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御茶之雨——御用茶叶的自豪与遗迹

御茶之雨——御用茶叶的自豪与遗迹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予那满口的甘香,是茶乡人享受自己特制“御用”的茶叶时,心中溢满的欢愉与自豪。我最难忘的,却是天游峰下茶洞那一场山雨。到明嘉靖年间,这“御茶园”已荒废了。我们乘竹筏过四曲,还看到溪边的“御茶园”遗址。这“御茶园”已是历史遗迹。被称为茶中极品的“铁观音”乌龙茶,在海外尤负盛名。多好的,属于人民的“御茶”啊。

御茶之雨——御用茶叶的自豪与遗迹

苏予

那满口的甘香,是茶乡人享受自己特制“御用”的茶叶时,心中溢满的欢愉与自豪。

越过分水关,算是从福建跨入江西省界了,我们还没有离开绵亘闽赣边界的武夷山。人说不到武夷,不知闽中山水之秀,景观之奇。我在武夷山中,却领略了别有一番景象的雨中佳胜。

夜宿九曲溪畔的武夷精舍旧址,这里原是宋代大儒、著名哲学家朱熹的武夷别业,是他讲学的书院。这个集理学之大成,因力主抗金不容于南宋当政的韩佗胄一派的学者,在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辞官后,寓居建阳,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第五曲的隐屏峰下,营建了这所山中学馆。他在《武夷精舍咏诗序》里夸赞说:“四方士友,来者亦甚众,莫不叹其佳胜。”朱熹在武夷精舍著述讲学十年,这里确实成了一方胜地。但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古老书院,虽经历代保护修葺,成为武夷名胜,终不能免于“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在“评法批儒”运动中被毁弃拆平了。拆毁时间是公元1973年,距它的修建正好七百九十年。我们在这里只见到院中一块“武夷精舍旧址”的石碑。

进山第一夜,整宿听到溪水和松涛哗哗作响。此后连日阴雨,夜雨伴着水声,滴到天明。

为登武夷而来,天不放晴,我们也携着雨伞、草笠上山了。

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在武夷山脉西部断层和东面的崇溪夹峙间,方圆120华里,是一片兼有黄山怪石云海之奇和桂林山水之秀的山林。它的36峰、99崖和盘旋蜿蜒、九曲十八弯的溪水,山水相环。高峰峭崖间,一道道山泉、流瀑注入九曲溪中,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你可以乘竹筏,沿九曲溪放筏直下,观赏白云绿树间山环水复的武夷山水画廊。满山茶树和青松绿竹,映着幽崖深谷中曲曲弯弯的一泓碧水,那水中山影,山间茶香,一直伴着你弃筏登岸,攀上一座座险峭奇幻的山峰。但见雨雾迷蒙中,峰岭森列,幽径生凉,随处都是清泉、石洞、山花点缀在一片浓绿之中。时当六月,杜鹃花事已过,山里正开着洁白的栀子花

山中四日,我们乘竹筏从九曲下四曲,在水中看山,又攀登隐屏峰、鹰嘴崖,远眺百里群峰中九曲回环的溪水。游罢水帘洞、流香涧,再到武夷宫看新起的幔亭山房,无处不使人流连。我最难忘的,却是天游峰下茶洞那一场山雨。

武夷茶是知名于世的。早在宋代,苏东坡的《荔枝叹》诗里就有“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的诗句,说的是文人学士丁谓、蔡襄对武夷茶的嘉赏。到了元朝,为焙制进贡的武夷名茶“龙团”“石乳”,在武夷山专设“焙局”,这就是元大德六年(1302)建在四曲卧龙潭溪水南岸的“御茶园”。直到明代,两百多年间,贡茶由年进数十斤增加到数百斤,一年焙制“龙团”数千饼。皇家和官府苛索重敛,茶农不堪其苦,毁弃茶树,逃亡他乡。到明嘉靖年间,这“御茶园”已荒废了。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查慎行在武夷山唱和写的《御茶园歌》:“缄题岁额五千饼,鸡狗窜尽山边村”“先春一闻省帖下,樵丁荛竖纷逋逃”,就描写了征贡“御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诗人哀悯茶农,发出了“茶兮尔何知,乃以尔故灾黎元”的嗟叹。我们乘竹筏过四曲,还看到溪边的“御茶园”遗址。先前“焙局”盛时的殿、堂、亭、台早已荡然无存,只余下依山傍水的一片平地,新植的丛丛茶树,又茂密青葱地生长起来了。(www.xing528.com)

这“御茶园”已是历史遗迹。武夷茶事,却在王朝覆灭、河山易主,茶山、茶树回到人民手中以后更加兴盛发展起来。如今,茶丛、茶园遍布武夷山的峰峰岭岭。有了经济责任制,茶树载培得很好,采制也更加工细、考究了。著名的武夷岩茶,除了旧有的奇种、名丛,又引进不少良种,已经有“大红袍”“白瑞香”“素心兰”“铁观音”“水仙”“奇兰”好几十个优质品种。被称为茶中极品的“铁观音”乌龙茶,在海外尤负盛名。昔年专供皇家享用的“御茶”,你在武夷山的每个风景点、每个茶亭、客舍和山间僻静的茶农家里,都可以品尝到。这几年调整、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武夷山区各县、乡生产队部有自己的茶场、供销点。现在要买福建的武夷岩茶、福州花茶和著名的闽红、乌龙茶都不费难,也没有什么票证限制了。

我们从天游峰下山,去寻访峰崖深锁、青天一罅的石窟“茶洞”那天,过午雨还不歇,虽是盛夏六月,细雨如丝,山风吹得满身透凉。我们从天游峰后松竹荫蔽的天游岭磴道下来,一面走,一面叹赏只有从山后才能得见的宽到数百丈、壁立如斧削的天游峰巨崖全景。

行到半山,雨大了,再折回峰顶到一览亭躲雨已经不行,就索性擎着雨伞往下走。我们原是要穿过山脚的“云窝”往“茶洞”去的,但这时已顾不上奔向目的地,都被眼前壮观的雨景震慑住,伫脚不前了。

好大的雨!那壁立万仞、仰面不能见顶的宽阔巨崖上,几十道奔涌的山水,像半空悬下的一匹匹白练,形成飞流直泻的巨瀑,吼声如雷鸣,盖过了风声、雨声和山脚下汹汹涨起的哗哗溪水声。

山径迷茫,绿苔湿滑,不远处的“云窝”已被云雾遮严了。我们一步步下山,到溪边六曲竹筏渡口的武夷山茶叶研究所近旁,暴涨的溪水已把渡头淹没,众筏工都在茶园的小楼下歇着。看见我们浑身透湿从山上下来,众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廊下避雨,还把竹筏上的大竹椅搬过来让我们落座稍歇。不一会儿,一个老筏工把手里的白色搪瓷杯递到我手里,笑嘻嘻地用闽北话指点着滚烫的茶水。同行的小李看我那茫然的样子,赶忙过来说:“他请你喝他的茶,他说这茶叶好,自家焙的,你尝尝,不但有新茶的清香,喝过以后一丝一丝回甜。”我尝了一口,又一口。我在品味、点头。筏工们都望着我,也在品味,点头,然后一起满意地哄笑起来。我忽然觉得,我喝的不是浓酽的武夷岩茶,那满口的甘香,是茶乡人享受自己特制“御用”的茶叶时,心中溢满的欢愉与自豪。多好的,属于人民的“御茶”啊。

可爱的山雨,你年复一年,给武夷山的茶树以浸润滋养,给茶农带来希望。而今,茶农真正成了茶树的主人。农村经济政策放宽以后,茶乡人种茶,也播种自己的希望和福祉。武夷山的茶农、伐木工、放排人、竹筏工……他们不仅把著名的武夷岩茶“铁观音”“水仙”“奇种”……源源运出山外,他们也精选、精制,留下佳茗自己品尝。

御茶之雨啊!下吧,下吧!把这茶的甘香和人的欢笑都倾注到曲曲弯弯的九曲溪水和数不尽的山泉、流瀑,数不清的山里人家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