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李鹏翥
现在世界上“茶”的名称,都是从中国人称呼的“茶”或“茶叶”音译过去的。
饮茶是中华民族的生活享受和艺术,融入了海峡两岸以至海外五大洲的炎黄子孙的日常生活中,由饮茶以至引发出的茶具、泡茶等一整套工具、方式和风俗习惯,形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和英国人、伊拉克人、澳大利亚人……的饮茶都有所不同,学者可以从民俗学、文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茶与饮茶,而且是一桩饶有兴味的事儿。
若说起茶,中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这可不会是夜郎自大的讲法。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的古字。可见茶在中国古代是从药用开始,到了殷周时代,便逐步变为日常饮用,秦汉以后,饮茶从四川蔓延开来,蔚然成风,经过唐代的发扬,陆羽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制茶、烹茶大有讲究;再经宋代将品茶提高到一个艺术的意境,文人墨客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诗词佳篇。宋朝的大词人刘过写道,“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形象地概括了饮茶的感受。饮茶作为生活需要和艺术享受,以后历代再加推广,风气日盛,茶具尤其是紫砂茶壶的制作,到了清朝更是达到一个灿烂光辉的时代。
说起来很有意思。现在世界上“茶”的名称,都是从中国人称呼的“茶”或“茶叶”音译过去的。英国和美国的tea(茶),是由“茶”的厦门音(te)转变的;俄语的чай(茶),是由easinensis,即是“中国茶”的意思,目前,世界五大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直接或间接都导源于中国。
茶在中国,产区辽阔,品类繁多,南至海南,北到山东,西到云南,东至台湾,19个省(区)都生产具有不同特色的茶叶。据专家的评定,堪称名茶的就有四五十种,大略可以分为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和紧压茶等六大类。一种名茶的出现是不简单的,它需要有优秀的茶种,合适的气候和土质,悉心的栽种和采摘,还要有一整套讲究的炒制贮藏艺术。我曾经到过杭州的梅花坞,这是个著名的龙井茶区,产的龙井茶是世界驰誉的绿茶珍品。这种茶以清明前采芽制成的“明前茶”为极品,炒制的手势据说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十大手法,要随着鲜叶老嫩和锅中茶坯成熟的程度,不时变换手法,才可制成茶条翠绿、叶芽幼嫩,泡起来色泽明亮、香气袭人,入口甘美、鲜爽、生津的“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四绝名茶。(www.xing528.com)
泡茶要讲究水的配合,“水甘茶串香”,好茶用好水冲泡,才可充分发挥好茶的色香味。陆羽不但爱茶如命,也爱水如狂。他写过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道尽了为寻好水的如痴似醉。他写的《茶经》,论水以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一般而言,是很有道理的。但山水与井水孰优,则历来颇有争议;即使是江水,同是一条江,上段和下段的水也有不同。因此,有人以为要看水源和水质如何,不可一概而论。大致而言,没有经过污染的泉水、江水等流动的活水,大多是天然软水,用来泡茶能增进茶的品质。至于用自来水泡茶,虽说卫生方便,但就水质而言,那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泡茶的方式,讲究得很,人们常说的“虾眼水”,即水在刚沸开时暴出圈圈水珠,用以沏茶,不太烫,可以保持茶的鲜味,特别是不使维生素C、P受到破坏。据科学家的分析,泡茶的水最好在沸开后,待温度降至七八十摄氏度才用,可以使茶叶达到香清味甘,而又保持营养成分。对于茶的嗜好,每人都会情有独钟,但是似乎有个地域的习惯使然,比如说北方人喜欢花茶,江南人喜欢绿茶,广州人喜欢普洱茶,台湾和闽潮人喜欢乌龙茶,山区人喜欢岩茶,城市人喜欢红茶之类。当然,口之于味,是并不会划一的。这只是大别而言。有时某种茶叶突然风行起来往往与其具有某种药用或保健的疗效有关。一个时期,乌龙茶类的水仙,尤其是铁观音,被抢购得身价翻十倍,据说是因为有医学报告说它有防癌的作用。广州、港澳一带的人,长期比较多饮普洱茶,是因为它久藏不变、茶性平和、消食化痰、醒酒第一之故。
茶功如神,中国古代的《本草》等著作都有谈到。它能够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烦去腻、少卧轻身、消炎解毒等功效,是因为茶叶含有三百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是茶多酚类(茶单宁)、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芳香复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物质、色素、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茶可以止渴、消炎、消滞,有预防龋齿(蛀牙)、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功能,是因为它的茶多酚类和氟化物所起的作用。经过化学家的分析,茶叶含有维生素A、B1、B2、C、K、P、PP以及叶酸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益健康,倒是并非诳语。
饮茶正如书法、插花一样,由实用性发展为艺术性,形成一门独特的学问,在邻国日本兴起了茶道、书道和花道,其渊源来自中国。不过,中国人的饮茶、泡茶和茶壶、茶具的制作,都跟日本人颇有不同。对于茶具的制作,中国最有名的该是宜兴紫砂茶壶了,明代以来,它即被誉为“天下第一品”。经过民间艺术家和文人墨客、收藏家的研究、改进,造型的奇特,工艺的精巧,融入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手段,形成了超卓的令人爱不释手的风格,许多精品已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所珍藏。
现在,澳门市政厅文化康乐部继蛇年蛇展之后,将于马年春季假卢廉若公园兴办一个茶艺展览,介绍中国茶艺源流,名家紫砂茶具以及泡茶示范等,这是弘扬茶艺有利于文化交流的盛事。蒙主事人承邀为茶艺展览目录撰文,不惴谫陋,拉杂而谈,还是及早打住,让广大观众直接欣赏丰富的展品,领略中国茶艺的妙韵为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