磨我们的性子,让我们先定下心来才好学艺。

而我注意观察杨师傅,他每天到了木工房,总是先打来开水,沏好一壶茶,然后坐在准备加工的木料前,一边喝着茶,一边用眼睛丈量筹划着眼前的木料。待到茶水喝透,木料该在哪里打线,哪里落斧下锯,也就胸有成竹了。而几十年过去,当年杨师傅那份一丝不苟,沉稳淡定的样子,似乎还伴随着阵阵茶香让我历历在目。

喝茶可以修身养性,这也是中华茶文化得以传承光大的内在品质。古人讲:“茶可行道,茶可雅志。”中国茶道向来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品茶之人,在这“五境”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有所遵循和规范,不可随性而无“礼”,以此求得修养、情绪、心境的和谐之美。所以,饮茶之道不仅是一种味道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的抚慰和心绪的滋养。这也就难怪有人将中华茶道的构成归纳为“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大要素。所谓“为茶之道,缺一不可”。

当然,现代社会,追求快节奏的生活,连饮食文化也进入到了速食、快餐的时代。年轻人喝着速成饮品长大,甚至把满大街风行的所谓“茶饮料”都当成是“茶文化”,很多人已经不再习惯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泡在茶桌前,为漫长繁琐的“茶道”耗费时间,这也是时代的变化。为此,我也常听有些做家长的抱怨,说现在的社会浮躁成风,让他们的孩子也变得更加现实并急功近利。

所以,凡有这样的家长问我:怎样才能让浮躁中的年轻人沉静下来,增强定力,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气定神闲,处事不惊?我则会告诉他们:“那就让你的孩子去喝茶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